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人民之门------
罗马的人民之门(Porta del Popolo)原是古罗马时期奥雷利亚长城(奥勒留时期建造的罗马城墙)的大门,最初被称为弗拉米尼亚门(Porta Flaminia),现在看到的城墙是十六世纪重修的结果,教皇庇护四世委托建造,门口的上方还悬挂着教皇的美第奇家的族徽(其实他和著名的佛罗伦萨僭主美第奇家族没有关系,硬拗而已),而大门内部的装饰则是由巴洛克著名雕塑家贝尔尼尼设计的,这座罗马市内保存最完好、最美丽的大门后来因为邻居人民圣母教堂而改名为:人民之门,门内的大广场被称为:人民广场。
人民之门内侧
通过大门进入内侧,就来到著名的人民广场,而门口一侧的台阶上就是人民圣母教堂,看教堂门口非常的不起眼,我来来回回路过很多次,总是因为这个拐角的视觉盲区而忽略她,直到后来我按图索骥才寻了来。
人民圣母教堂
这座教堂应该被翻译为:人民圣母教区圣殿(Basilica Parrocchiale Santa Maria del Popolo)更规范,之前介绍过,Basilica是圣殿,Duomo是主教堂,对应的中文翻译很混乱,我觉得是很有必要规范起来。
教堂起源于一个小教堂,是由教皇帕斯夸莱二世于1099年建立的,1227年,教皇格里高利九世扩大了该教堂,文艺复兴建筑师布拉曼特(米开朗基罗的死对头,米大师怀疑他暗中对教皇谗言,导致他不得不放下教皇陵墓的修建,去画西斯廷天顶画)重新设计并重建和扩建,十七世纪最著名的雕塑大师、建筑师贝尔尼尼在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进行了巴洛克式的装饰,因此这座教堂的建筑及装饰风格非常复杂多变,各种风格混搭出现。
教堂的钟楼
1472年以来,这里曾作为伦巴第教会的教堂,所以,钟楼风格是伦巴第常见的哥特式晚期钟楼,这种形式在罗马及周边很少见,而在北部伦巴第大区像米兰周边则非常常见。
上面讲了教堂各种修建扩建的历史,使得这里的艺术品年代跨度极大,在各位大师加持下,作品极其丰富,所以,整座教堂都要介绍的话,可以出一本书了,因此,这次我们选取其中最好的四个礼拜堂来讲,先入门了解一下这里的艺术品。
进入大门后,左首第二个就是基吉礼拜堂,因为有拉斐尔和贝尔尼尼两位顶级大师的加持,这里绝对是教堂的重头戏。
这座礼拜堂是基吉家族出资,作为家族陵墓使用,祭坛左右两侧各有一位家庭成员的三角形金字塔陵墓,地板下也有墓穴,与东方人的墓地不同,墓葬直接安放在教堂里,教堂的地板下也常常有主教的石棺,完全没有避讳,这点和东方人对待死亡不同。
穹顶上的马赛克镶嵌画
首先我们把目光投向上方,这个小礼拜堂有一个穹顶,穹顶内的壁画是拉斐尔设计,威尼斯人路易吉·达·佩奇(Luigi da Pace)制作的马赛克镶嵌画,中间圆框内是上帝和诸多小天使,在蓝色背景下使用透视的手法,让人产生视觉错觉,以为天窗开放,上帝和天使在往下看。圆形的周围由八个星座人物组成,太阳、月亮、以及六个行星,每个星座上都有一个带彩色翅膀的天使。
正在往下看的上帝形象的创作草稿,可以看到大师的构思。
《约拿和大鱼》 洛伦泽托
这座礼拜堂是银行家阿戈斯蒂诺·基吉出资的安葬礼拜堂,所以设计主题是死而复活,寄托了委托人的愿望。
约拿是《圣经》记载的先知,因为不听从上帝的安排,被罚让大鱼吞入腹中三天,然后从大鱼口中冲出,重获新生,这个事件记载在圣经《旧约》里,早于耶稣诞生,耶稣本人也说过,这个奇迹预示了自己的复活,委托人在自己的坟墓使用这个题材,寓意很明显。
