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究竟从别人身上学习什么?
学做人?太虚,即便学到也是形似,貌合神离的多;学成功?成功各有各的不同,逝者如斯夫,你无法复制一模一样的时空和人生,所以很难学到;学别人讲的道理?可能那些道理有个“适用范围”,你没法看到中间过程和实际情形,一味信奉,可能会沦为教条;学知识?为什么不好好读书呢,你是想用最少的时间获取精华吧,其实这是又懒又贪心,罗振宇说“知识服务”的意思,就是让你感觉上在学东西——体验过程比学到什么东西的结果重要。
我曾经笃信名人名言,买过好几部《名人名言录》,以为这就是浓缩的精华,可以节省时间速成,后来发觉这其实不过是想走捷径。同样一句话,一般人说出来和从名人嘴里说出来,大不一样。你说“我不爱钱”和马云说“我不爱钱”,含义能一样吗?
所以很多话听听也就罢了,你一认真就输了。
那既然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到底怎样才行?别着急,我们就来研究和探讨这个问题的。
推己及人是错的,不学学不来的天赋
去朋友家做客,他告诉我,他父亲脑疾动了手术,虽然康复了,但性情大变,很多地方感觉坏了,睡觉能把被子撕扯成一块一块,觉得里面藏着刀子,吃饭口味变了,就说饭菜里有毒,换个人做饭也不行,他觉得这是想故意谋害他,跟家里人大吵大闹,受迫害妄想症状很严重,有时候屎尿失禁,活的一点尊严都没有。
这个手术让他父亲的命保住了,但却带来了严重的后遗症,让家人感到十分痛苦。
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病人的世界跟我们“正常”的世界不一样,我们不能以正常的眼光来看待他,也没法跟他讲道理。
要让一个疯子
喜欢上你,你必须比疯子
更疯
当你更疯的时候
那个疯子
已经和正常人一样
一边向你吐口水
一边向你扔石头
——野川《疯子》
在惋惜之余,只能十分无奈。
记得刚近视不久,看不清人,但又觉得戴眼镜不好看又麻烦,所以硬抗着不戴,结果经常听不懂别人说话的意思,搞出了一些误会,于是只好佩戴眼镜。不知有多少人有这种经历?按道理来说这不应该啊,其实很好理解,听话不仅仅是靠耳朵,也要靠眼睛——看对方的表情、神态和动作,综合感受,才能判断出对方说话的真实意思,否则就会闹出“聋子听见哑巴说瞎子看见鬼”的笑话。
所以,每个人的感觉器官都很重要,一定要维护保养好,否则会影响你的感知。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这个世界上确实有一些“聪明人”和“超人”存在,虽然概率很低,但是他们的某一感觉器官就是强大,比方说,视力特别好、嗅觉异常灵敏、记忆超群,这些感觉器官好比他的“特异功能”,这些就是天生的,你无法学会。不要觉得感觉器官不重要,你无法像一个天生的盲者解释清楚究竟什么是红色。感觉器官的有和无,功能强大与否,都决定了我们每个人的对话是否处在同一个频道上,所谓三维世界里的人听不懂来自于四维世界的声音,恐怕也是这个道理吧。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感觉器官决定了一个人的天赋。
当然,人与人的生理差异不仅仅在感觉器官,还有很多深层次的东西,有的人精力充沛,不需要睡那么多觉,耐受性更好,而有的人就是瞌睡多,你怎么打鸡血也没有用——即便一时做到了,但也很快像一根弹簧弹回去,回复到原样。所以,霸王硬上弓没用。这里面的原因,固然与一个人的意志力有关,但意志力的背后,恐怕是生理因素影响。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强调要有一个好身体、做事业得要年富力强的年轻人的原因,这是科学规律,不能违背啊。
总结来说,就是有的人对某样东西一学就会,一练就精,即便你付出了很多努力也无法做到像别人那样,这就是差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各有所长吧。
所以,我们最常犯的错误,就是以自己的感受来衡量别人,这就是推己及人的错误。我们要承认人与人的感知差异,不管别人如何,关键是要发现自己的长处。
