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油价接连涨涨涨,你是否已经和我一样患上了油表恐惧症?
油耗是一辆汽车永远绕不开的话题,不仅是我们这种普通消费者,厂家们也非常在乎,除了低油耗的车型更容易打开市场外,越来越严苛的油耗法规(例如CAFC)也促使着厂家们想破脑袋去研发新技术或者干脆删除掉一些不挣钱又费油的家伙。
节油佼佼者非混动车型阵营了。
例如凭借THS混动系统已经卖了1000万台混动车的丰田;晚起步却研发出i-MMD系统及时追平丰田的本田;最早研究电动技术积累充足的通用等...
我国虽然在混动系统上积累薄弱,但在插电式强混以及纯电领域却是傲视群雄,以上汽、比亚迪领头的一干车企都在大力研发续航更长,充电更短的车型。
图为燃油版卡罗拉和双擎版本的油耗比较
我们不禁开始困惑,难道燃油车的末日要到了吗?混动车就一定更省油?
不是的!
这个否定的回答马自达帮我说出了口。去年的8月8日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发布了自家企业的长期愿景——“Zoom-Zoom 可持续发展宣言2030”。宣言的第一段话就是“马自达将实现美丽地球、人心丰盈的社会形态为己任,持续通过汽车产品的本位价值,不断追求能够实现用户身心愉悦的探索和努力。”
大家可能早已被汽车行业人形形色色的大话磨出了耳茧。不曾想就在上个月,马自达对去年的这个宣言进行了更详细的阐述。其中讲到了新一代的创驰蓝天技术——采用了“火花点火控制压燃点火(SPCCI)”技术的Skyactive-X发动机即将在2019年落地上市。
这台发动机早在研究阶段就赚足了眼球,因为马自达号称会使用“SPCCI”技术,我们可以简单称其为“汽油压燃”技术。
采用了“压燃”技术的发动机和我们目前市面上的传统燃油发动机到底有哪些明显的不同?
柴油机+汽油机=“SPCCI”
火花塞并非一直工作
普通燃油发动机的火花塞作用是将被活塞压缩后的汽油空气混合气体点燃,让其爆炸,来推动活塞下行达到做功目的。而马自达的“SPCCI发动机”虽然也配备了火花塞,可只有在诸如冷启动,高负载的情况下才会被使用,其余时间直接使用活塞上行将混合气体压爆炸。
高位冲程点燃烧
由于不需要点火装置,想要压爆混合七,活塞需被推得非常高,带来的好处是燃烧同样的汽油,每次更长做功行程带来的扭矩将会更加多。
超高空燃比
空燃比就是混合气体中空气与燃料的质量比例,一般用每克燃料燃烧时消耗的空气的克数来表示。
传统发动机的理想空燃比是14.7比1,即一克燃料燃烧需要14.7克空气。而马自达这帮“疯子”们在实验室里捣鼓出了36.8:1的超高空燃比。好处显而易见,更加省油!
燃烧更加充分
火花塞点火是以点火点出爆炸然后向四周传播的,是呈现散射状态,这会使处在边缘位置的混合气体燃烧不充分甚至是未被点燃。而“压燃”不会出现这种问题,活塞可以看成是一个平面,直接将混合气体一块压缩、爆炸使燃烧更为充分,好处自然也是更加省油。
采用压燃技术有多省油?
马自达宣称,使用了SPCCI的“SKYACTIV-X”在现款“SKYACTIV-G”汽油发动机基础上能提升最多30%的扭矩输出,并且热效率将会超过40%,油耗相比目前发动机进一步缩减至20%,另外高压缩比带来的超稀薄燃烧还能使得这款发动机在面对城市拥堵道路时更加的省油,最高能缩减到30%。这省油的能力完全不虚目前大行其道的混合动力车型。
如果你非要说混合动力车型在起步时不需要烧汽油,只需要用电就可以了,这不比你还是用汽油省油?那我们不妨从这几个维度来看看。
从城市市区路段
城市道路因为常常发生走走停停的情况,往往是混合动力车型最为引以为傲的地方。没错,在马自达第二代的创世蓝天问世前确实是这样,传统燃油汽车即使频繁的使用启停系统也比不上混动车的用电起步,这使得我们一直产生一个错觉:只有混动车才能做到市区路况比高速更省油。如今马自达使用超稀薄燃烧后,也是可以达到不逊色与混动车的油耗。
高速路段
混动车型在市区频繁使用刹车的路况下非常省油,但是将其开上高速又是另一种情况了,高速路况较好,车速相对都比较高,像是丰田和本田的混动车型此时系统都会切换为纯用发动机带动汽车,但由于混动车的车型设计限制,排量一般都比较小,小马拉大车并非拉不动,只是油耗就没那么好看了。
反观马自达,基础排量就不低,高速的低负载情况下自动切换为纯压燃技术,汽油被更有效的利用,我大胆猜测,搭载第二代创驰蓝天技术的马自达车型高速油耗一定是要比目前混动车要好一点的。
费心费力
这点不需要我多说了,像是比亚迪、上汽之类插电式强混动车型,充电一直是比较头疼的问题。即使是通用研发的充电效率较高的沃兰达等增程式车型也难逃充电困扰。对于像我这样患上“缺电焦虑症”的人不仅仅是闹心而已,开车时不停地用眼瞄电量也是很危险的举动。
由此可见“内燃机”至少在中国(我觉得全球也是)还有很长一段时间不会离开我们的视线。在可预见的未来,在纯电时代或者氢能源时代到来前,混合动力以及传统内燃机的优化将并列向前,孰优孰劣,就看马自达等专注内燃机“黑科技”的车企能带来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