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霜霉病的发病症状及防治】霜霉病广泛分布世界各大豆产区。1921年首先发现于中国的东北地区,以东北和华北发生较普遍,大豆生育期气候凉爽的地区发病较重。但多数为害性不大,严重时引起早期落叶、叶片凋枯、种粒霉烂,减产达30%~50%。幼苗、成株叶片、荚及豆粒均可被害。带菌种子长出的幼苗,可系统发病。
1、危害
霜霉病对大豆的危害主要是幼苗和叶片、种子,其中种子的发病率比较高,减产严重。病种子的发病率为10%~50%。百粒重减轻4%~16%,重者可达30%左右。病种子发芽率下降10%以上,含油量减少0.6%~1.7%,出油率降低2.7%~7.6%。由于受到霜霉病的危害,病叶早落,大豆产量和品质下降,可减产8.0%~15.2%。
2、发病症状
使用患病的种子播种,会让幼苗患病。患病后,其第一片真叶会有褪绿斑块在叶柄基部出现,随着病情的发展延伸到整个叶片,叶片发黄,背面则会出现霉层,这些霉层是病菌的孢子囊。气候对病情的发展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天气潮湿则会加速病情的发展,霉层也相对比较厚。病情严重的幼苗不能生长,初期即可死亡。天气干燥则会延缓发病,可能没有霉层出现,但是会有黄绿色斑。患病的大豆会在其叶背处看见霜霉状的物体,主要患病的部位是幼苗、叶片、种子。
3、病原
大豆霜霉病除侵染大豆外,尚可侵染野大豆。病原真菌的孢囊梗自气孔伸出,单生或数根束生,大小为240~ 424μm×6~10μm,五色(在叶片上呈灰色至淡紫色),呈树枝状,主枝占全长1/2以上,基部稍大,顶端作3~4次二叉状分枝,主枝呈对称状,弯或微弯,小枝呈锐角或直角,最末的小枝顶端尖锐,其上着生一个孢子囊。孢子囊椭圆形或倒卵形,少数球形,五色或略带淡黄色,单胞,多数无乳头突起,大小为14~26μm×14~20μm。有性世代产生卵孢子。卵孢子球形,外壁厚而光滑,黄褐色,内含一个卵球,直径29~50μm。
4、传播条件
病菌可以在患病的籽粒和组织中存活,度过冬季,多数病菌都是在种子上以卵孢子的形式生存。患病籽粒上的卵孢子在过冬之后就会产生游动孢子,对幼苗进行侵袭,大豆生长过程中菌丝也开始增加,逐渐会对真叶、腋芽造成危害。幼苗被侵害的几率受到温度的影响,当卵孢子处于13℃以下的环境中,具有较高的致幼苗发病几率,约为40%,温度超过18℃则不会造成幼苗发病。患病的幼苗上存在较多的孢子囊,风吹和雨打能够让其飞散到附近的植株上,造成成株的叶片感染。孢子囊在新的叶片上落下后萌发芽管,对表皮造成侵袭,在细胞间隙内生长,菌丝不断增加。真菌侵入到植株内部后,其叶片褪绿的情况开始出现,以病斑的形式出现,约1周左右便会形成孢子囊,继续扩大侵害范围。
光照对于大豆霜霉病菌的孢子囊萌发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光照时间越长,萌发就越快,光照时间越短,萌发就越慢。孢子囊的形成也受到了露滴存在时间的影响,湿润的环境有益于孢子囊的形成,因此,在10h内都能够保持露水的情况下是最符合孢子囊形成的条件,产生的孢子囊是最多的。湿润、多雨的年份里,霜霉病的病害程度比较严重。该病害不适合在高温区域发生,所以,虽然全国的大豆种植区域均有发病情况,但是危害东北、华北地区为主,在每年6月中下旬便会开始发病,7~8月份的时候是该病害的高峰期,东北和华北在7、8月雨水较多,因此霜霉病的病害情况比较严重,而东北地区的早晚温度跨度大,给该病害的孢子囊形成和传播提供了较好的机会,但长江以南地区虽然雨水多,但温度也高,相对于北方发病情况要轻一些。
5、防治措施
抗病育种。霜霉病具有寄生性,所以在培育抗病品种的时候,会针对兼性寄生菌的抗性进行培育,尤其是抗腐生能力的品种,对霜霉病的抗性比较强。所以在培育抗霜霉病品种的时候,尽量多考虑这方面的问题,做好培育抗病育种的工作。
种子消毒。经过筛选的种子可降低发病率,将一些病种筛除,避免其幼苗受到感染。最好是从无病田进行选种,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可以使用药剂拌种,可以有效避免霜霉菌感染。
药剂防治。病害出现的时候需要立刻使用药剂防治,药剂喷射均匀,常用效果较好的药剂有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大豆种植避免重迎茬,选择合适的轮作作物,多施磷钾肥,排除豆田积水有助于缓解霜霉病的发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