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专访中国盆景艺术大师——陆志伟

陆志伟,1948年12月生,广州市荔湾区花地村人,世居广州。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岭南盆景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岭南盆景)代表性传承人,广州市高级技师考评委员会园林绿化专业组专家,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岭南园林技能大师工作室”首席专家。1988~2010年任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第一届常务理事,连任二、三、四届副会长,现为名誉副会长;广东省盆景协会创会人之一,并连任该会副会长至2010年,现为专家组副组长。广州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广州市第八、九、十届政协委员,1994年被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评为中国盆景艺术大师。

出身盆景艺术世家,父亲是盆景艺术大师陆学明 , 祖父、曾祖父都从事盆景艺术创作。自小就受盆景艺术的熏陶,在其父亲的悉心指导下加上自身的勤学苦练,使他很快就成为岭南盆景创作的好手。

从事盆景艺术专业至今50多年,熟练掌握岭南盆景的栽培造型技艺,理论上提出盆景的创作应依据“自然树理”加以“艺术渲染”及““胸有成树”等创作原理,并总结出多种改造有缺陷树坯的技法。应邀为《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观赏园艺卷》撰写“岭南蓄枝截干方法”条目,《中国岭南盆景》常务编委。曾在《广州日报》专栏连续发表《盆景的人造“坑廉”法》、《丁字枝嫁接法》、《头根嫁接法》、《附石盆景的制作》、《垂柳型盆景的制作》、《拼林盆景的制作》等文章。

历年来参加各地盆景展览并多次获奖,经常在国际和国家盆景展中担任评委,为盆景艺术的传承、普及和提高做出卓越贡献。热心中国盆景的培训工作,历任由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主办的1-12期园艺与盆景艺术培训班授课老师,为中国盆景事业培养了大批高技能人才。

  

在改坯的时候必须具备“胸有成树”的艺术想象力,面对一个光光的树坯你得能够想象到树成型时候的形态,这种想象力是始终伴随在栽培造型的全过程的。

——陆志伟

问:您出身盆景艺术世家,自小就受盆景艺术熏陶,截止到现在可以说在盆景艺术里徜徉了近60年了。请您就这60多年的盆景生涯谈一谈岭南盆景的发展(从创作技艺、树的品种、造型类型、艺术价值、市场价值等方面)?岭南盆景现在遇到什么困难吗?您觉得未来岭南盆景要想更快更好的发展还需要做什么呢(从盆景从业人员角度、社会环境角度、协会组织角度、大师传授角度)?

 

答:岭南盆景的发展,我简单地讲一下。首先从称谓说起,最初盆景不叫作盆景,称为“古树”,素材都是人工苗培,体型较大的则需要经两三代人才能完成。改革创新开启后,大家就到山上及野外挖体型较小的树桩进行栽培造型,就叫它“树仔头”,接着有段时间叫“盆栽”,可能是觉得“树仔头”的叫法有点俗气吧,再后来才叫作盆景,直到现在。我认为岭南盆景的发展史可划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30年代之前为“规则式”阶段,之后为“自然式”阶段。“自然式”造型风格形成之后,就把过去的“规则式”造型叫作“旧式古树”。

“规则式”阶段树种较为单一,以罗汉松为主,还有榆树,以及九里香、柏树等,造型较为严谨、程式化,体型较大的可成双成对放置庭院大门口两边的叫“将军树”,小型可放在案台之上的叫“桌赏”,另外有用蟠扎技术制作成“福”、“禄”、“寿”字形以及动物形象的。

“自然式”阶段,一代宗师们起初定下师法自然之“大树缩影”为造型依据,因此就有树型之分,例如:大树型、直树型、斜树型、双干型、一头多干型、连根林型、石上林型、悬崖型、水影型、风吹型、拼林型、附石型、水旱型,以树种命名的有:榕树型、木棉型、古梅型、垂柳型,山水类的则叫“石山”。树种以杂木类为主,要求叶片细小、萌发力好而且耐修剪的树种,杂木类树种有:水横枝(枝子花),雀梅、九里香、榆树、福建茶、红果、细叶榕、相思(朴树)、满天星、山桔、山甲木……还有罗汉松、山松、黑松、锦松、水松、落羽杉等。

“规则式”造型艺术价值体现严谨单调的工艺美。这期间除了庭院摆设及民间展览“斗花局”(注:约在明朝、清朝时期)以外,能玩得起的只有极少的富人及文人雅士,一般平民百姓是玩不起的,普及面很窄,流通量很少,故此,这期间园艺行业里是没有人搞盆景专业的。

 

“攀云” 红果 高120cm 陆志伟作品

 

