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聊苏州,是一件很棘手的事情。
余秋雨在他的《白发苏州》中写道:“这里的流水太清,这里的桃花太艳,这里的弹唱有点撩人。这里的小食太甜,这里的女人太俏,这里的茶馆太多,这里的书肆太密……”
图1.2|一尘 ©
这里有因潮湿而布满苔藓的青石板街,有烟雨垂柳中的楼台若隐若现,有曲径通幽轩窗竹影映着明月,有素锦花笺绣手勾描龙凤呈祥,有空院禅房多少寺,有红栏三百九十桥,有声有影,有香有色……2500年呵!万千气象,要从何说起?
而苏州仅仅是这些吗?又不尽然。她是江南一隅,是中国人理想生活的具体,是一切美梦和诗意的汇集,是一条缓缓流深的静水,承载着千百年来的温润娴雅。
图|Michael Hakel ©
苏州,是江南的小女儿
她全部的柔美、颖慧、灵秀
都缠绵着江南水系
苏州地势低平,降雨充沛,湖泊水域占据了全市总面积的42.5%。古城内河道纵横,水陆并行、河街相邻,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以舟船作为最佳代步工具。
唐人杜荀鹤说:“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将一座东方水城勾勒得恰到好处。
图1|Super ©
图2|qunfeng ©
“人家尽枕河”是一件太过诗意的事情。呷一口阿婆茶,乘一艘摇橹船,沿着水街晃荡向前,两岸的粉墙错落着倒退。此时和风不知从何处来,带着不知何种的花香,撩得人心痒痒。
触目的是一川烟草,耳畔的是橹声呕哑,头戴草帽、身着褂子的船公脸上总带着笑,他探身从一弯碧水里摇出的,就是前世见过,今生梦里的江南。“红阑干畔,白粉墙头,桥影媚,橹声柔,清清爽爽,静静悠悠,最爱是苏州。”
水是苏州的脉络,是这座城市生命的源泉。
溯水,是摸清苏州容颜最好的方式。
图|网络 ©
吴侬软语轻轻的
浸没了苏州的每一缕空气
那是最柔媚的水,撩人心动
烟眉轻蹙的林妹妹,恰是姑苏人家的女儿,这真是一个巧妙的安排。
都说“苏州姑娘嗲无边”,哪怕是七分姿色的姑娘,只要软绵绵地说几句吴语,都可赢得十分怜惜。若不是这样的方言,又如何唱得出“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的款款柔情呢?
图|砂糖Miuki ©
图|网络 ©
吴侬软语,是人们对苏州方言的形象称谓。与同属吴方言语系的其他几种地方话相比,苏州话“语调平和而不失抑扬,语速适中而不失顿挫。”在发声和用词上颇有些低吟浅唱的风范,让人感觉文质彬彬的,温和又优雅。
因此不光是女儿家,男女老少口中的苏州话,都是一样的好听。倘若有幸遇着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先生,慢条斯理地与你讲话,你会发现他的声音尤其平稳,抑扬顿挫分明,没有高腔花调,自成儒士之风。
图|Daniel-Chen ©
图|网络
侯宝林先生在他的相声中说过这样一件事:一个外地人在苏州的公共汽车上看见两个少妇在吵架,他听不懂对方说话的内容,只觉得声调不高,言辞也不激烈,还以为是熟人在说闲话。真吵到不可开交,准备动手的时候,苏州人会说“请侬吃(qie)记耳(ni)光”——竟然还是“请”字当头!真个是“小桥流水看人家,吴侬软语骂亦雅”呀!
这样无法言说的软糯,浸润了苏州的灵秀和才气,培养了苏州的淡泊和从容,让苏州人由里而外地温润,一点也不焦躁。
图|不学无术的胖胖同学 ©
每有风雨,苏州便更多情
飞檐跳珠的小巷
是水在陆地上的流淌
在苏州遇雨,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雨丝细细斜织,燕子低低飞着,打着油纸伞的行人游人,最适合独自彷徨,在一条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苏州的小巷,多是用光滑的鹅卵石砌成,狭长弯曲。这一弯很有韵味,像戏台上长长的水袖,温柔地遮住你的视线,叫你一眼望不到边,只觉得深深啊,那样深深。
图1|网络
图|图门Jax ©
所以“漫步在苏州的小巷中是一种奇特的经验。”出于一种未知的诱惑,你会忍不住猜想,在这样的小巷里,曾发生过怎样扣人心弦的故事;如果推开一扇铜环已锈的旧门,又是否能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
“无数的小巷中,无数的门庭里,藏匿着无数厚实的灵魂。正是这些灵魂,千百年来,以积聚久远的固执,使苏州保存了风韵的核心。”
当然,如果想不到什么,亦不必勉强。放空自己,也是极好的体验。
图1.2|图门Jax ©
透过某扇虚掩的门的缝隙,可能窥见一个喝茶的阿爹,一个扫院的姆妈,甚至能听见他们轻柔的嗔怪。多走几步能遇见小小的商店,很小的店面,东西倒挺全。
有时候对面迎来一个挑菜的农人,得小心地侧身让过。但有时则是个青莲衫子藕荷裳的卖花姑娘,就可竖起耳朵,细细辨别她唇间哼着的比雨丝还细的苏州小调。
图|图门Jax ©
苏州人,是水做的骨肉
苏州,是一座水浸的城
而上善,恰若水
“苏湖熟,天下足”,苏州水足田广,气候合宜,蔬果粮食四季常熟,富得流油,是公认的“人间天堂”。
所以苏州人骨子里缺一股狠劲,他们没有野火燎原的野心,只有水一样的温和宽厚。对苏州人而言,院子里晒晒太阳,水巷里游游船,品一杯新茶,听一段评弹,蛮适意呱!哪也没咱苏州好,还去外面瞎闯什么呢?
苏州人这种水样的个性,塑造了城市的水样气质:温润平和,舒适包容。
图|网络
这气质体现在城市建设上尤为明显。有些城市忙不迭地填平水道,加速发展,苏州却用护城河环起古城,并强制规定:古城内建筑高度不能超限,支路不能拓宽,河道不能填平……有了这样小心翼翼的呵护,苏州古城才得以延续曾经的城市肌理。
这里的水影花光,如诗如梦,这里的人文气质,至情至真。难怪余秋雨说:“苏州,是中国文化宁谧的后院。”难怪白居易说:“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与苏州,早晚复相逢。
图|NightSong ©
文字为物道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