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的中国,没有哪一个学科比管理学更为尴尬了:一方面,她众所瞩目,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没有谁不知道她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却又声名狼藉,受尽奚落,任何人都可以对她说三道四,是真正的“未经认可的立法者”。
管理学作为一门实践之学,本应抱持经世致用的担当,但而今她在某种程度上更多充当一种让人们津津乐道并自愿为之付费的扯淡(放屁)之术,并且蔚为主流。这些作为扯淡的管理,听来堂堂皇皇,看去赏心悦目,充斥着这个本已经十分喧嚣混乱、真假难辨的世界。尤为糟糕的是,大家对这些扯淡习以为常,熟视无睹,恬然安适于其中而不自觉,并群起效仿,乐而忘返。这些管理上的扯淡,大体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种表现:
1. 为营造氛围而展开的无伤大雅的扯淡。在沟通、会议、演讲、管理教育和培训等日常的管理实务和群体学习中,有些扯淡是必需的,能够起到活跃气氛,润滑关系,使活动更加轻松、有趣地开展下去。这些扯淡虽然无视事实真相,具有媚俗、矫揉做作、牵强附会之嫌,但如果无伤大雅,如果不太过分,那么对此大可不必过于认真,就权当是放屁,可姑妄听之。大家所熟习的大多“荤段子”、动物寓言、管理故事可归为此类。
2. 市场利益驱动下的天桥把式或狗皮膏药式的扯淡。在这个市场营销的时代,任何东西包括管理知识都可以成为商品。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江湖郎中混迹于管理大师或伪装为大师招摇过市,那些天桥把式和沿街叫卖的狗皮膏药,经由高超的作秀和广告营销手法,或把管理技术包装成一招制胜的惊天奇技,或把管理知识神化为可医治百病的万应灵丹。那些自封为“天下第一”、 “卡耐基第二”的人,那些挂满头衔标榜为无所不能的人,那些叫嚣着“信我者得永生”、 “如何用一周时间,让你的公司脱胎换骨基业长青?”等等,大抵是此中高手。
3. 为树招牌而制造的垃圾文字及煽情的培训和演讲。并不是所有的管理扯淡都是为追逐经济利益的,还有些是为了树招牌,为自己扬名立万而处心积虑,极尽扯淡之能事。有些管理学者为提高知名度、评职称获得学位而生产的垃圾论文和文章,一些小有所成的商人、企业家和官员也加入到著书立说的行列,为的是装点门面,满足虚荣心。还有许多堆砌常识、连自己都不知所云甚至自相矛盾的管理培训和演讲,更是管理扯淡的集大成者。他们凭籍着天才的表演技艺、极具蛊惑性和煽动性的语言,让扯淡化身为智慧和真理,在管理行业从大学校园到职场,从畅销书到新闻媒介,纵横捭阖,领尽风骚,成为呼风唤雨的大腕、明星。
4. 责任冲动下的管理扯淡。但最为可怕的管理扯淡,不是那些在名利驱动下进行的扯淡——对这些扯淡还比较容易加以区分和防范,而是那些以人类代言人自居,自视为社会的良心,于是有责任对关乎人类命运的所有命题进行指手划脚的扯淡。那些曾经在自己的事业领域摸索出一套经营哲学的成功企业家,那些作为某一专业领域的佼佼者的管理顾问、商学院教授,还有在某一工程和基础科学领域有造诣的工程师和科学家,甚至一些从未涉足过企业管理的政治官僚,硬是要超出自己所熟习的专业范围,越过个人理性的界限,对所有的课题,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 从文件整理到东方玄学,都要插上一手,“学科的帝国主义”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作为扯淡的管理基于某种欺骗和自利的目的,以一种不严肃的浅薄虚妄的态度伪装成真理和智慧。按照哲学家赵汀阳的卓见,扯淡从根本上讲就具有反真相、反价值的本质。而这也正是扯淡的可怕之处。管理扯淡没有任何知识增量,却要假装成很有智慧。它不但吞噬人们探究管理真知的勇气和追求进步的信心,还将颠覆管理学作为经世致用之道的崇高形象,最终使管理学科沦为一个真伪不分、善恶难辨的厮杀战场。尤为糟糕的是,管理扯淡支配下的中国企业将永陷泥淖,企业管理现代化的种种努力也将因之付诸流水。
我曾为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所带来的经济萧条而欢呼,因为只有重大挫折才能冷却长期盘踞在人们心头的狂热和浮躁,才有可能让充斥并侵扰着我们的管理扯淡稍微收敛,使那些横行无忌的江湖郎中、那些不断推陈出新的天桥把式和狗皮膏药在聚光灯下还原其本来面目,为人们留出冷静、知性的思考空间,从而迫使中国企业把注意力投放于自身,真正经由塌实的管理基本功提升组织的能力并取得经济上的成功。但是,中国经济较早地走出危机阴影,使得中国企业还没来得及冷静思考却又被挟裹进更大的扯淡漩涡中,那不绝于耳的扯淡经过短暂的喘息之后卷土重来,并且变本加厉,重又主导中国的管理界。若干年后,2009年中国经济的辉煌突围或将因此而被诟病为中国管理界之“大不幸”。
首先,我们不能期望那些江湖郎中,“你们行行好,快请高抬贵手吧”。我们也不能指望管理学自身的批判机制在一夜之间建立起来,使这一学科从稚气未脱的少年走向真正意义的成熟。我们同样不能对当下的管理界心存丝毫幻想:他们或者熟视无睹,任其横行无忌,泛滥成灾;或者推波助澜,打着“责任”、“良心”的旗号汲汲营营于一己私利;或者以“历史原因”、“企业国情”、中国企业管理尚处于不成熟的少年时代为由,为自己的不作为而辩争。管理界的昏惰、冷漠和贪婪,正瀣沆一气,无时不在侵蚀着中国企业管理的肌体。
其次,还必须承认我们迄今仍没有对付管理扯淡的办法。在这种情势中,我们惟一能够做到的,也许是依靠我们自己。那就是,守住我们自己良知的底线,不要随意跨越自己理性的边界,要管好自己的冲动之心和嘴巴,少说、不说那些听起来冠冕堂皇的貌似真理的扯淡。要提高警惕性,要敢于运用我们自己的头脑,慎思明辨,自觉抵制管理扯淡的煽情和蛊惑。而这也正是“管理启蒙”的要义(这一主题将另文讨论,此不赘)。
最后,对付扯淡必须回归管理经典,必须立基于管理实践。我们知道,就算公认的管理泰斗式人物如德鲁克、明茨伯格等,也难免偶有扯淡之表现。但是,在管理扯淡满天飞,江湖骗子遍地是的当下,回归和沉潜诸如《管理实践》、《经理工作的性质》等经典著作,不但思想风险最小、时间成本最低,还是最切近的通达管理真知之门的办法,慎思明辨的眼力因此而提高,免遭扯淡病毒感染的免疫力也由此而增强。
当然,对付管理扯淡的最有效的法宝还在管理实践的本身。管理实践不仅是管理智慧的最深厚源泉,也是所有管理知识的试金石,诚如德鲁克所说:管理是一种实践,其验证不在逻辑,而在成果;其惟一的权威就是成就。
话说回来,即便把以上几点全做到了,管理扯淡也不会从此就销声匿迹。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管理扯淡再也不可能像今日这样威风八面、颠倒众生了。届时,管理学也将由青春期的躁动走向真正意义上的成熟,能够恬然安享她应有的荣耀,成为人类社会中名至实归的“立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