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蚜,别名豆蚜、苜宿蚜,属同翅目蚜科,主要危害豇豆、菜豆、蚕豆、豌豆、花生、黄花苜宿、紫云英等,为大豆产区常发害虫之一。花生蚜如何防治?下面给大家总结一下。
花生蚜,别名豆蚜、苜宿蚜,属同翅目蚜科,主要危害豇豆、菜豆、蚕豆、豌豆、花生、黄花苜宿、紫云英等,为大豆产区常发害虫之一。花生蚜如何防治?下面给大家总结一下。
形态特征
无翅胎生雌蚜:体肥胖,长约1.8~2.4毫米,体色有黑色、墨绿色、紫黑色等多种,具光泽,体被均匀蜡粉。触角6节,第1、2、5、6节黑色,其余黄白色,腹管黑色长圆形,具瓦纹,尾片黑色圆锥形,两侧各具长毛3根。
有翅胎生雌蚜:体长约1.5~1.8毫米,展翅5~6毫米,黑色或黑褐色带有光泽,触角6节,第1、2节黑褐色,第3~6节黄白色,节间褐色,第3节有5~7个感觉圈,腹管较长。
若蚜:共4龄,体形和体色与无翅成蚜相似,灰紫色或黑褐色。
发生特点
花生蚜在浙江、江西等地年发生30代,山东20代,华南地区30~40代。以成、若蚜在蚕豆、冬豌豆、紫云英等豆科作物心叶或叶背越冬,翌年3月间平均气温达到8~10℃时在越冬寄主繁殖,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全年发生高峰。5月后迁入菜豆、豇豆、花生等继续繁殖为害,虫口密度大受害严重。8月产生有翅芽向秋豇豆和秋菜豆迁飞繁殖为害,10月下旬以后随气温下降和寄主衰老,又产生有翅芽向紫云英、蚕豆冬寄主转移并越冬。
花生蚜迁飞能力较强,对黄色有很强的趋性,对银灰色有忌避习性。成蚜或若蚜群集刺吸嫩叶、嫩茎、嫩花及嫩荚的汁液,造成叶片卷缩发黄,豆荚发黄,影响开花结实,植株生长不良。该虫可分泌大量“蜜露”,引起污煤病,使叶面铺上一层黑色霉菌,影响光合作用,造成严重减产。
花生蚜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2~26℃,相对湿度60~70%。此条件下,每头雌蚜寿命可达10天以上,平均胎生若蚜100多头,若蚜历期仅4~6天。
防治要点
①农业防治:蔬菜收获后及时清理田间残株败叶,铲除杂草,菜地周围种植玉米屏障,可阻止蚜虫迁入。
②物理防治:利用蚜虫对黄色有较强趋性的原理,在田间设置黄板,上涂机油或其他粘性剂诱杀蚜虫。还可利用蚜虫对银灰色有负趋性的原理,在田间悬挂或覆盖银灰膜,每亩用膜5千克,在大棚周围挂银灰色薄膜条(10~15厘米宽),每亩用膜1.5千克,可驱避蚜虫,也可用银灰色遮阳网、防虫网覆盖栽培。
③药剂防治:防治蚜虫宜尽早用药,将其控制在点片发生阶段。药剂可选用70%艾美乐水分散粒剂3 000~4 000倍液,或20%苦参碱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或10%蚜虱净可湿性粉剂2 500倍液,或10%千红可湿性粉剂2 500倍液,或10%大功臣可湿性粉剂2 5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 000~3 000倍液,或3.5%锐丹乳油800~1 000倍液,或5%阿达克可湿性粉剂1 500~2 000倍液,或1%杀虫素乳油1 500~2 000倍液,或0.6%灭虫灵乳油1 250~1 500倍液等,喷雾防治,喷雾时喷头应向上,重点喷施叶片反面。保护地也可选用杀蚜烟剂,在棚室内分散放4~5堆,暗火点燃,密闭3小时左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