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最后借用一位知乎网友的话:“互联网思维不是产品连上互联网。”我加一句,不管这个互联网是轻应用还是微博、微信。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来到了言必称互联网思维”的时代,卖水果的时候建个微信群,是用互联网思维卖水果,卖化妆品的时候把图片发到朋友圈里,是用互联网思维卖衣服,卖包子的时候选址做个调查,叫大数据分析,是用互联网思维卖包子。在这科技紧密融入生活的年代,如果你创业的时候不提到互联网思维,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在创业。
互联网思维是什么?很多时候,一些人并不能准确地给出定义,但他们却总是会说某某企业就是在用互联网思维经营,它们的成功也是因为互联网思维balabala。这一两年来,我听过了太多号称(有时是人称)用互联网思维做传统生意的企业,每当这样的信息透露出来,我总是眉头紧邹,他们真的是用互联网思维经营传统企业吗?
黄太吉传统美食可能是我听到的第一个(不管号称还是人称了)用互联网思维做传统行业的企业,黄太吉的第一家店只有13个座位,但顾客却往往排到门外,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黄太吉的火爆。以传统行业的角度看,黄太吉是一家不错的餐饮店,但它真的是用互联网思维经营的吗?
互联网企业是注重用户体验的。如果来到黄太吉你可以流畅地购买,惬意地坐着吃,而且它给你超乎想象的味道,那么黄太吉就给了顾客好的体验。但事实如此吗?每到饭点来到黄太吉,漫长的排队等待是必不可少的,一位大众点评用户是这样形容的:不管你外面排队排到着急上火,点餐的永远不紧不慢,很会控制节奏,控制你们的好奇心,控制你们的排队的欲望!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因为后面出品慢所带来的顾客等候,但是当前台磨磨蹭蹭点了餐之后,后面也着实真的做了好久好久才做出来。这样的体验很难让人满意,火热的餐饮店排队的现象常有,与肯德基一样,黄太吉也是标榜标准化的餐饮店,但相比而言,很少有人抱怨肯德基排队时间过长。那么用户体验最重要的一环——产品——黄太吉的食品如何?恩,吃过的人都知道,没吃过的人去大众点评看看就可以了,您看看口味三星以上的评价有多少?
可能是意识到了排队问题,也可能是觉得不够互联网,因此黄太吉在百度轻应用平台做了个轻应用。这回总是在用互联网思维做传统行业了吧?但是当你打开黄太吉轻应用时,你会发现这就是一个广告展示罢了,其中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叫外卖的电话,你甚至都不能直接在这个应用内订餐。如果做一个展示外卖电话的广告就是互联网思维,那以互联网思维经营传统行业的企业恐怕就无数了吧?
说到黄太吉总有人说它的微博做的好,打开黄太吉的微博会发现它大部分的内容是与网友互动,这一点做的相当不错(能做好这点的微博其实不多),但仅凭这个,黄太吉并称不上是成功的微博。话又说回来,微博运营得好就是用互联网思维做传统行业了吗?
雕爷牛腩,你的C2B呢?
