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安踏谷底求生运动 品牌黄金十年已逝?追随时尚的女性不难发现,今夏几乎各个品牌的女装都不约而同地推出了长裙。英国《每日邮报》8月12日发表文章说,今年女士的裙长已达到1929年经济大萧条以来之最,根据著名的“裙长指数”,英国经济或已触底。
所谓“裙长指数”是指经济繁荣程度与女性裙长成反比关系。也就是说,经济繁荣时,女性的裙子越来越短;一旦经济进入衰退期,裙子则越来越长。
虽然不能准确判断裙子长度与经济状况存在一定关系,但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行业的经济状况今年确实比较糟糕,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服装业也一直在低迷中徘徊。
申银万国最近一次报告显示,7月纺织服装内销市场重陷低迷,服装零售额增速同比大幅放缓;出口方面,外销市场持续疲软,同比增速再次出现负增长,短期并没有明显起色。
而在服装板块中,面临最严峻考验的则是运动服饰,其最大的目标市场——年轻人市场正随着人口出生率下降而萎缩。此外,在原材料、人工成本不断攀升和内外销增幅放缓的大环境下,高库存的难题也一直未得到较好的改善。
曾经的中国本土体育品牌老大李宁(
2331.HK)可谓完整地反映了这个行业的跌宕起伏。赶上了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十年,又搭上了北京奥运会这趟快车,顶峰之时在中国的收入甚至赶上了国际巨头耐克。
但是,幸福来得快去得也快。
因为定位转型不明、提价时点不当、管理混乱等问题的累积叠加,李宁的排头兵地位最终拱手让人,更重要的是,公司还陷入了业绩及订单大幅下滑、高管动荡、库存高企、定位摇摆、内外夹击等重重困局,何时才能重回巅峰,无人能够给出一个准确的预测。
2011年年底收盘时,李宁的股价已跌至6港元/股的低位。投资者在承受股价缩水的同时,迫切地希望知道,李宁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切在2012年3月29日发布的年报中可以找到答案。李宁公司2011年度实现营业总收入89.29亿元,同比下降5.80%;净利润3.86亿元,同比大降65.19%,基本每股收益
.367元。而在2010年,李宁每股收益还高达1.
7元。同时,李宁2011年的库存已达到11.3亿元,同比大增40.57%,几乎是2008年的两倍;库存周转天数也由上一年的52天增至73天。
李宁日前还发出业绩预警,称全年订单额出现下降,预计今年上半年及全年盈利将大幅下降。
至今,李宁2012年全年订货会均已完成,刚刚结束的第四季度订货金额出现较大跌幅。服装方面,订货金额出现逾20%的跌幅。
同时,受到CBA赞助合约金额及期限影响,第四季度至2017年第三季度,品牌营销及推广费用将会出现较大增长,连同Lotto特许权业务的无形资产减值、支付可换股债券利息等因素,李宁预期今年上半年及全年税前利润及纯利将出现较大幅度下降。
去年开始,李宁的业绩就出现了大幅下滑。李宁去年全年净利大减65.2%,至3.86亿元,其盈利下滑程度位居安踏(
2020.HK)、361度、特步、匹克(
1968.HK)几大本土体育品牌首位。
为了改善这种困境,李宁曾表示,将持续推进渠道变革,提升二至四线市场零售效率,进一步清理零售端库存,加快现金周转。
然而,渠道下沉并非只有李宁在做,耐克早在2010年就推出过300元的低价鞋,抢占中低端市场。同时,全球第二大体育用品制造商阿迪达斯也表示,到2015年将在中国二三线城市开店超过2500家,覆盖1400个城市,其中包括众多人口在5万到50万的小城市。这样比起来,李宁的品牌影响力与价格优势更显黯淡。
种种原因的叠加,使得李宁的表现略显极端,但这背后却是整个本土体育品牌是否已告别黄金十年的深层次思考。
因为不仅是李宁,同样处于第一阵营的安踏以及特步、匹克等为代表的中低端大众品牌2011年的存货周转率都处于近年来同期的低水平。
安踏至去年底库存6.18亿元,今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同比下跌17%至7.696亿元。在7月结束的2013年第一季度订货会订单金额(按批发价值计算)也同比下降了20%~30%。
匹克也面临着类似尴尬的遭遇。今年第四季度订货会,鞋类产品和服装类产品下降幅度均为20%至30%。匹克预计今年年底,门店数将减至700
