前不久,某艺人发布的一条宣传新歌的微博,获得超1亿次转发,相当于每3个微博用户就有一人转过,如此大的“流量”引发社会对明星流量数据造假的关注。随后,北京警方将涉嫌研发上线名为“星援”App用于制造假流量的犯罪团伙抓获。办案民警告诉记者,这款App在粉丝圈内使用极为广泛,用于短时间内刷高评论量、转发量、点赞量。
当粉丝经济陷入“唯流量论”的怪圈,逐利而来的数据注水,既伤害粉丝钱包,也辜负公众信任。那品牌到底该如何合理使用流量,并将之转化为有效的“留量”来提高品牌的销量呢?
以前的营销是一锤子买卖,品牌及时性转化精准人群就足够了。但随着用户心智升级,产业升级,用户面临的选择更多,用户也更聪明,那随之而来的,是品牌的营销越来越像拳头打在棉花上,软绵无力,根本无法为品牌带来流量。
所以,流量一直是品牌生存发展的有利武器,尤其是在当今网络工具和技术越来越广泛的社会,流量明星本身就是“注意力经济”的产物,粉丝越多其商业价值越高,明星效应就相当于互联网社会的“流量”。这也造就了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邀请明星作为代言人为品牌输出流量价值。
众所周知,OPPO、vivo这两个亲兄弟一直处于良性竞争的状态,他们在流量这一块一直都是同行业渴望而不可求的,线下实体店遍布城市的大街小巷,明星代言人更是流量级的存在。根据市场销量报告显示,vivo和OPPO的销量更是遥遥领先于华为,成为国内最受欢迎的国产手机品牌。
明星代言人背后的流量价值和带货能力是不容小觑的,就像流量小生鹿晗在和关晓彤公布恋情时,引发全网轰动,甚至连微博都造成了瘫痪,而恋情曝光所带来的流量背后,最大赢家竟然是鹿晗代言的手机品牌vivo X20全面屏手机。随着事件的传播,vivo手机持续曝光在大家的视线范围内。
总之,流量是品牌生存的基本法则,对于品牌来说,流量在手,销量就不愁;对于消费者来说,流量就是购买趋势,无处不在,尤其是当下的明星流量效应,为品牌带来了可观的声量和销量。这个时代,谁有流量谁就拥有全世界!
流量,是时下许多品牌发展壮大至关重要的因素。而近两年,许多品牌在流量获取这一块遇到了瓶颈,流量的陷阱越来越多、流量越来越贵、有效流量越来越少等问题频频出现,更可怕的是,整个互联网行业的流量都是如此……
1、流量陷阱越来越多
本文的开头就提起过某艺人一亿流量造假事件,给品牌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随着事件的曝光,品牌形象也一落千丈;更可怕的是,明星流量的背后的“水军”更是混淆了品牌的视线,让品牌在支付高额广告费用的同时,却收获不到有用的用户流量。造假是一方面,还有明星代言人的人设崩塌,也会给品牌带来威胁,比如范冰冰因卷入“偷税漏税”事件,紧张的不只是粉丝,还有一大波由范冰冰代言的国内外品牌商。
2、流量价格越来越贵
至于流量变贵,其主要原因是流量的商业化价值越来越明显。优质的流量平台成为品牌们的香饽饽,为了最大化的获取流量,品牌们不惜重金去竞争流量渠道,导致流量获取越来越贵,但收获的效果却越来越单薄。同时,行业垄断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毕竟流量池是有限,一旦某一品牌在行业内垄断市场和流量,那么对于其他品牌来说,想要去争取更多的流量,不仅渠道变少,而且价格也会被抬高。
3、流量转化越来越低
流量存在的意义是为了给品牌带来价值,但随着流量陷阱和流量变贵,让品牌能从中获取的有效价值越来越少,从而让大部分流量都流失了。加之,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竞品的喷涌式出现也在分散着消费者的注意力,让品牌的流量获取也变得越来越难,从而大大降低了流量的转化率。
可以说,现如今的流量红利已逐渐消失,面对这一现状,品牌应该怎样做流量思维布局呢?
随着消费市场的多元化,品牌的传播渠道越来越丰富,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这也让品牌获取流量的方式越来越全面。品牌可以借助这些传播渠道,让品牌长时间活跃在大众视野,让目标用户建立持续的记忆点,从而使品牌自身形成流量属性,从中受益。
就像百年品牌百雀羚,在其他品牌进入老龄化的趋势时,百雀羚却借助多元化的传播渠道进行品牌的年轻化之旅,成功吸引了大量年轻人的注目,为品牌聚拢了用户流量。
(2)利用互联网做精准营销,覆盖有效流量
在现如今这个互联网的时代,品牌做营销也要结合互联网的属性,否则会引起资源上的浪费。其实,互联网最大的特点就是精准的大数据,品牌想要获取更多有效的流量,就必须利用大数据做精准营销,才能品牌覆盖更多的目标用户,为品牌带来销量上的增长。
像京东、阿里在大数据方面都做的特别成功,为品牌推出的“京东超级品牌日”、“天猫欢聚日”等活动,不仅让品牌实现了高曝光的效果,收获了认知度和美誉度,也让品牌的销量翻倍增长。
(3)增加闭环型效果,辅助品牌实现最终销量
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消费者的时间是碎片化的,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消费者凭借一部手机就可尽知天下事。所以品牌开始转移营销主阵地,纷纷想目光投向移动端。
在手机等移动端进行品牌推广,虽然能够使品牌直接触达消费者,但消费者的停留时间过短,品牌不能直接将流量转化为销量。如何改善这一现状?增加闭环性效果,如小程序、H5、购买链接等形式,直接植入品牌的推广内容中,让消费者即看即买,以免流量的浪费。
所谓的流量思维,就是品牌在运作过程中要学会去协调流量的转化,流量、销量同时进行。尤其是移动支付的出现,为品牌创造了更优质的销售渠道,充分发挥这些外部环境的优势,避免流量的不浪费,于此同时,开展品牌的流量存续运营,为品牌吸引更多的新流量。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品牌往往只注重流量的获取,而忽略了品牌自身的流量。其实,品牌也是流量,且潜力巨大,如果我们把短效花钱买来的流量比作饮鸩止渴的话,品牌就是长期的饭票,拥有源源不断的流量聚集。
品牌的发展过程中,凭借着用户的信任和背书,形成了一群忠诚的粉丝消费群体,他们为品牌营造了二次,甚至多次的传播效应,从流量的角度看,忠诚的品牌粉丝不仅自己会主动消费,而且会成为品牌的自来水,帮产品主动打广告,做口碑的“免费水军”,让品牌形成了巨大的流量池。随后品牌进行留存和裂变,发展更多新的增量用户,保持用户活跃、提高用户复购率,让流量池形成自循环体系,以实现“品牌—流量—销量”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