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菲律宾华商启示录

  上阵父子兵

  中国人十分重视家族血缘关系,认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只有亲人才会鼎力相助,这种观念历经数千年,在海外华人的大脑中同样根深蒂固。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由于这种近乎本能的观念影响,华商在创业初期,合作伙伴大多数都是自己的同宗。这种情况在菲律宾的华商企业中可以说比比皆是,他们的家族型企业往往都蒙着浓厚的血缘色彩。

  菲律宾最大的连锁商场鞋庄控股SM就是一个典型的家族制企业,老板施至成父女都是商场精英。2001年女儿施蒂丝还被《财富》杂志评为全球50名女强人的第44名,是唯一入选的菲律宾人。这种由家族成员共同创办的企业,公司中的最高首脑——董事长和总经理,必然是由家族成员担当。菲律宾最大的华人企业陈永栽世界集团公司名下的企业繁多,涉及领域从烟酒、航空业、银行、保险公司、宾馆直至旅游公司,不而足。各个企业的高级领导岗位大量任用马来裔职业经理人,但整个集团的所有权却牢牢地掌控在陈氏家族的手中。

  这种家族型企业保证了家族对企业的所有权控制,家族的所有者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参与企业经营,并有最高的发言权。掌握了企业的核心,就等于减少了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

  但这种家族型的经营方式也有它局限的一面。由于这些家族企业都遵循“子承父业”的原则,所以当新老交替的时候,企业的存亡就依赖于新一代企业管理者的经营手腕。在菲律宾,大部分华人老板都会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海外名牌大学读书,主修经济管理和其他商业课程,其目的就是培养他们的经营才能,准备以后能够承担重任。但家族成员毕竟有限,其能力也良莠不齐,因此要顺利完成企业的世代交替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尽管如此,大部分企业仍不愿意大量聘用外来人才担当重任,因此经营不善而导致企业没落的例子也不在少数。另外由于家族成员为了争夺经营权而明争暗斗也是导致失败的主要原因。记者曾在菲律宾结识了一位专门经营包装纸的老板,企业原本由其兄弟两人主管,但由于经济利益的问题,使两兄弟分道扬镳,本来有声有色的生意因此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由此可见,合理经营家族企业也非易事。

  随着历史的演变,一些较大的华商企业已经注意到向外界吸收各种专业人才。在华人社会中,各种类型的关系网络层层叠叠,共同发挥作用。对于21世纪的新一代华商,他们如利用好这些广泛的人际网络,在激烈的商场上争取机会,可以大大降低由于信息缺乏而在海内外投资和经营的风险。

  为政以德,和气生财

  菲律宾华人在菲律宾这个特定的中西方文化交汇的氛围内不断壮大,他们在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还积极吸收了西方的文化精华,使其经营方法不断完善。其中“仁德和信义”也成为了海外华人传统的经营理念。

  华人企业家在企业管理的实践中,非常重视以人为中心的思想,他们把职工看作是企业的主体,相互之间形成了一种平等互利的伙伴关系。他们懂得尊重员工的权力,关心他们的生活,重视员工培训,挖掘员工的潜力。如菲律宾最大的快餐连锁店——快乐蜂食品公司的老板陈觉中就十分重视员工培训,大胆任用优秀人才,他认为“企业的进步取决于员工的力量,只有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才能使企业长盛不衰”。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大型企业,通过发行员工内部股票,从而提高员工的责任心和义务感。

  孔子说“为政以德”。一个企业的成功与失败与企业家本身的道德修养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菲律宾,大多数华人企业家都是白手起家,他们本身就是员工最好的榜样。记者曾在菲律宾生活了两年,与不少华商有过交流,他们大多数都很朴素,几乎没有人穿着高档的服装招摇过市,更没有人天天铺张浪费显示身份。记得第一次见到当时的菲律宾首富陈永栽先生的时候,他就是穿了一件很普通的白色衬衫。陈先生不但生活节俭,而且非常严格要求自己,在公司里他是个工作狂,每天早上6点起床,做一个小时的运动后就开始早餐例会,然后全身心地投入到一天的工作中去。工作之余,他还潜心研究中国古代史,请了专门的老师指导自己,如今他已经将《道德经》研究得非常透彻。