独立思考,去掉包装和伪饰
在《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这本书里,作者很形象的介绍了两种思维模式,一种是海绵式思维,一种是淘金式思维。
顾名思义,海绵式思维就是一味的吸收,来者不拒,类似于给自己“填鸭”;淘金式思维就是自己去思考和判断,提出更正确的问题,寻找更正确的答案,像沙里淘金一样,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当然,两种思维模式都是需要的,如果基础不打牢,就一味的轻视海绵式思维,可能就会“头重脚轻根底浅”;比方说,西式思维有着明显不同,他们似乎更会讲故事,但也不能一味的“拿来”,《GQ》总主笔何瑫曾说:“可以学习美式特稿的逻辑、结构、节奏,以及很多其他特点,但不要去照搬它的叙事腔调,那会让你的文章有着浓浓的“翻译腔”,会伤害语言美感。中国人写文章,就用中国式的语言。”
这段话就属于批判式思维,但得出这段话之前,何瑫作家曾经非常痴迷于美国特稿,用他的话说就是“和大洋彼岸的同行们相比,我们幼稚的就像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从选题立意到采访取材再到最终的文本呈现,可学习的地方太多了,全方位的碾压。”然后试图对美式特稿进行全方位的模仿。然而持续了一段时间后,他渐渐放弃了这种想法,改为部分吸收而非全盘照搬。
可见,何作家认识到这一点是经历了一个长期过程的,从开始的崇拜模仿、全盘照搬到后来的部分吸收,如果没有前期的大量吸收、消化,就不可能会产生这样的效果。
学习别人的道理是一样的,很多人看上去确实很牛逼,但是在一个营销的时代,我们要分辨究竟哪些东西可以借鉴,哪些东西属于伪饰。我们要学习一个人,首先要研究一个人,研究他的历史和现状,研究他说了什么,为什么会这么说?学会独立思考和判断,养成研究的习惯,只有这样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保持同频,不断打碎和重新认识
“认知”这个词,最近被说滥了,某人不行,往往被说成认知不行,非要分个高下,然后教导你要“认知升级”。
我觉得鸡同鸭讲,主要是不在同一个频道上,而不是认知高下的问题。
比方说,两个人争论联合国究竟是一座大楼还是一个国家。争的面红耳赤,你说这是认知问题吗?对牛弹琴,你说牛的认知跟不上人的认知,我承认,但这绝对不是牛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
当我们想从科学家、名人、网红身上学习优点的时候,我们究竟学习了什么?在我的观察,很多人不过在争论明星凭什么扭几扭屁股收入就能高过科学家,为什么鹿晗这种没什么演技的演员也能刷屏……其实,我们不过在预设前提,即明星靠扭几扭屁股获取了高收入,鹿晗真的演技很差。其实是没有看到真实的原因,只想着娱乐和消费,不想过脑子,这是不可能学到东西的。
所以,你想真正学习一个人,就要深入进去,最好先搞明白这个人的历史,弄清楚他是怎么想的。就像一个研究连环杀手的侦探,他首先得把自己扮演成一个异常心理的人,去亲身体验和推演,才能真正了解犯罪动机。
“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并没有过时,所谓认知的前提,就是要掌握相关知识,能够与学习对象保持在同一个频道上,否则就谈不上什么“认知升级”。
学习别人,主要是学习别人是怎么做事的,要关注别人身上可具体化、操作化的部分,不被定义性、评价性的东西所蒙蔽,不只看别人怎么说,更要看别人怎么做。
多年前,我跟家人在外地去长途汽车站,叫了辆的士,下车的时候,一个打扮成乞丐的人把住我老婆那边的车门,不掏钱不让下车。我一下子怒了,下去一把扯开那人,眼看要发生冲突。这时候,同行老丈人递过去两个硬币,马上搞定。事后想来,还是我过于冲动,跟这种人有什么半见识,况且是在人家的地盘,没必要太计较。我在老丈人身上学到了从容的处理方式:遇急事不急躁,沉着应对,处理问题有技巧,不蛮干。
恐怕这就是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