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到农业有季节性,红薯又是个“懒庄稼”,闲暇时间较多能够照顾家人,胡小黎便动了心,2007年她将婆家的5亩地全部种了红薯。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80后、女大学生、农业、红薯……这几个毫不相干的元素竟然完美融合在了胡小黎身上。医学院毕业的她毅然放弃高薪的医疗行业,转身走进田间地头,将创业创新的热情献给了红薯地。如今,胡小黎创立的乐思薯红薯专业合作社不仅是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更成了周边村民创业致富的标杆。
创业大学生下地种红薯
35岁的胡小黎个头不高,戴副眼镜,还没说话就露出笑容。这温柔性格让人不禁想:这真的是个在红薯地里闯出一片天下的女子吗?然而胡小黎却用令人瞩目的成绩给出了回答。
“种红薯之前我也开过古玩店、养过牛,最终选择红薯在当时也属无奈之举。”说起自己和红薯的情缘,胡小黎回忆道,结婚后公婆身体就不好,家中的小叔子也患有疾病,当时自己的孩子还年幼,一大家子人等着胡小黎的照顾。考虑到农业有季节性,红薯又是个“懒庄稼”,闲暇时间较多能够照顾家人,胡小黎便动了心,2007年她将婆家的5亩地全部种了红薯。
虽然家在灞桥区二塬子农村,但父亲是职业书法家,自己此前学习医学的背景,让她对于农业知之甚少,头一年的5亩地几乎“全军覆没”,不但父母极力反对,村里的乡亲也少不了冷嘲热讽,“村里人都说我读了这么多年书,最后还是回来种地了。”
不甘心的胡小黎却没有放弃这片土地,通过在网上的查询,她了解到河南农科院培育出的水果薯口感清爽、外形好看、卖价也十分喜人,她便只身一人前往河南取经。2008年,胡小黎将水果薯引进了古城,同时又承包了20亩地扩大了种植规模,然而结果却并不如意,由于土地、气候等原因,这种红薯在西安种植出的果实并不好
吃,“那时几乎有好几个月都没有收入。”
痛定思痛的胡小黎认识到,红薯虽然是传统农业,但要想种出好吃的品种,还是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既然从外地引进这条路不可行,不如将目光投向省内品种。
为此,2009年胡小黎有大半年都“泡”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宝鸡农科所,也是在这时她接触到了陕西本地的红薯品种“秦薯”。秦薯除了个头没有水果薯大,口感、外形等方面丝毫不输其他品种。有了适合种植的品种,如何种出高质量的红薯又成了胡小黎思考的下一个课题。
经过半年的研究考察,胡小黎发现秦薯
形状为长条形,用机器进行挖掘时常容易断裂,所以首先要改变的就是种植方式。“红薯一般长在地表25厘米-30厘米之间,以前种红薯都是采用‘平地起涡’的方式,红薯种的深,难挖,也容易断。”如今胡小黎的红薯地全部采用“起大垄”的种植模式,将红薯地垄起在地表较高部位,收获时机器只在表面挖掘,人工在后方进行分拣即可,大大降低了断裂的比例。
此外,由于红薯喜温,如果种植在大棚里就会出现不生长的状况,为了在保护薯苗的同时不影响红薯生长,胡小黎又开发出了“覆地膜”的方式。在红薯地表面覆盖一层黑色膜,春夏季温度高时,黑色地膜吸收热量,可将地膜下的杂草全部晒死,还减少了人工环节。
种植方式的改良让胡小黎的红薯事业迈上了新台阶,红、黄、紫三种秦薯在市场上都好评如潮。胡小黎也在2009年办起了红薯合作社,为乡亲们免费进行红薯种植培训,带领大家共同致富。如今合作社已经加入社员180多户,种植面积1100多亩。
创造打破传统方式拓宽红薯销售渠道
好景不长,从去年开始,蔬菜水果的销售大不如前,红薯的滞销让社员们愁眉不展,胡小黎也暗下决心,不能一味地闭门造车、埋头苦干了,必须紧跟形势走,走出一条农业创新路。
“虽然是农产品,但依然面向不同的消费群体,所以首先我们就将红薯的销售也进行了分级。”胡小黎根据购买需求的不同,将红薯分为针对团购群体的精装箱包装和面向零售的散装两种,让消费者自行选择。
而对于精装箱包装的红薯,胡小黎又首创红薯分类,“秦薯的几个品种特点、口感不同,我就把它们根据烹饪方法进行了分类。”富含硒元素的紫薯为煲汤型、香浓味沙的秦薯7号为蒸煮型、甘甜爽口的6号为烧烤型。红薯的类型在外包装上都有贴标标识,这一开拓性的举措令不少消费者称赞连连,“以前觉得红薯就是煮粥、烧烤两种,没想到吃的方式这么多,能有针对性的购买红薯,挺让人惊讶的。”
此外,从去年开始,胡小黎又开发出了新的销售渠道——亲子农事体验游,主打亲子共同在示范园挖红薯、吃红薯这一特色农家乐娱乐项目,变以前的被动销售为现在的主动消费。这两天正值红薯收获时节,胡小黎喜滋滋地说,一到周末就有不少学校、幼儿园和家长带着孩子前来体验红薯挖掘,“今年我们示范园的20亩红薯,都是家长和孩子挖的。”这一新型销售方式不仅省去了人工挖掘的费用、带来了额外收益,又解决了红薯的销售难题,可谓一举多得。
如今,胡小黎的红薯合作社每年销量能达到80多万斤,被人称作“红薯女王”的她欣然接受了这个称呼,“大学生挽起裤腿下地没啥稀罕的,只要有想法、肯钻研,处处都是创业创新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