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财社区做了约莫两年的运营,对理财社区的运营小有体会。也经历了不同社区运营的风格,对于不同的理念不同的运营重点,社区呈现给用户的面貌完全不一样。我虽然并不是一个善于运营的人,但我是一个善于总结的人。
不同理财社区有不同的运营重点。
内容导向
这一类的社区主要是早期自媒体或者社交大V以教学科普发展起来的社区,这样的社区主要靠内容吸引用户。运营的重点和根基也是社区内容。除了运营者需要不断的补充优质内容以外,也需要对社区用户产生的内容做一些引导,设置门槛。
在这里,内容产生是一件常规的事。运营者需要不断的跟进时事做出反应。
对于用户的内容引导,前期会有门槛设置的手法,持续稳定期以正反馈激励机制为主。
门槛设置的手法,如大众点评最开始用固定的模板约束内容,如知乎最开始邀请专业人士来审核内容,如简七理财在未开放注册时就已经发布了大量自己编辑和版主编辑团队的优质内容。这样为后进入的用户设立了天然的屏障,使之有一种“我要发帖就要达到这个标准”的压力。对于新进的用户,也能比较明显的感受到这个社区的风格,留下第一印象。
初期内容建立之后,就需要有反馈和激励体系去优胜劣汰用户自己产生的内容。发帖的反馈,可以是加精、二次编辑推广、帖子的点赞收藏评分等,也可以是针对作者的加分、鼓励、包装等等。这样的机制,一方面可以让内容生产者知道自己的内容是否符合网站导向,另一方面也能让内容消费者知道符合网站导向的内容是什么样子。优者曝光,弱者沉默。
在任何一个社区,内容的消费者远远多于内容的生产者,所以整个社区内容的导向更多的时候掌握在小部分人手里,更确切的说,是掌握在运营者的手里。用户看到的东西,永远是运营者想要表达的东西。所以运营对于这小部分人的关照格外重要。
当然也有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去在内容消费者里面挖掘出更多的生产者。生产者可能是自带分享属性,天然爱发表自身观念,也有可能只是默默观望,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所以这时候不妨给一些刺激和鼓励。我在知乎默默潜水了有2年,一直没有写回答。突然有一天被邀请了,受宠若惊,然后写了一篇长文。从此走上了答题之路。我一直怀疑是知乎的运营团队每天固定的根据一些关联性邀请一批人来回答问题。
功能导向
这类社区早期是从一个工具发展起来的,如随手记、大姨吗。由于工具类应用有很大的粘性,做成社区可以为所有用户提供增值和额外的活动空间,所以往社区发展也是很自然的事。在随后记,很大一部分的社区功能与其工具结合在一起,如果app上了新的功能,那么社区自然要进行一番宣导。
当然随手记社区的内容和社区用户运营也不弱,仍然产生了很多很优质的内容。随手记随后也发展出了更多的理财服务,可以直接线上完成交易等。但用户对其最根本的需求还是记账功能。此时如果能在另外三个方向做出亮点,就是锦上添花了。
在一些社区型网站,如雪球,功能也不可缺少。投资者在这里交流获得知识,也需要在这里使用关于投资的一系列网站功能,例如投资组合收益的记录,新闻资讯的挖掘,行情的显示等等。这方面雪球做得很好。
社交导向
社区本身是提供一个交流的环境。用户在这里可以解疑,可以向社区明星学习,可以认识相同志趣的小伙伴。自然会接触到很多其他用户。如果在这里都遇不到喜欢的人,那我必然觉得无趣。
我长期泡在不同的社区,有的是管理者有的是版主(也算是高层级的用户了)。但很明显的感受是,在有的社区里面,哪怕我在版主群里了,我与其他版主也没有太大交流的欲望。但是在有的社区认识的人已经变成我现在生活中最主要的朋友。这样的认可更多是感情上的,也体现了运营者的功力,与其他方面的运营离不开。
所以社区的运营者,应该以在网站能交友为荣,观察用户之间是否可以私下产生联系,并且鼓励用户之间产生联系成为朋友。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点,在很多社区,运营者会公开自己身份,除了幕后的工作之外,自己也作为一个社区角色参与到与用户的互动之中。坦荡,且颇接地气。
销售导向
此类社区以广大p2p网站的社区为代表,以宣导产品用户答疑等销售客服为主,以内容运营为辅,承载的大多是产品销量的业绩,售前售后环节各类用户问题的处理。
而理财社区用户的需求也大概可以分为这四个类别。不同的运营导向匹配对应的用户需求。在具体的实现方式上是多元且综合的。就用用户激励来说,用户体系要有,运营手段要有,产品方面的配合要有。更像是运营去建立一个良性的生态环境,其他路径都为之服务。个人认为,产品和运营没有太大的区分,关于社区的建设方向和运营重点、用户的研究和引导应该达成一致多多沟通,然后分工去做不同方向各自擅长的事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