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西安的神往,也许仅因为它曾经是唐朝的都城。那个弥漫着浓郁诗情与酒意的古代国际性大都市,教人如何不想她?尽管那古老的城墙在现代摩天大楼的映衬下,显得有点灰暗,但是能有幸打从城墙下走过,那也是一种满怀的富足。
四月底的西安,有明媚的春光作伴,正是出游的好时节。客舍外没有青青的柳色,只有车如水马如龙。正午的阳光照在身上,透着炎夏的灼热。而清晨与傍晚的东风吹在脸上,竟有着朔风的威力。
对你而言,与其说是旅游,不如说是怀古。因为那城墙已不是当年唐朝的城墙,那钟鼓楼当然也不是,每天清晨,坐在环城车上,就可以清楚地看到那地下水道向护城河排泄污水的景况,那种痛惜感岂止是一句简单的"煞风景"了得?遗存下来的名副其实的唐代建筑,只有一个位于南郊的大雁塔。历经公交车的长久颠簸,下车穿过创造多项亚洲纪录大雁塔北广场,手持不菲的门票,你才有幸从慈恩寺收票处进入。结果才发现,游人竟不能登临塔,理由很简单:只有再掏腰包买一张同样不菲的门票,才有资格。同行的四人中,只有你独自登上了那个七层的砖木结构建筑。只有你自己知道,你不过想体味一下那么多墨客骚人登临送目的名塔,是否也能激起你的一点文思。站在塔顶,遥想当年那些得到"雁塔题名"恩宠的新科进士,而今又有几个在那诗的国度的史册上留下片言只字?倒是那些寒士奋笔写下的篇章,成为不朽的经典。千年后,你的一声"人去塔空,物是人非"的喟叹,在那些慕名而来的人流中,激不起半轮涟漪!而附近的曲江、乐游原等景点,你没有去,自己不仅不觉得可惜,反而有深深的庆幸。毕竟,她们只不过存在于唐诗中,如何经得起后人商业化的造作?
华清池本也是一个诗意的所在,如果不去亲临的话。你没有打算去,因为你未来之前,早就耳闻那不过是徒有虚名的公园式建筑罢了。但由于是集体行动,你还是身不由己去了。两个后人挖掘出来的干涸汤池,一律青砖结构,在偌大的仿古建筑中显得空旷而寂寥,游人只能从导游小姐絮絮叨叨的解说词中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那位胖美人沐浴的倩影,当然也只能从白乐天的长诗中去领略一二了。至于那一处正在公开叫卖的温泉,除了佩服当地人的经济头脑外,真的是乏善可陈。倒是那按歌亭前那一出今人演绎的皇帝选妃戏,惹得游人趋之若鹜。那位饰演太监的,阴阳怪气,极尽搞笑之能事,赚得游人廉价的哄笑此起彼伏。其实对于大多数游人而言,也许园内那几间旧屋在西安事变时留下的弹痕,更能勾起他们本能的猎奇心理。
华清池里没有温泉,好在灞桥上还有柳色,尽管那桥早已换成了现代化大桥,那柳也许不过是后人刻意补栽上的,至于桥与柳依附的离愁别恨,自然也只能是曾经的古典。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那桥下的水应该还是当年的灞水。你只是乘车打桥上走过,也许桥附近还有后人仿建的不少景点。没有下车去一一登临,自觉那是一种明智的选择。毕竟,对于你这样的匆匆过客,何苦要在一堆人为的景点上,去对景伤怀,去寻章摘句呢?渭水也还在,去延安的途中,你曾乘车从上疾驰而过。只是横跨其上的钢筋水泥大桥,早已将唐人诗句里的那点诗情画意切割得了无痕迹,而且水源更是污染得让人无话可说。
在离开西安的前夜,一行四人从下榻的宾馆,打的前往鼓楼特色小吃一条街吃宵夜。归去时,已是次日凌晨零点时分,晓风中有一种彻骨的寒意。途经钟鼓楼广场,四周灯火依旧辉煌,广场上仍有稀稀疏疏的人群,或走或坐。猛抬头,发现一轮圆月正悬挂在中天上,淡淡的清辉倾泻下来,竟有说不出的温暖。因为不管人世如何沧桑,日月依然轮回,起起落落,圆圆缺缺。只有这一片月色,阅尽过当年长安的繁华,也见证着现代西安的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