洛伦泽托(Lorenzetto)是拉斐尔的学生兼好朋友,当时拉斐尔工作室也在完成基吉家族的宫殿——法尔内西纳宫的装饰(参看之前的文章,关于这座宫殿写了三期),在拉斐尔的帮助下,介绍了这个工作机会,完成了这个礼拜堂的两件雕塑作品。
《约拿和大鱼》 洛伦泽托
观察这件雕塑的头部特征,和古罗马哈德良时期,皇帝的男人安提诺乌斯非常相似,可能是模仿,以至于我第一次见到,错觉的认为这是一件古罗马时期雕塑。
《约拿与大鱼》 草稿
先知以利亚 洛伦泽托 拉斐尔·达·蒙特卢波
《圣经》旧约里,以利亚的意思是“耶和华是神”,他忽然出现,没有来处也没有死亡,直接被神接走,后来被寓意成耶稣升天。
因此以上的两件雕塑:约拿和以利亚,都是有寓意的:先知约拿是复活的耶稣,而以利亚是升天的耶稣。
以利亚的雕像是洛伦泽托的大理石雕塑,曾受过老师拉斐尔的指点,但可能这不是最终版本,后来一位更年轻的雕塑家拉斐尔·达蒙特卢波(曾是米开朗基罗的学徒)最终完成的雕像。
在拉斐尔的推荐下,年轻的洛伦泽托接到这座礼拜堂的雕塑,非常重视,兢兢业业的完成了作品,然而,雇主阿戈斯蒂诺·基吉和拉斐尔几乎在同一时间去世,基吉家族的后人对这些作品并不上心,所以一直存放在洛伦泽托的工作室,直到雕塑家死后才收货,并付清欠款,这让雕塑家的财政非常艰难,直到多年后接到保罗三世的订单,才改善了经济状况,而好景不长,一场高烧带走了年仅47岁的他,非常悲惨的一位优秀艺术家。
《哈巴谷与天使》 贝尔尼尼
1652-1656年间,吉安·洛伦佐·贝尔尼尼重新修复了礼拜堂,并创造了两座新的雕像,以填补剩余的空壁龛。
哈巴谷是公元前7世纪末期在犹大国的一位先知。当时迦勒底人越来越强盛,哈巴谷不明白为什么上帝会让这些邪恶的人来惩罚他的子民,上帝解答有一天他将审判所有狂傲邪恶的人 (包括犹大的仇敌)。
《但以理和狮子》 贝尔尼尼
但以理是《圣经》旧约里的先知,或翻译成丹尼尔,是位在狮群里都不畏惧,也不会被吃掉的圣人,之前写《苏珊娜与长老》的时候介绍他用智慧帮助苏珊娜摆脱诬陷,是位非常睿智的先知。
有翼的死神
小礼拜堂地板的中间是法比奥·基吉墓,基吉家族的后辈,巴洛克时期贝尔尼尼的设计,工艺水准非常高超,是巴洛克时期彩色大理石拼贴的精品,这一时期制作了大量类似的作品,主要在巴洛克教堂里。
在丹·布朗的小说《天使与魔鬼》中,以及在同名电影中都提到了基吉礼拜堂,是“土”元素的教堂,这里被称为“光明之路”的起点,包括《哈巴谷与天使》手指的方向,都有隐喻。
礼拜堂的铜吊灯
贝尔尼尼设计制作,工艺品中的精品。
2.罗维雷礼拜堂(Cappella della Rovere):
罗维雷礼拜堂
这座礼拜堂是多米尼科·德拉·罗维雷红衣主教赞助,由安德烈·布雷诺(Andrea Bregno)创作完成,而绘画装饰则由平图里基奥及其工作室完成。
《圣杰罗姆和耶稣诞生》 平图里基奥
礼拜堂的祭坛画《圣杰罗姆和耶稣的诞生》,是文艺复兴画家平图里基奥的作品,这位佩鲁吉诺的第一助手、学生、拉斐尔的师兄,在之前的一篇《锡耶纳大教堂之——皮科洛米尼图书馆》讲到过,想了解他可以找那一篇回顾一下,那里是他的代表作。
《圣杰罗姆和耶稣诞生》 局部
这里的圣母非常娴静优雅、超脱凡尘的女子形象,非常喜欢,当时一下就把我抓住了,反复看了很久。
圣杰罗姆或称哲罗姆,是非常常见的一位宗教人物,拉丁四圣之一,是他把《圣经》由希伯来语翻译成拉丁语,方便了基督教在欧洲的传播。