“自然式”造型艺术价值则是丰富多彩的意境美,这期间就不同了,只要喜欢就可以玩。普及面广,队伍不断壮大,流通量也逐年增大,造型技艺随之进步提高。

现在的社会环境非常好,盆景协会组织蓬勃发展,众大师的传授都做得很出色,正是盆景发展的好机遇,至于“岭南盆景现在遇到什么困难,怎么办”,我觉得从业人员年轻一代的较少,应引导更多的年轻人进来接班;另一方面,希望有关的政府部门要把盆景艺术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来扶持和保护,创办有代表性的传承基地,并使之成为艺术交流和教学的平台,我相信办得好就自有后来人了。

问:您从事盆景艺术专业至今,理论上提出盆景的创作应依据“自然树理”加以“艺术渲染”及“胸有成树”等创作原理,并总结出多种改造有缺陷树坯的技法。请您详细谈一谈“改造有缺陷树坯的技法”都有哪些?您是如何将实际技法和知识提炼出这些理论的呢?这些理论知识在实际盆景创作中能提供什么样的帮助呢?

 

答:这些理论是1993年元月,广州市芳村区人民政府出版的盆景画册《中国岭南派——芳村盆景艺术》中我提炼总结出来的。改造有缺陷树坯的技法有挑皮法、打皮法、丁字枝嫁接法、头根嫁接法等,这些都是我父亲陆学明发明创造的,我自幼跟随父亲学艺,就顺理成章的总结出来了。希望这些理论知识在盆景实际创作中能给初学者带来简明可行的指引和提示。

在改坯的时候必须具备“胸有成树”的艺术想象力,面对一个光光的树坯你就得能够想象到树成型的时候的形态,这种想象力是始终伴随在栽培造型的全过程的。因为盆景是有生命的艺术,树也是有生命的,而且栽培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变化,必须好好的把握。比如我之前有件作品,在养坯中发现它最低的那个部位有个枝条生长特别强壮,这和树桩之前的样子是完全不一样的。我就把上面的干都截掉了,因为我觉得这个生长点枝条生长这么理想,可以重新培养一个干出来,所以我们必须要把握素材的变化,有根据的来进行改变,它变我也变。不是说我先画一个图,然后我必须按照这个图来完成,我觉得这是没有必要的,边栽培边观察边把握,一定要是这个步骤,因为树是有生命的活体所以一定会有变化,怎么把握好很重要,一成不变不一定是最好的,有时候在变化中会出现意想不到的个性。

“欲仙” 落羽杉 高163cm 陆志伟作品

 

问:您创作的作品多次参加各地和国家级盆景展览并多次获奖,请您分析下当下很多参展的盆景展品有什么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答:我觉得参展的盆景展品,首先是作品的成熟度以及枝法布局能否突出个性,还有就是配盆的款式、颜色、尺寸大小是否恰当,作品上盆时的取向定位是否准确,技法运用等,这些方面包括我自己都是必须不断地探索和改进的。

 

为什么我觉得成熟度重要,因为成熟证明作品已经完成了,不成熟说明还是在创作过程中。比如说素材和半成品很好,很有前途,但是参加展览还不行,所以必须强调成熟度。先不管作品好还是不好,成熟度是硬性的要求。

突出个性,相当于在继承优良传统基础上又有突破、创新。创新,首先要有一定的基础,所谓基础,我们现在谈创新我都强调: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传统,我们不能全盘否定传统,但是也不能机械模仿,必须有一个扎实的基础才能够表现出个性。假如我刚进门就想做突破,这是不可能的。我还是坚持在传承的基础上谈创新,因为前辈的经验和典范是我们学艺的基础。

关于配盆,我觉得松柏类应该以紫砂盆为主,杂木类也可以用紫砂盆。我这里提到的款式就是盆的形状,比如椭圆,长方等,颜色上我觉得盆要和作品有一点点反差,如果没有反差的话,就没有很好的突出这个作品。盆尺寸也很关键,要和树相配,这个和穿衣服相似,高大的人要穿大码衣服,瘦小的要穿小码衣服。

作品上盆时的取向定位以及最佳观赏面的确定也很重要。最佳观赏面应该对应盆的最佳位置,另外栽种成直干还是斜干角度。杂木要体现露根效果,根部是作品整个脉络的起点,所以必须从起点开始,选好栽植角度是很关键的。

技法运用方面,比如说杂木作品的某一个断面没有处理好,这是人工痕迹。盆景是人创作的,但是千万不要留下人工痕迹,断面不处理就是人工痕迹,只有雕琢处理好才是成功的。

 

“斗罢罡风” 福建茶 高88cm 陆志伟作品

 

问:您觉得今后在展览中岭南盆景哪个树品种会更受评委青睐?

答:至于今后在展览中的哪个树品种会更受评委青睐我认为要看树种的可塑性和表现力,树坯素材基础的优劣,重要的是造型布局和技艺是否有独到之处,还有相对较为长寿的,从这几方面综合评价,就可以得出答案了。

问:当今在岭南盆景创作过程中对蟠扎技术是接受还是排斥?您认为近年来岭南盆景在技艺上有何突破?

