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马上要结束了,技术岗转运营也快一年了。总得来说上半年苦苦摸索,下半年渐入佳境。总算把一个初创团队的服务号从零做到将近20万用户,在app上线前积累了一批优质的启动用户。也积攒了一些经验,稍微总结一下吧。
首先介绍一下背景,我们团队的产品是一个工具型产品,目前还处于打磨期,直接推App难度很大,所以采取微信先行积累用户的策略。所以这里我的介绍侧重微信运营。
上半年开始运营公众号,当时完全没经验,唯一能想到的运营方法就是发文章。
我们是做时间管理工具的,这个领域的文章很难特别有吸引力,所以阅读量一直上不去。做了三四个月,各种尝试。转发的文章没效果就试着原创。花一周时间打造一篇图文并茂的文章,要干货有干货,要星座有星座,要情怀有情怀。然并卵,并没有比转发的鸡汤文效果要好。
有一段时间调侃历史的长段子比较火,我们也去模仿。天马行空,从宫廷历史扯到东西方文化,从皇家教育扯到习惯养成。阅读量倒是有明显提升,但是转化很一般。所以现在去看我们公众号的历史推送,简直是各种大杂烩。服务号一个月只能推送4次,所以进展很慢。推送文章显示在首屏,虽然打开率比较高,但是也很容易掉粉,有时候涨的粉还没掉的粉多。所以,这段时间的内容运营总体来说是失败的。
关于这一部分,我得出的结论是:在公众号红利期已过的情况下,除非有很强的原创能力 + 很有特色的题材,否则不要试图靠内容去从零开始做公众号了。当然,我不是说内容没价值,内容还是很有价值的,这点我后面会说。
后来感觉这么不是个办法,所以转变思路,要从外部引流。所以,我做的第二项运营工作是渠道运营。
这项工作没有太多的技巧,就是广撒网、多尝试。当时App还没上线,所以没去做SEM优化、应用市场之类的工作。主要是各种社交平台,包括知乎、豆瓣小组、百度贴吧、一些知名博客、一些本领域的公众大号。主要形式是发软文、软贴,也投过一些低成本广告(几百块钱一个月这种)。
后来发现知乎和博客是效果比较好的。公众大号发文章见效比较快,但是性价比不高,一篇软文动辄几千,不是小团队受得了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跟一些本领域的KOL和一些大号运营者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这在后来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关于这一部分,我的经验是:
渠道很重要,互联网是一张大网,各个平台之间并不是界限分明,因为背后都是一个个用户。所以眼光不要局限在一个平台,要全方位的挖掘和开拓,找到那些适合自己产品的渠道,并做好维护工作。
好渠道还要正确地运用,才能有效果。发软广、软贴也要走心,讲人话、讲真话。现在的用户都不傻,是不是推广都能看出来,如果你真诚地推荐产品,人家认可你,觉得你的推荐是有价值的,自然会买你的帐,甚至还会感谢你。如果你侮辱观众的智商,就不要怪别人打你脸。我也经常在知乎推广产品,但是都是讲明白这是推广,而且从实际问题出发,认同的人自然会来。
渠道虽好,但毕竟免费的见效慢,收费的不长久。为了较快地打开局面,我开始琢磨活动运营。
活动要契合产品,同时又要有趣味性和实用性。于是就有了21天早起打卡这个活动:《从0起步到10万活跃粉,我只做了一件事》
这个活动,一开始只是小范围的尝试。后来发现效果不错,就单独开发了一套打卡系统。由于界面比较清新,社交互动和传播机制也设计也不错,于是就滚雪球般地滚起来了。到现在,总共有二十多万人参加了。一段时间竟然在朋友圈里掀起了一股晨型人小风潮,也算是做了一项小小的公益事业。案例也被很多运营圈有影响力的平台报道了。这是一开始没有预料到的。后来,我们又联合商家尝试性地做了一次面向大学生(这是我们前期主推的目标用户)的营销活动『中秋免费游』,效果也比较理想,也有专门的案例总结:《席卷北京高校,6天净增6万用户的活动是如何炼成的》
关于活动运营的细节,我在案例里总结得比较多,这里就不多了。比较深刻的两点体会是:
初创产品或平台,在没有太多资源的情况了,精心策划的活动应该运营初期打开局面最佳的选择了。
做活动也要有产品思维,简单的活动用心设计,也能做出不俗的效果。反过来,脱离产品、纯粹以吸粉为目的的活动是不可取的。
做活动其实缘起于社群。运营初期,我们就尝试着运营各种社群,通过社群运营探索方向,21天早起活动就是从其中的早起社群发展起来的。随着活动的开展,我们不断强化社群运营。
我们先后建立了产品交流群、产品内测群、时间管理主题群、几十个城市的早起团、基于早起的各种兴趣社群等等。做社群的目的,一是让用户有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提高用户活跃度和黏性。另外也可以让我们与用户保持紧密的联系,观察用户的行为习惯,挖掘用户需求,获得用户的反馈和建议。
关于社群运营,我的经验是:
社群应该是从运营工作一开始就着手做的一项工作,当你有几百个用户的时候,其实就可以做社群了。甚至产品还没出来就做社群,这样可以尽可能降低试错成本,我们做活动就是采取这个策略。
