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东导读:为大家推荐好书摘,被誉为“营销内参”、“创业者必看”的《参与感》这本书干货料足,本文作者的读后感是,这不仅是一本营销工具书,在理论和方法论之外,更多的观点涉及了创业、做产品时一些最基本的思考逻辑。以下是部分金句摘要,供大家参阅。
引子:我曾经在朋友圈发过这样一段话:万变不离其宗,一直觉得传播学中的5W理论是一条万能理论,只要掌握了这个逻辑,剩下的就看基因和造化了。别跟我讲什么产品、销售、市场、技术……隔行如隔山…..写代码我不会,是因为我没学。就我当初被逼一个星期学会音频剪辑,一个月学会dreamweaver的经验来看,工具永远不构成核心壁垒。
这是我一直想表达的思想:世间万物,起承转合,七十二般变化,终究是建立在一个普世基石之上的。我现在还无法用一句话总结这个具有普世意义的逻辑,但已经颇有感受,多少能在自己的人生中实时思已致用。
这本《参与感》,其实涉及的都是最基本的思考逻辑。如果是一个具有广阔胸怀并善于思考的读者一定不难活学活用。
摘录及发散(双引号部分为原文摘录/括号部分为自己思考):
一、序言:
1、“创办小米的时候,我的想法就是,不管公司未来能做多大,我们一定要把小米办成一个像小餐馆一样,能让用户参与进来的公司。老板呢,跟每个来吃饭的客人,都是朋友。这种朋友的方式,才是可以长期持续发展的方式。”
2、“凡事要‘顺势而为’”
二、参与感篇:
1、“金山时期,我们讲究‘风暴式营销’,将就‘海陆空’三军并进。”…..“比如‘红色正版风暴’、‘’龙行世纪”、‘秋夜豪情’、等,先把概念做足,再通过市场投放把声音放大,做成声势浩大的营销事件。”—-P4
2、“参与感三三法则/三个战略:做爆品、做粉丝、做自媒体。三个战术:开放参与节点,设计互动方式,扩散口碑事件。”……“做爆品是产品战略。产品规划阶段要有魄力只做一个,要做就要做到这个品类市场第一。”…..“扩散口碑事件,先筛选出第一批对产品最大的认同者,小范围发酵参与感,把基于互动产生的内容做成话题做成可传播额时间,让口碑产生裂变,…”—–P19-20
三、产品篇:
3、“用户模式大于一切工程模式”—–P25 (看到这里我参与感和我自己逻辑体系里的“荣誉感”“存在感”产生了共鸣。我一直强调要给别人以这两种感觉,然后通过一种“仪式感”表现出来。为人做事先搞清楚别人的最大诉求,尽可能去满足他们,然后大家就会以主人翁的姿态为你站台,这是一种良性循环。当然,如果你懂了这个道理,还想事半功倍的话,就要把麻烦留给自己,把轻松献给别人。这也就是这本书里写到的“尽量减少用户参与成本”。)
4、“用户体验就是‘好用好看’。翻译成设计语言是UI/UE的话题,但是,‘为谁设计’是最重要的先决条件。”—–P35(这里是我开篇引子里写到的5W理论的一个小的实践。为谁设计即who,好用好看即how。)
四、品牌篇:
5、“不是劈开脑海,而是潜入大脑。”—–P59(所谓用户习惯培养一定不是凭空出现的,从恐龙时代到现代社会,每个改变都是有迹可循的,这句话再次印证我的这个思考。由此,想要独树一帜务必先要潜入到目标用户脑袋子,深入“敌人”内部,寻找突破口,争取一招致命。)
6、“经典品牌定位理论是指开创并主导一个新品类,如何在潜在用户的心智中与众不同。小米品牌的胜利,首先是‘互联网手机’这个新品类的胜利。”—–P59
7、“看看在其他领域的品类杀手,把它们曾主打的广告语仔细研究下,都不是做简单的营销而是强化品类的教育。”—–P60(好的广告我喜欢看,因为他们都会给到你一些启发。成功的品牌宣传,从最早的“羊羊羊”到“送礼只送脑白金”…. 能被大家记住并传播,这背后正反应了用户的某一种心理,大可把每一个类别找几个代表,没准儿哪个就适合自己呢。PS:最近看了Levi’s的那个广告,余文乐做的,从文案到创意都很好,他在传递的是这个服装所代表的生活方式。)
8、“用户对品牌的真实感很在意。”—-P62(如果你不想干一票走人,千万不要试图隐瞒或者夸大产品的实际效果,如果你把消费者当做傻子,最终会发现最傻的是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老老实实把产品做好,让用户在拿到产品的时候有一种物超所值的惊喜。)
9、“传统行业的品牌路径是,先砸知名度,再做美誉度,最后是维护忠诚度。互联网企业由于产品即品牌,所以通常是先做美誉度,然后做知名度。”……“小米做品牌,一开始只专注忠诚度,通过口碑传播不断强化这一过程,到了足够的量级后,我们才投入去做知名度。”—–P65(这条理论也是创业者在跟我寻求市场PR策略时,我着重强调的一部分:创业公司的钱不是自己的,我建议大家把钱花在刀刃上,这样永远都会被动。所谓刀刃在B轮之前无疑是产品,品牌主要靠产品本身去建立能够口耳相传的知名度,如何不花一分钱让大家帮你传播,首批忠实用户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正是小米的品牌策略。)
这里可以多说一点,不管你的产品和创业项目是什么,我都建议大家先选出几个你的主打领域,然后每个领域抓几个有代表的狂热粉丝代表,建一个小型内测群,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话语权和回馈,这也是粉丝经济一个很好的活学活用,你要相信,在这些人身上花精力、时间和金钱,未来他们会以不知道多少倍的高回报让你惊喜。
10、“去中心化的互联网,未来将分化出无数的兴趣族群。”—–P70(以兴趣为中心聚集的人群远比以概念、猛砸钱获得的忠实。前段时间有幸和着迷网的创始人聊天,谈到过这个话题,当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忍不住给他发了个微信,再次表达我对于这一理念的认同。为什么人类讲圈子?无非就是兴趣,志趣相投才有话聊,你说的东西才能让一个原本不熟悉的人相信。)
11、“每个产品都需要属于自己的木盒子,需要找到自己的爆破点。”——P98(差异化营销是让别人记住你的最佳捷径。比如一对双胞胎,你要想让别人轻松记住你,最简单可以把自己头发染色,当然这是最肤浅的爆破点。不过道理没差,有了自己的明显差异化优势,想不火也难。创业虽然也是千军万马,但他不是标准化流水线,反之,如何迅速找到自己的优势1、2、3才是秘密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