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以“閤”作为地名的地方,大致有这么几个地方:仙溪镇的南閤、北閤,双峰乡的上閤口、下閤口。
南閤和北閤位于雁荡山北麓,《徐霞客游记》中写道:“南閤溪发源雁山西北之箬袅岭,去此三十余里,与永嘉分界……溪南即雁山之阴,山势崇拓,竹木蓊茸,不露南面截嵲态。溪北大山,自箬袅迤逦而来,皆层崖怪峰,变换阖辟,与云雾争幻,至閤而止。又一山北之溪,自北閤来会,俱东下石门潭。而南北则分以溪也。南閤有章恭毅宅,西入有石佛洞、散水岩、洞仙岩诸胜。北閤有白岩寺旧址,更西有王子晋仙桥为尤奇。”
在上述这段文字里,大旅行家徐霞客,已经将南閤和北閤所处雁荡山地形大势描述得非常清楚了,更为重要的是,在不经意间点出了南、北閤地名的来历———“至閤而止”:溪北的大山,迤逦而来,到了南閤这个地方,如一扇门耸立着,不再蜿蜒了。
明永乐戊戌(1418年)《乐清县志》载,南閤属山门乡,以地处雁荡山北部两条山垄合如门口的南面而故名。关于北閤,清光绪辛丑(1901年)《乐清县志》载,北閤属山门乡二十二都,閤,小门也。村位于雁荡山北部两条山垄会合口处,如开小门,村又居北,故称北閤。
“閤”字本义是旁门,小门。《尔雅》解释说,“宫中之门谓之闱,其小者谓之闺,小闺谓之閤”。这么看来,閤是指宫门中小门里的小门。唐代宫里,就已经有东閤、南閤之称了,唐时御便殿称为入閤,臣子立于殿前,皇帝一有呼唤便从东、西、南等閤门进入。从而引申出这个字的其它义,如唐宋称呼中书省等官署的主事官为閤长,官署为閤署。再如现代意义的“阁下”和“内阁”,等等。
南閤和北閤,处于乐清的北部,这里其实是雁荡山的后院。传说王子晋得道成仙后曾骑鹤飞临此地,因而这里山山水水充满了“仙”意,便有了仙人桥、仙亭山、仙姑洞等。有仙的地方,自然不亚于皇宫了。既然雁荡山的正门在响岭头一带,那么后院仙溪当然是旁门或侧门,从此有了南閤和北閤,而且还有閤口:地处南閤和北閤两村出口的北首是上閤口,南首是下閤口。一个仙境般的地方,被赋予了一个如此美丽的地名。乐清的古人竟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富有如此的诗意!
关于南閤村及章姓的来历,据章氏族谱记载,章姓的开村鼻祖为章文贲,他生于后晋天福元年(936年),世居福建浦城。他在官任后晋括苍(今浙江丽水市东南)提举期间,曾沿括苍山脉一路游来,到了雁荡山南閤。离任后,就携家眷在此一带定居,南閤即为章氏居地。这样看来,南、北閤村起码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现代汉语字典里“閤”字通“阁”,我认为,溯源要从魏晋时期陆机的诗说起。陆机在答贾谧诗十一首第九首中有一句“来步紫微;升降秘阁”,后人就“秘阁” 注:“即尚书省也。其字误作上屏之阁。今内阁阁下,字皆误作阁。”也许将错就错,或约定俗成,或贪图书写方便,现代汉语字典便将“閤”字通“阁”了。
的确,“閤”字在汉字中不属于一、二级字库,所以只能有繁体字。其实,“閤”和“阁”的本义有明显区别,“阁”是指类似于楼房的建筑物,如滕王阁,阁楼等。古代这个字作动词用通“搁”,放置或搁置的意思。
但“閤”字作为地名用字,则另当别论了。南閤和北閤,是政府公布的地名用字。1987年7月出版的《乐清地名志》也明确了南閤和北閤等地名中“閤”字的规范写法。1986年国务院发布的《地名管理条例》第九条规定,有关单位使用地名时,“都以地名机构或民政部门编辑出版的地名书籍为准”,说明地名用字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字典中“閤”字通“阁”,在某些用词方面可通,但不能代替乐清地名中南閤和北閤的“閤”字。如果在地名中以“阁”代“閤”,不仅用字不严肃不规范,而且将如此深厚的乐清文化传统,一笔勾销,怎么不使人扼腕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