答:对蟠扎技术这一问题,就杂木类树种而言,我是很少采用的,我会通过其他方法进行矫正带引枝条定位,我觉得过多采用蟠扎技术完成作品,就难免失去“岭南风格”的韵味,这只代表我个人的一点浅见。近年来岭南盆景创作者们在不断地挖讨一些新的创作技艺,希望能取得好成果,在此就不作举例了。

 

问:您觉得现在中国南北盆景发展有没有什么差异?

 

答:首先我们中国所谓南北的问题跟当地的气候环境有关系,包括树种和技法。比如杂木类放到江浙一带,在广东用 10 年完成的作品在江浙 20 年可能也完成不了。所以要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区的特点和气候环境来进行。

问:您怎么理解盆景欣赏趋同化?

答:现在这个市场是很关键的,作为盆景从业者来说他要生存必须要跟着潮流,盆景行业前辈曾经讲过,我们这个行业的发展是波浪式的,有起伏,这可能也是一种规律,不奇怪的,因为从业人员也要生存。另外松柏长寿,观赏期稳定,所以倍受青睐。杂木类因为萌发的问题,为了达到观赏效果必须要做好修剪,所以观赏期有局限。比如萌发力特别强的朴树,很快新芽就萌发,骨架就模糊了,因为杂木主要是摘掉叶子欣赏骨架,所以萌发太快的话,骨架变了,那么岭南枝法就看不到了。

问:现在盆景圈有一些“去派别化”的声音,另外市面上看到的盆景已经和传统派别表现的特征不一样了。您是怎么看这些的呢?

答:根据我的记忆,我曾祖父这一辈把我们岭南之外的都叫做北派,我记得是在 1979年第一次举办盆景展览时候,第一次定了五大流派,分别是扬派、川派、海派、苏派、岭南派。其实这五大派之外还有很多的盆景流派,他们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盆景技艺和表现手法。之所以形成流派是因为以前的交通不便,信息不畅通,环境闭塞,所以就在当地流行当地特色的盆景造型,久而久之就成了流派。现在交通发达,交流多,展览多,所以流派就弱化了,作品表现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盆景树种其实也发生了变化。我觉得这是自然规律导致的,一个理论或观点从萌芽到发展到鼎盛到衰退是正常的事物发展规律,我们不要过多阻拦,应顺势而为。所以现在有人想在一些地区提出创派,我觉得流派是自然形成的,而且也不是十年八年就能形成的,是根据时代发展,按照规律一步一步形成的。

 

“奔腾踊跃过层颠” 福建茶 高40cm 陆志伟作品

 

问:您热心中国的盆景培训工作,这么多年来多次担任培训班授课老师,为培养盆景人才做出了贡献。作为岭南盆景的泰斗级人物结合您的多次教学经历,您对培养新一代的盆景人有什么想法和要求?您觉得现在的年轻盆景人欠缺的是什么?

答:要培养新一代的盆景人,我认为吸引他们入门是关键的第一步,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传授给他们知识,进而引导他们喜欢盆景,并激发创作欲。

现在的年轻人欠缺的是静下心来认真做盆景,以及坚韧的耐性和不怕苦累的精神,当然这有方方面面因素的。

问:您和您的父亲陆学明大师,弟弟陆志泉大师都是盆景界重量级人物,见证了岭南盆景一路的沧桑与荣耀。一门三大师,被盆景圈称为陆门三杰。作为盆景世家的第四代传人,请您聊聊盆景艺术的传承和创新?

答:盆景艺术的传承创新,我认为要在传承的基础上寻求创新。先辈们创作积淀的成功典范,就是我们传承学艺的基础,但不可单纯地作机械模仿,必须通过认真地反复推理想象做对比,从中悟出合理的新意,包括造型布局和技法,力求达到创新的境界。

 

内容来源:《中国盆景赏石》‍ 2018-8~9#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志伟  志伟词条  艺术大师  艺术大师词条  盆景  盆景词条  中国  中国词条  专访  专访词条  
室内

 多肉瓣怎么栽活

如果想多肉瓣栽活,建议在春秋两季时栽植,需要从一株健壮的多肉上,摘取一片生机较强的叶瓣,还要给伤口处消毒处理,并需要配制适合生长的土壤,其实可以在叶瓣伤口处涂抹...(展开)

室内仙人掌

 仙人棍开花吗

仙人棍的花是红色的,色彩艳丽,红绿相间,是一种很适合观赏的植物。仙人棍喜欢高温环境,养殖仙人棍时需将周围温度控制在20度左右,冬季应及时移至室内养殖,避免温度过...(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