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中的决策,很少有线性的确定关系。结果好不一定是因为决策质量好,决策质量好也不一定产生理想的结果。很多事情的发生并非一定有特定原因,很多情况下,事情发生就是发生了,没有确指的原因。
决策者的决策质量决定了TA的选择,而选择决定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一个人或公司每天都会决策多次,正是不同质量的决策效应的长期累加,逐渐拉大了人与人、公司与公司的差异。决策的质量非常重要。
人们往往非要给结果找一个解释,常常将结果当成了原因,将原因当成了结果,将现象当成了根源,将问题当成了事实。人们对事情的分析中,往往有简化的倾向,影响的实际因子可能有几十个,而分析的因素仅仅几个。
有时人们分析的因果关系仅仅是独立事件的先后顺序,鸡叫后太阳出来了,不能解释为太阳出来是因为鸡叫。两件事情互为因果的情形也时有发生,甚至是先设定了结果,再主动促进了原因的形成。我们生活在一个混沌世界。
要想提高决策的质量,必须打破上述因果的分析框架,将概率的概念导入到思维框架。每当我们学习了一个新的概念,我们就多了一个分析问题的维度。我们必须不断训练自己的概率思维,让它成为我们工具箱里的基本工具。下边介绍一个日常决策中简单的概率分析框架:
无论哪个问题,关于未来你设定三种可能情形:上中下。哪种发生的可能性各是多少?如果你已有个初步判断,就给上中下各以相应的概率;如果你还没有判断,就给他们相同的概率。接下来,有关这个问题会发生新的事情带来新的信息,会影响到你的判断,那你就相应调整概率。这是个简易的个人判断系统,肯定比每次临时拍脑袋想要靠谱。
接下来,在你的团队找一群你觉得靠谱的人,每个人都用这套系统,形成、更新各自判断,然后简单平均,会产生一个更好的判断系统。
再进一步,时间过去,这群人不断地产生判断与检验,你会发现不必对所有人的判断作简单平均,因为有些人会比另外一些人更靠谱,于是你对判断者的权重作动态调整,靠谱的人权重逐渐增加,不靠谱的人权重逐渐下降,然后根据其权重,加权平均形成判断,获得更高的准确度。
这时你已经获得了两样东西:不仅获得了一个判断者的评价系统,还获得了一个预测系统。它们的效力远胜绝大多数所谓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