  从中国古代开始就很重视“天地人和”的观点,认为只有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事业才能稳步发展。在现代的华人企业中,“人和”的观念依然有着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菲律宾,华商通常都将自己的企业看作是一个大家庭,将员工当作是家庭中的一份子,他们力求为员工营造融洽、和谐的工作氛围,尊重员工的权力。

  海外大多数华商都相信“和气生财”,如果与员工和睦相处,不仅能减少不必要的事端,更能为企业留住人才。菲律宾自由纸业制造公司的董事长郭朝国先生就是一位平易近人的商人,他说自己小的时候很穷,甚至连鞋都没有的穿,后来得到了很多人的热心帮助,如果当时没有那些人的指导,也不会有现在的成绩。所以他也会很谦和地对待自己的员工,帮助他们,让他们找到工作的信心和乐趣。

  除此之外,诚实守信也是一条重要准测。“人不可言而无信”,管理者只有守信用,才可以得到消费者的信赖。大多数菲律宾华商都认为,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商品社会中,只追求金钱和权力,不顾商品质量,损人利己,必将被社会所唾弃。人不可以脱离社会,人与人之间只有互助互利,才可能生存下去。与此同时,很多成功的华人企业家并没有忘记回馈社会,他们把社会的公益事业看作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在菲律宾的华文报纸上,每天都能看到有关华人赞助公益事业、协助政府扶贫的报道。厦门大学机电系上世纪40年代毕业生,也是菲律宾有名的钢铁商人邵建寅老先生,虽然已经年近八旬,却还很关心母校厦门大学的发展,他不但在菲律宾成立了厦大校友会,而且为母校捐献了教学楼并且成立了专项奖学金。

  家族的,更是世界的

  华人企业不断壮大,除了在本国内创办新的企业以外,还以国际投资及合作的方式将自己的产品或企业投向世界,从而实现全球化运营。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崭新的形象出现在世人眼中,成为了全球华商投资与合作的新焦点。特别是在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菲律宾华商中引发了投资热潮,很多菲律宾华人将中国视为第二根据地。为了更方便今后投资,他们还将自己的子女送往中国学习汉语,可见用心良苦。建设摩托车集团,双汇集团等大型国内知名企业,纷纷被华商请到了菲律宾,开始了它们新的历程:而上好佳、快乐蜂、SM百货公司等菲华企业也相继登陆中国内地市场。

  于此同时,许多规模较大的华人企业为了开发新的领域,或是扩大同一领域的规模,通过收购一些已经有着良好的业绩,并且有发展前途的优秀企业的方式,来获取高收益。在他们看来,收购企业与自己从零开始相比,要省时、省力,降低风险,并且在获得优秀人才方面,也容易许多。菲律宾著名的连锁商场“ROBINSIN”的老板吴奕辉,就曾试图收购菲律宾最大的电信运营商菲律宾长途电话公司。

  在菲律宾,大部分华商企业都以制造业、加工业、金融业为基础。随着时代的变革,其经营范围也从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很多华人企业家开始逐渐尝试向新的商业领域进军并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如今,不少华人企业已经成为了涵盖金融、农业、房地产、流通、制造业、加工业、建筑、交通、运输、通讯、旅游业等多行业的复合型企业

  虽然菲律宾华人在相当多的产业中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但是在一些高科技领域中,他们的经济实力还相对比较薄弱。随着全球科技化和国际化市场的不断推进,华人企业要想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的地位,就必须冲破传统经营理念,吸收西方先进的技术,建立新的经营模式。毋庸置疑,很多华人企业家仍然缺乏科技背景和投资的经验,其投机欲望远远高于风险意识。更重要的是,由于宗族观念根深蒂固,华人业主往往任人唯亲,企业内部身居要职者之间的姻亲关系错综复杂,难以切实兑现当代企业所不可或缺的问责机制。因此要迈出向完全陌生的高科技领域进军的第一步,他们还有太多“家庭作业”要完成。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菲律宾华商启示录  菲律宾  菲律宾词条  启示录  启示录词条  华商  华商词条  菲律宾华商启示录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