把人聚起来,只是社群的第一步。关键是要有持续支撑社群的价值输出,这个支撑可以是活动,也可以是内容,也可以是利益。比如我们做早起团,每天都会设计一个有奖早起小活动,已经坚持了100多期了。我们也会经常设计话题供用户交流互动。任何产品相关的更新或者福利,也都会第一时间在社群里通知大家。这样大家才会觉得呆在这里是有价值的。
不仅要自己做社群,还要广泛地去加入别人的社群,吸收成功的经验,也可以寻求合作。
社群运营和用户运营其实有一定的关联性。我觉得社群可以看成是蓄积用户的池子,但是有的情况下我们需要一对一地跟用户进行沟通。比如,我们在App内测期间,为了保证初期的用户都是精准用户,能够给产品团队带来最有价值的反馈和建议。我们把将近两千个报名内测的用户全部聊了一遍,最终筛选下来的合格用户不到1/10,对于其中一小部分特别有价值的用户,我们还会安排一对一的当面访谈,产品经理甚至CEO亲自去拜访。这里说的有价值,并不是说对方是大人物,而是指对方是我们典型的重度用户,具有代表性,而且能给我们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对于这样的用户,我们花上一定的精力去沟通和维护是很有意义的。
关于用户运营,我没有特意去总结,我觉得永远坚持一点就对了:用户是上帝。另外,尽可能多地跟用户交流,这是运营的基本素质。我在做运营的过程中,个人微信号5000好友全部加满,两个客服号也加了小一万好友,由一个实习生专门打理。这样确实比较耗精力,也会一定程度干扰生活,但这是做运营应该付出的牺牲。
自从放弃内容运营后,我们有好几个月没有发过文章。但是当我们用户达到一定规模后,尤其是日活用户达到好几万人的时候,还不做内容就是一种浪费和不作为。所以,我们又重新捡起了内容运营。
由于服务号有推送次数限制,所以我们只给打卡用户推送文章。但是即便如此,头条文章也能轻松达到几千甚至上万。其实阅读量和增粉能力并不是我们对内容运营的期望。我们把内容当成给用户输出价值和产生互动的最好形式。
我们一般每天推送一篇精选文章 + 一个互动话题,两者是有关联的,比如文章是《有哪些细微但是很有用的习惯》,那么当天的互动话题就是『说说自己的习惯』,诸如此类。
这样,用户来我们平台就不仅仅是打卡了,也不仅仅是早起了,还可以收获精神食粮,还可以参加互动,还有机会获得奖品,用户得到的是多重收获,黏性自然会大大提高。这就是内容运营的价值。
关于内容运营,我的总结是:
内容运营很有价值,但是不要把内容运营当成增粉的手段,这样会扭曲你的内容运营方向。很多号做大之后,由于生存和发展的压力,内容其实已经偏离了运营者的初衷,变成了什么容易吸引眼球就发什么。当我们无需把阅读量和吸粉量作为内容运营的KPI时,我们做内容可以很单纯,我们不需要找噱头,不需要掉节操,也不需要标题党,我们只需要用心给用户准备有价值的内容就行。
内容的形式并不拘泥于文章,互动也可以是内容,用户也可以产生内容。如果你把用户产生的互动内容整理成文章,这篇文章必然会受到用户的欢迎,他们也会愿意去转发。
做运营做到一定阶段,我发现各种运营其实是相辅相成的,融会贯通就能够达到1+1+13的效果。比如下面这张图,是我总结内容、活动、社群的关系。而这各种运营工作的核心都是用户,基础都是产品。
这就是我这一年来做运营的一些经验,当然并不全面,比如产品运营没有说,因为相对没有太多技巧(但是也很重要),主要是一些数据整理和分析工作。比如商务合作,也很重要,我们的几次跨越式发展,都是靠合作实现的,但是这已经不仅仅是运营的工作,还涉及到公司战略层面。
那么,最后一个问题。运营,或者运营总监需要什么样的素质和能力呢。显而易见的我就不多说了,比如沟通能力、策划能力、分析能力、写东西的能力等等。说两点虚的,我觉得:
运营要有敢于尝试、屡败屡战的素质。这一点跟创业的精神是一致的。因为跟技术和产品相比,运营是最没有方法论的,需要不断尝试,十条路可能只有一两条是通的。所以心理素质要好,撞墙了换个方向再撞,总有找着门的时候。
运营总监要有统筹全局的眼光和能力。运营工作很分散很琐碎,只盯一点难以达到出众的效果,多维度协同运营才能盘活全局。更进一步,不局限于运营工作,还要跟产品团队有良好的协同,甚至懂点技术也是很有好处的。所以说,“不懂技术的产品不是好运营”嘛。
最后,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为了帮助在运营进阶路上,执着前进的伙伴们能够更快速的提升,我们联合了腾讯、百度等拥有10年以上经验沉淀的实战派导师,推出了【运营总监修炼之道】,至今已帮助5000多名运营管理者和进阶者,掌握了更加系统全面的运营专业知识和管理思路,在处理类似运营战略规划、不同渠道运营策略和流量变现、品牌营销玩法、数据分析等实际问题时有更清晰的解决方向!
扫描二维码添加小助手了解详情,还可以回复“笔记”领取【运营总监课程学习笔记】哦!
再犹豫,机会就没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