圣杰罗姆和后面的牧师充满对诞生的救世主的崇拜,而圣约瑟(圣母的丈夫)则在沉睡,这让人理解他仅仅是圣母和孩子的监护人,而没有积极参与和理解救世主的诞生。这幅作品的背景处理非常精彩,空间层次丰富,最远处的模糊的蓝色山体,近一些的桥、建筑物,更近的山石、牧羊人,近处的树和房子等,一层层递进,前面的画面则左右均分,左边人物众多,右边用建筑物占据空间,保持均衡,画面即分割又和谐,方寸之间有大天地。
平图里基奥还创作过一幅《牧羊人的崇拜》,和这幅非常相像,他经常这样做,还因此被诟病。
《牧羊人的崇拜》 巴廖尼礼拜堂
这幅壁画比上一幅晚,在佩鲁贾附近,斯佩洛的圣玛丽亚·马焦雷教区的巴廖尼礼拜堂(Cappella Baglioni)。两件作品是不是非常相似,除了画面加宽并增加了很多人物,背景结构、圣母的形象如出一辙。
3.巴索·罗维雷礼拜堂(Cappella Basso della Rovere):
巴索·罗维雷礼拜堂
或者称作圣奥古斯丁礼拜堂,进入教堂后在右侧第三个门,由是罗维雷家族另一位主教巴索·德拉·罗维雷赞助的,礼拜堂的彩绘装饰是由平图里基奥和他的工作室完成。看天顶的处理和他的老师佩鲁吉诺如出一辙,平图里奇奥的绘画风格和他老师非常接近,有时甚至会混淆,说明他偏模仿,不是创新型的画家,但技法非常精湛。
和上一座罗维雷礼拜堂相同,这也是六角形房间,有一个六角形的拱顶,拱顶上装饰着金黄为主色的繁琐的花卉装饰,图案中有先知的头像。拱顶下面的五个圆拱装饰有圣母的生平故事,但是损坏严重后期修复过,依然不太清晰。
《宝座圣母》 平图里基奥
正对面祭坛上是这幅《宝座圣母》,中规中矩的祭坛画,圣母和圣子与圣徒奥古斯丁、弗朗西斯科、帕多瓦的安东尼等人物出现,上方圆拱内是父神的祝福,是一个装饰了丰富的黄金图案的白色大理石框架,之后的巴洛克时期也喜欢装饰黄金,但是图案类型更夸张、更繁复、更土豪,相比之下这时还算含蓄。
《天父和天使》 平图里基奥
放大局部看细节。
《天使报喜》 平图里基奥
在天顶下方一圈有五个半圆拱,里面是圣母的生平故事,这幅是正中间祭坛上方的一幅,之前介绍过这个题材,也翻译成《受胎告知》,可能是最常见的几个宗教题材之一。
《圣母升天》 平图里基奥
这幅作品在礼拜堂的左面墙上,第一次见到这幅作品,我还刚到意大利不久,对平图里基奥一无所知,到这里是来看卡拉瓦乔的,结果毫无准备的一头撞进来,一身鸡皮疙瘩竖起,在门口徘徊很久,此后便对这位画家上了心。
看细节,这种叶子形状中升天的圣母、周边是小天使装饰的形式是当时艺术家们常用的,大量这种形式构图的圣母、耶稣、天父。
德鲁塔陶瓷砖
这座小礼拜堂的地砖是十五世纪,来自意大利著名陶瓷产区德鲁塔的,至今这里的彩绘瓷盘还享有盛名。
4.塞拉西礼拜堂(Cappella Cerasi) :
塞拉西礼拜堂
这座非常狭小的礼拜堂是献给圣彼得和圣保罗的,它最初是彼得罗·弗斯卡里红衣主教的家庭礼拜堂,直到教皇蒂贝里奥·塞拉西接手为止,成为教皇的陵墓,石棺在教堂入口左侧。教皇邀请了当时两位最受追捧的艺术家:卡拉瓦乔和安尼巴莱·卡拉奇共同为教堂装饰,最终卡拉奇完成了祭坛画,而卡拉瓦乔完成了两侧的壁画《圣彼得受难》和《圣保罗的皈依》。
《圣彼得受难》 卡拉瓦乔
1601年,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接受委托绘制,保持了卡拉瓦乔的一贯风格,戏剧性的场景,人物精简到只保留几位主演,抛弃了以往画家的大场面,人物的表情也在强烈的光效下被放大,情绪饱满浓烈,人物间有紧密的互动感,这些均是卡拉瓦乔的个人特点,卡拉瓦乔也因为强烈的作品风格,在当代重新受到大众追捧。