家,降幅在10%左右。
东兴证券认为,参照服饰行业的生命周期,国内运动服饰处于成熟期的后半段。当前市场已经显现较明显的增长乏力迹象,持续数年的赚钱易时代已经过去。
本站网址:http://www.china-train.net
(转载务必加上此链接)
为什么中国国企出不了国际品牌?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央企业科技工作会议上,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对央企进行了“鞭策”。李荣融称,虽然近年来央企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在125家央企中,至今却找不出一个“全球叫得响的品牌”。他说,央企的进步,主要依赖于我国经济的高增长。与跨国公司相比,央企自主创新能力仍有很大差距。尽管我国有中石油这样市值领先的企业,但中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不强,多数企业“只在一些低端或中低端的产品和产业上赢得了国际竞争力”,难以进入高端产业。
身为央企管理者的国资委官员,如此公开批评央企十分难得,因为过去国资委一向强调“共和国长子”的贡献,而少有客观的分析和批评。
的确,中国国企的规模在全球舞台上频繁出现。尤其是在金融危机下,许多大的跨国公司市值大幅缩水,经营业绩也大受影响,这给了中国央企相对凸显的机会。据英国《金融时报》研究机构的报告,截至今年3月31日,中石油以3293亿美元的市场值名列全球500强之首,比第二名埃克森高出130多亿美元。微软名列第三,中国工商银行则以2464亿美元的市值紧随其后。在前10强中,中国企业就有三个。500强名单中共有21家在中国大陆上市的企业,全部为大型国有或者国有控股企业,行业涵盖金融、化工、建筑、运输等。
如此显赫的排名,为什么出不了世界品牌呢?
恐怕得先剖析一下世界品牌的内涵是什么。在我们看来,世界品牌首先是在全世界市场上通过多年竞争“打”出来的品牌,而在现在活着的世界品牌背后,有着无数企业品牌的尸体!也就是说,世界品牌是市场选择出来的,能称得上世界品牌的,都有自己的市场竞争力。
显然,中国的国企没有经历过这个市场竞争与淘汰的过程。它们的存在、发展、上市、壮大,基本上与市场竞争和选择无关,它们之所以现在能够身列世界500强,一方面得益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大环境,但更主要则与垄断地位有关。我们完全可以说,中国国企最强的竞争力就是垄断!
有人会说,现在中央企业也很市场化,它们按市场规则参与竞争,也按资本市场的规则在融资运作。一些独立性更强的央企表示,我们从国家那里拿的钱很少,企业发展和改革基本上都是靠市场融资,这些国企的改革可称为“自费改革”。不过,这种看法并不能改变国企从垄断中获益的本质。在我们看来,垄断有两种,一种是行政垄断,也就是行政规定不允许市场竞争,只能由某个国企或某几个国企专属专营。这是毫不讲理的垄断。第二种垄断是市场垄断,即通过市场中的超强影响力来控制市场。这类垄断中外皆有。
不论在哪种情况下,我们的国企都能拿到其他市场主体拿不到的垄断资源。比如说融资,国企能拿到银行充足的授信自不待言,即使是市场化的融资,央企身份所含的准政府信用,就是一张含金量颇高的护身符。央企对政策的影响也是其他类似企业所难以望其项背的。我们在过去的调研中就曾了解到,某些政策部门的政策制订,都要与这些大央企进行会商。由此可见,央企事实上就是政策的“隐形”制订者。此外,市场准入和许可,也是央企能够获得的特权,这使得央企在很多领域里得以抢占市场高地。
近两年,在宏观调控和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之下,国有企业在局部领域攻城掠地,形成一轮新的“国进民退”。国企与民企的这一轮此消彼涨,加强了国有经济在某些市场领域的控制力,也使得它们在市场中被给予更高的估值。
垄断之下的任何企业,靠着垄断权力就能获得垄断利润,不会有动力来寻求创新或改进服务,来增强它们的竞争力。这种环境下,哪里可能产生出世界品牌?国资委官员对央企提出一个严肃的问题,但这个问题在现有体制下能否解决?国资委官员则没有回答。但我们认为,这恰恰是问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