雕爷的大名自不必多说,如果你身在北京而没听过雕爷牛腩,那只能说你太out了。雕爷牛腩号称是中国第一家“轻奢餐”餐饮品牌(恕我无知,什么叫“轻奢餐”?),字面理解似乎就是比上(奢侈)不足,比下(工薪)有余。
雕爷牛腩在正式开业前曾做过一段时间的封测——这点还真有点像互联网企业的内测机制,邀请一批大牌来体验餐厅的产品和服务。雕爷牛腩的封测其实就像花钱请一批KOL带动宣传效应,你觉得人家邀请你免费来吃自己做的美味,你好意思说人家味道不好吗?雕爷牛腩的封测现在来看是成功的,“韩寒未预约被拒绝进入餐厅”,“北京最容易碰上大牌的餐厅”等一波波话题已经让雕爷牛腩蜚声内外。雕爷牛腩的封测机制既是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必要一环,也带来了饥饿营销般的宣传效应,如果说在这一环上雕爷牛腩有些互联网思维的话,正式开业之后,这一思维却忽然消失了。
在内测期间,雕爷牛腩一定预料到了餐厅的火爆,但那么长的内测期依然没有让它找到更好的解决排队的办法,适时的排队是可以忍受的,但太时间的排队却会严重影响顾客体验,毕竟谁都不愿意为了吃顿饭排一个小时的队。
雕爷牛腩还有不少“与众不同”的规定,比如不让小孩进入(中产家庭怎么办,这可是“轻奢餐”的主流群体之一啊!),人不齐不让进入等。关于人不齐不让进入的规定,我着实体验了一番。有一次(也是我唯一的一次),与朋友相约去体验雕爷牛腩,朋友先到了,我由于路更远因此晚到一段时间,没想到在我到达之前,雕爷牛腩不让他们先进去,于是他们就在外面干等着——没错,是干—等—着。直到朋友以要在微博上投诉“威胁”才获得了进入的资格。
据说互联网思维的一个重要表现是C2B,这一表现需要企业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听取消费者的意见建议,但在这一点上,我并没有看到雕爷牛腩的行动,在网络上已经有不少消费者对他们的排队和人不齐不让进等规定抱怨,但他们并没有公开(公开也是互联网思维的表现)的解释和行动。这一点,星巴克和麦当劳建立网站主动征求消费者的建议和抱怨的行为明显更胜一筹。
最后同样需要说说产品体验最重要的一环,雕爷牛腩的味道,我个人感觉雕爷牛腩味道非常一般,罗永浩表示其它不错,牛腩一般,更多的评论可以到大众点评上去看,虽然雕爷牛腩在大众点评上评分不错,但当你仔细打开评论看得时候,会发现不少给予4星以上评价的消费者觉得环境和服务不错,但味道一般。作为一家餐厅,最核心的东西是食品的味道,放弃食品味道而过度追求宣传则是本末倒置,一家互联网企业需要做到的最基本的点,也是最核心的点是把产品做好。
什么?你说他们的微博?对不起,我对他们微博的印象除了一次“与苍老师共进晚餐”的活动外,没有任何印象。
极路由,互联网思维不是照搬小米
路由器已存在多年,虽然需要联网,但一直以来,它并没有被当成互联网产品,它只是被当成用来上网的工具,一般人买一台路由器并设置之后,可能一年半载都不会再动它了。但极路由试图改变这一状况。
作为一家在国内迅速火爆的企业,相对其他传统行业而言,极路由还算是与互联网关联比较大的——他们的产品确实需要连上网。
在12月初的新品发布会上,极路由CEO王楚云用了近半个小时的时间解释为什么极路由是一家用互联网思维做产品的公司(虽然王楚云的口才称不上好,在最关键的产品发布环节甚至将舞台交给了张导),但我依然没听明白原因。根据对王楚云话的一知半解,我觉得极路由之所以自称为互联网思维做产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1.卖工程机,公开测试、完善产品;2快速地更新迭代;3通过网络营销、网络渠道售卖。
相对上面两家餐厅,极路由的互联网思维明显更重一些,但在有些方面它似乎有些矫枉过正。快速迭代对一家互联网企业或许是重要的,但速率需要有度,极路由在发布一代产品仅仅3个多月后再次发布产品的速度显然有些过快,这一点也引起了不少老用户的抱怨。追求速度并不是互联网思维的第一要义。
极路由被公认为最像小米的公司,其在新品发布上也借鉴了小米。比如在发布新品极2的同时,它还发布了极 1S(当张导说出了极1S时,现场一阵大笑),极1S跟极 2 其实没差多少钱,在手机时代差个几百元是会形成价格差异化的,但路由器差几十块钱的东西,消费者会有那么敏感吗?发布不同的新品是没错,但为了概念而非形成价格差异化战略也不是互联网思维的要义。
在营销上,极路由同样借鉴了小米的饥饿营销,饥饿营销是一把双刃剑,它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