《圣保罗的皈依》 卡拉瓦乔
扫罗在大马士革路上骑马跌倒,躺在地上,被天上耶稣发出的光灼伤,使他暂时失明,三天后,神的恩典让他复明,从此改名为保罗,从迫害基督徒的人变成了虔诚的信徒,成为基督教发扬光大最主要的传播者。
和上一幅作品一样,人物同样被精简了,画面只保留最简单的几个形象,一匹马占据了大半的背景,这样的构图方式非常大胆,前面的圣保罗四仰八叉的倒地,只见强光打在他的身上,发光的光源被隐藏省略,所有视线被圣保罗吸引,成为画面中心,处于绝对优势的更大面积的马成为后面的层次,反而相对忽视,这样解决了圣保罗在画面下方,偏僻的构图尴尬,用光来解决了主次关系,而不是构图。
《圣保罗的皈依》 局部
下面把视线转向祭坛。
《圣母升天》 卡拉奇
安尼巴莱·卡拉奇(Annibale Carracci)和卡拉瓦乔同为巴洛克初期的双葩,同时被委托在这间小礼拜堂,可见这里的重要性。
之前有一期讲到法尔内塞宫,那是卡拉奇最主要的作品系列,而在创作这项壁画的同时,创作了这件《圣母升天》,相比这件祭坛画,他的神话题材的壁画明显更好一些(可以参看之前的《法国驻意大利大使馆——法尔内塞宫》),卡拉奇的才华用来画受约束的宗教画,没有发挥出来,反而可惜了。
这件算是祭坛画的精品,之后的巴洛克宗教画风格都有些类似。
这座教堂的艺术品太多,先介绍这些,下面介绍几件入口处的精美纪念碑,非常具有代表性。
玛丽亚·埃莱诺拉·邦康帕尼纪念碑
这座教堂是罗马贵族、神职人员和文人最喜欢的埋葬地,因此有很多陵墓和纪念碑,从大门进入左侧第一座纪念碑是这座,她是皮翁比诺的王妃,是多梅尼科·格雷戈里尼在1749年设计的,典型的巴洛克晚期艺术作品,细节有些令人毛骨悚然,基底座上有一条有翼龙,是邦康帕尼家族的象征,墓志铭是由彩色大理石装饰,像有翼头骨、盾形纹章和两个寓言人物(仁慈和温顺)等,制作的非常精美,不得不说,在彩色大理石镶嵌拼接上,意大利人做到了极致,尤其是在巴洛克时期。
玛丽亚·埃莱诺拉·邦康帕尼纪念碑 细节
玛丽亚·埃莱诺拉·邦康帕尼纪念碑 细节
在邦康帕尼纪念碑的旁边下方,还有另一座更瘆人的纪念碑——吉斯利尼纪念碑。
吉奥瓦尼·巴蒂斯塔·吉斯利尼纪念碑下部
吉斯利尼是意大利巴洛克建筑师和舞台设计师,他纪念碑下方是一具逼真的骷髅,正透过铁栅栏向外探视,非常阴森恐怖,很不理解该是祥和气质的教堂会有这样胆战心寒的恐怖画面,可能这就是基督教对死亡的理解不同,在这里,骷髅并不是死亡的象征,而是死者正在走向复活的道路上,此处“死亡象征着新生”。
关于这座教堂、圣殿,还有很多未尽的语言、未知的探索,需要更多专业的人去层层揭开,希望同好者参与研究,让中文介绍越来越丰富,我暂且做一块砖头,希望能引出后面的玉石!
下期见!
第 046 篇
热翡冷翠:
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2015年至今,旅居意大利,酷爱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雕塑、建筑,走遍意大利各博物馆、大教堂,尝试用自己的视角向大家介绍意大利艺术,所以,如果你也热爱,请一起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