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似乎成为了一个热门的话题。
多数人看到的自律,代表了:
——彭于晏的腹肌;
——刘德华三十年不喝冷饮;
——李嘉诚每天看英文电视,还跟随大声朗读;
——威尔史密斯的健硕身材;
… …
似乎得到了榜样的力量,更似乎找到了变得优秀的诀窍,那就是“自律”。
所有人都在谈“自律”,也在相互传阅着某某自律后逆袭的文章,可这仅仅还只是停留在“羡慕”的层面上。
因此,最可怕的情况发生了,那就是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该如何自律,却从来不自律。
老胡认真地查了一下“自律”的含义,最早出自汉《左传·哀公十六年》,通俗来讲,就是指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身要求,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法度,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
所以说,自律其实就是自发的要求!
对于自律,有几个误解:
——只要每天跑步,我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只要每天早起,我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只要坚持节食,我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 …
以上种种,都是把“自律”跑偏了的人。
即使你练出了腹肌,可还是没有彭于晏成功; 即使你英语说的很溜,也难以想象和李嘉诚比较; 即使你五十年不喝冷饮,也成不了刘德华;
仅仅自律,无法让你优秀,为什么?
因为你只看到了别人成功的某个原因A,便以为自己具备A也能成功。其实除了原因A,还有原因B、C、D、E … …
毕竟,比彭于晏腹肌好的人多得去了;
英语比李嘉诚好的,那更是数之不尽;
不喝冷饮的,随便找个山区大妈也几十年如此;
这些优秀的人其实是将自律用对了方向,两个字,那就是“敬业”!
敬业,并不简单,这涉及到目标和策略。
我们来谈谈这背后的本质性内容。
1 .首先谈谈目标
一个人,如果想要有所发展,一定要有职业目标。
你的很多投入其实都是为了实现这个职业目标。
我们从小都听过的一些故事,例如“闻鸡起舞”、“头悬梁、锥刺股”,这些激励人的故事难道不是自律吗?但他们都有自己的目标,从而采取了让自己具备匹配甚至超越目标所需能力的方式而已。
如果你的“自律”和目标无关,那这个自律就不能成为你走向优秀的支撑!
例如很多人特别早起床跑步,上班却缺乏精神,那这个自律用来干嘛?
这种与目标无关的自律,只能说是坚持爱好或者身体锻炼,有用,但不能让你变得优秀。
我们听到所有的故事,看到所有的光环,都不要忽略主角那对目标的坚定度。
有人说,我想成为篮球运动员,却练一阵子觉得苦,放弃了;
有人说,我想成为优秀的作家,写了几篇稿子没投中,放弃了;
有人说,我想当科学家,可数理化学得苦啊,放弃了; … …
太多的“我想… …”, 这都不是目标,更谈不上坚定目标,只能是愿望!
最悲哀的是,在某一天,还跟人谈及梦想,我曾经想当一个运动员、作家,或者科学家,只是现实无奈。
真的是无奈,还是你不够坚定?
2 .接下来,谈谈自律背后的策略
仅有目标,还需要有策略!
没有策略的支撑,极有可能陷入死胡同。
彭于晏的目标是成为一名优秀的演员,可是衡量当时自己的条件,怎样才能实现呢?
当时他的条件并不好,还偏胖,要颜值没颜值,要背景没背景。
肥胖的优秀演员也很多,丑陋的优秀演员也很多,但对于他来讲,最合理的策略选择就是改变自己的形象,且极其专注和努力地投入每一部戏。
所以,首先要自知,明白自己的处境,做出适合的策略。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的确很难。
老胡建议制定策略时,要注意四个动作,分别是:
“看——观察——假设——行动”
看,就是“收集信息”,了解自己当前所处的是什么情况?
观察,就是将当前信息进行初步的整理和分析;
假设,把并不在眼前的事物列出来,考虑不同假设方向的带来的结果;
行动,将假设的方向变成计划,切实可行。
要达到目标,需要避免凭空想象,而“看”和“观察”往往是最为缺失的,就会造成策略失效。
有位HR经理,空降到公司来,看到一切都不完善,有一种“救世主”的感觉。没有完全了解公司的业务、人员情况以及现实的发展阶段等,立刻列出一堆工作计划,薪酬改革、定岗定级、绩效体系、储干培养… … ,还没等一个计划完成,就已经离开了。
想做的太多,可你“看”了吗?“观察”了吗?
你想要做的,有没有假设过可能的支持或者抵制?所有计划一起启动,还是分阶段启动?
社会很现实、职场很现实,仅有目标,没有实现的策略或者路径,再怎么自律,即使过上苦行僧般的生活,也是于事无补的。
3 .再次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