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10年运营指挥官:3种运营思维完爆电商大促战役(上)

本文主要是作者总结了自己的经验给大家分享,看如何使用三种运营思维完爆电商大促的这场战役,本文主要是讲第一种思维。

做了9年+电商,很多的时候都是在打仗,形式有很多种,最快最明显的莫过于活动促销,这里总结了下自己的工作经验给与大家参考。

这里给每个做活动运营的人一句建议:

促销不是目的,只是一种形式。

我们要明白我们做活动的初衷,是为了品牌营销,是为了用户活跃,还是为了提升转化等等,在这个基础上去做进一步的操作。

三种大促运营思维:

话题运营思维:找出用户共鸣点,然后进行参与转化;

爆品运营思维:找准用户的需求点,在一款产品上单点突破;

数据运营思维:发掘用户潜在需求,促使供需关系自然拉动。

这里我一一做分解

传播运营思维

基本上所有的电商都会在大促之前做话题,这成为了活动运营的一种习惯及形式,但是成功的并不多。主要看是否是自嗨,很多活动运营都是高潮了自己,用户无动于衷。

下面是一个我做过的传播曲线,针对同一个话题做了三次传播

传播曲线是S形曲线,在大促之前也积攒够了人气,所以整体的大促活动参与度比大促活动标准提升了35%,我测了一下传播周期基本上一此传播大概是7天左右,高潮很明显只有1-2天就回落。

传播周期7天左右,传播周期会随着不同的产品有不同,也会随着不同的人群和话题有不同。

在做传播的时候一定要关注两种用户需求属性:社交属性和利益属性。

社交属性:为了社交而传播,个人价值观、感受传递,嘚瑟表达。

有可能是炫耀、身份象征、开心、不开心等类似于发了一条朋友圈,总要有一个话题去撩别人,那么可以装逼或者求关注的心理,则是最容易传播的。例如:现在特别火的抖音,就是凭借这一点迅速裂变。

利益属性:为利益而传播,利益和来到平台的付出是否匹配。

如:滴滴、摩拜、uber、ofo小黄车进入市场都是通过利益传播,“免费用”、“免费骑”犹如重磅炸弹一样迅速传播和走红,还有最近特别火的拼多多、luckin coffee重出一辙,很快被大家接受,自己既得利益,身边人也是。

传播已经成为产品的一种原生能力而不是附加动作。

除了自带营销性质的产品,还有一种就是要营造话题做自传播,那么在选择话题的时候就至关重要,选话题四个原则:

1. 门槛低,人人可参与

设置话题之前,最好找非自己公司非自己行业的人,最好是你的目标人群问3个问题:

是否看得懂?

是否特别想参与?

是否想分享?

抖音之前有个话题“9+1”话题,有延展了“9÷1”等等数字相关的话题,人人可参与猜测回答,人人可发散。

京东618之前总爱拿奶茶妹妹做点话题,尤其是前几年,明星网红话题,人人可以吐口水,人人可讨论,618之前京东就会成为热搜词。

2. 用户关注的话题

用户需求很重要,在15年有一个特别火的话题再旅游行业内疯传“只要心中有沙,哪里都是马尔代夫”,是途牛旅游网做的一起话题

选择的地点是成都,成都是一个距离大海很远的城市,这里每一个人都特别喜欢海边游,但是也是东南亚海岛的top客源地之一。迅速发酵,途牛后面就承接了请这位大叔去了马尔代夫,迅速超热马尔代夫以及奠定途牛马尔代夫旅游的霸主地位。

3. 有讨论空间,有争议的话题

一般在做话题的时候,最怕非黑即白的明确答案。应该1000个人就应该有1000个哈姆雷特,都可以有自己的观点碰撞,并且为自己的观点争执争吵,并拉自己的朋友为自己展台,最好是连媒体都可以不请自来,明星也感兴趣。

这个特别佩服奇葩说做话题的能力,每一场辩论都是一个很好的话题“啃老族可不可耻”、“漂亮女人该拼事业还是拼男人”、“结婚在不在乎门当户对”每次都在知乎、微博等平台掀起一阵大浪。

4. 能跟热点胜过自造话题

很多的时候我们自行做话题,市场行内人都了解,这个需要选题、平台、大V一起发力的,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然后跟热点走则是如风口的猪,有时候重了些也能飞起来。

例如:最近特别火的世界杯,各个平台都在热炒。

马蜂窝旅游内容平台做了世界杯竞猜,联合他们在世界杯期间的口水广告(旅游之前先上马蜂窝),黄轩大帅哥一遍一遍,然后就出现了广告口水被喷的话题

Camera360在做出海市场在日本做过一个日本“女儿节”的话题,在他们app上做了女儿节的装饰拍照后做分享,当时登日本APP Store榜首,并获得推荐,关键最主要的是HKT48(日本很火的团体)原莉乃在TV show自主推荐,在粉丝群里有获得话题分享和传播

传播虽然强大,但是传播不是目的。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电商  电商词条  运营  运营词条  指挥官  指挥官词条  战役  战役词条  思维  思维词条  
运营

 好产品豆瓣到底好在哪里

 同样是伴随作者青春成长的两款产品,何以现在有云泥之别?读者诸君可对照看下。记得第一次接触豆瓣是2006年。彼时我是青葱年少的工科学生,有网络依赖症的我大多空余...(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