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一:进口轮胎比国产轮胎好
俗话说,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对于轮胎来说,质量固然重要,然而是否适合本国的路况更为重要。对于好多进口轮胎只适用于本土化的道路状况,而针对国内的路况,有可能就不太实用了。只有那些专门针对我们国内特殊路况而设计出的轮胎才能放心使用。
比如说轮胎的侧面,可能会加上较厚的帘子布。那么能发现胎侧面的抗撞击力就比较强了,也很少会出现鼓包现象。那么现在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纯进口的轮胎有时都不如国产或合资品牌更适用!所以在选轮胎这方面大家要谨慎。
另外,很多人认为轮胎的胎压低开快车可以防止汽车爆胎,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因为轮胎胎压低会增加胎面与地面接触面积,从而使运动阻力加大,这样即费油又费车,所以还是按照汽车规定的标准气压来行驶。
误区二:新蓄电池不用充电
蓄电池在充放电中有两种情况必须注意
1、过度充电,会大大缩短电池的寿命。
2、深度放电,在电池使用过程中,电池放出的容量占其额定容量的百分比称为放电深度。放电深度的高低和电池寿命有很深的关系,当电池的放电深度越深,其充电寿命就越短,会导致电池的使用寿命变短,因此在使用时应尽量避免深度放电。
蓄电池的首次充电称为初次充电,初次充电对蓄电池的使用寿命有极大的影响。若不充电,即加“水”直接使用,蓄电池的容量不高,寿命将缩短;若直接充电,也会缩短寿命。通常蓄电池的初次充电是在加注完电解液后,用小电流充电大约1小时左右即可安装使用。
注意:新蓄电池存放久了,长时间不用了要充电,因为时间长了会影响电池的容量,内阻也会变大,充电器充电的效果就不太好了,建议每个月都补充下电。
误区三:水温越低越好
有相当到的车主认为发动机的水温不能高,但是水温低没事,最后干脆把节温器给拆了,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发动机既怕热又怕冷,如果冷却水温度过低,会使燃油燃烧恶化,油耗增加,加剧磨损,机油黏度增加,发动机的功率会降低,特别是冬季时,如果没有节温器,直接就是大循环,会造成发动机冷启动困难,暖机时间长等问题。发动机最喜欢的正常水温是80到95度左右。
试验表明,汽车行驶时冷却水温度为40-50摄氏度时,发动机磨损增加60%-80%,功率降低25%,油耗增多8%-10%。
误区四:空调尽量不要开最大风量
空调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会在空调风道、蒸发器等表面上产生一定量的灰尘,时间长了就形成污垢再加上潮湿会使细菌大量滋生,出现驾驶舱里有难闻的气味。如果长时间以小量风为主,就很难将沉积在空调里的污垢吹出去,所以那要不定期的使用一下大风量,可以把那些尘土吹出去,这样对空调、对乘客都是有好处的。
误区五:停车发动机怠速开空调睡觉
由于停车,空调开内循环使得车内空气不能流通,发动机尾气排出的一氧化碳会有一部分漏进车内,然后逐渐积聚而使其浓度升高,从而发生中毒。建议车主,如果在车里睡觉尽量关闭汽车空调内循环,切换成外循环,这样才能保证有新鲜空气流入。所以停车时开空调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长时间的停车时,最好不要一直开着空调。
误区六:机油可以加多不可以加少
好多车主都认为机油不能少,因为机油不足发动机的轴承与轴颈等摩擦会因机油的量少而润滑不良,加剧磨损程度,甚至引发烧瓦轴事故,而且还有油耗、发动机的部件寿命缩短、发动机的功率降低等一系列后果。但是,如果机油太多,发动机在工作时曲轴柄、连杆大端会产生剧烈的搅动,不仅增加了发动机内部功率损失,而且还会使溅到缸壁上的机油增多,产生烧排机油故障,尾气冒蓝烟。发动机内部积碳增多,甚至导致早燃、爆震、拉缸,反而损害了发动机,而且会降低发动机输出功率、导致活塞环咬死、喷油嘴堵塞,更为严重的是容易导致曲轴箱爆炸。因此,发动机的机油应控制在机油尺的上、下刻线之间为好。在检查机油量时,机油尺一定不要沾染污物,工作完毕后,在放回机油尺前要把机油尺和油尺孔都擦干净。
误区七:为了防止生锈,螺栓螺母涂润滑油
好多车主为了防止车轮上螺栓螺母生锈,就将螺栓螺母都涂上了润滑油,看上去这种做法很对,但实际上这种做法不仅是错误的还会给行车安全带来很大的隐患。因为螺栓螺母涂上润滑油后摩擦力下降,在汽车高速行驶时,螺栓螺母很容易松动乃至脱离,从而引发行车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