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民族企业,特别是众多的民营企业,普遍存在如下十五个问题:
(1)兴勃亡忽;
(2)人亡政息(旧指一个掌握政权的人不在其位了,他的政治措施也跟着停顿下来。)
(3)产品衰落企业亡;
(4)抱着孩子结婚(先建工厂再卖产品);
(5)产品、品牌划等号;
(6)市场推广造新闻;
(7)缺乏战略规划,短视(今天播种明天吃);
(8)促销就是拼价格;
(9)大轰大嗡搞运动;
(10)不重调查拍脑袋;
(11)不知整合单打一(不知整合资源风险共担);
(12)不长眼的广告满天飞;
(13)市场犹如烂泥塘;
(14)重视交易,忽略忠诚管理(培养顾客忠诚度);
(15)弱不禁风的营销机制与体系。
实际上,在中国的企业之中,“短、平、快”的轰动效应,套权力、套银行的“吃完财政吃银行,吃完银行吃外行(股民)”的官-银哲学、靠能人的观念等等,中国企业资本形成初期的种种低级意识、低级经营管理和低级手段一直没有消退。
在摸着石头过河式的哲学意识氛围中,有多少企业肯把企业的根基建筑在长远的战略规划、透明的企业文化信仰体系、精细的科学管理基础之上?正是这种种问题的存在,在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带动下,企业也高速发展、高速成功,一遇到风吹草动就高速失败,我们几乎能够只鳞半爪地看到小农意识中破落之人“今朝有酒今朝醉,明天没酒喝凉水”的身影像鬼魅幽灵,漂浮隐现于企业之中。
与这些问题相适应的是在企业界普遍性的存在着以下9大迷信。
应该说,正是因为这些迷信的存在,驱动、促进、激发了以上问题的发生、发展、泛滥。
(1)投资。有钱能使鬼推磨,我有钞票我怕谁?投向、投量、投速合适、匹配吗?钞票买得了无底洞般的未来吗?
(2)市场。只要有市场,市场化了,就能成功。方向、方案、方法对吗?
(3)运气。人算不如天算;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甚至抽签算卦、听天由命。天时地利人和占据了吗?全力以赴搏取了吗?
(4)权威。结缘权威就是有了护身符、通行证,即使狐假虎威,也能所向披靡。适合自己吗?权威是靠山也是火山!
(5)名校。只要傍上名校就能沾仙气、得人脉、拿文凭。概念、试验、车间、市场、效益等各环节之间有着鸿沟一样的距离!企业不是生产熟人关系的、生产文凭的,而是利用关系、文凭的。
(6)人才。以人为本,人最重要。人才越大越好、越多越好。人才的能向、能级、能量以及文化因子与企业文化能匹配、吻合吗?人才靠什么聚合?
(7)洋人。一洋就灵,有些中国人就是崇洋媚外拜洋玩意儿。洋人那里不是天堂,洋人不是万能的神仙,洋人照样有失败。
(8)技术。技术在手,潇洒神州。一招鲜,吃遍天。再高级的种子没有埋到市场土壤里会怎样?即使埋到了市场的土壤之中由于时机、气候不对又会怎样?更重要的是即使开花结果,不会管理又能怎样?在风云诡谲、变幻莫测的人际社会,技术是万应灵丹吗?
(9)策划。策划是金。神话的前提是策划。有了好策划,走遍天下都不怕,点金术不能没有,企业的根本是什么?能把佐料当饭吃吗?今天看来,这些问题依然存在于企业之中、市场之上。
面对这么些(相信这些问题既不是全部,也不是最深层次的东西)难以排解但几乎又都是可以致企业于死命的问题,我们思考的锋刃不能不指向人类社会最深层次的内容之上,它就是迄今为止人类活动形式的最高境界:信仰。因为,从最根本的问题上,我们会发现几乎任何夭亡(包括几年、十几年、几十年、上百年寿命)的企业,都是信仰染上了病毒。对企业而言,当灵魂层面的免疫力丧失之后,判断生存方向的智慧之剑自然不能拱卫生命的长城,企业的肉体也就只能接受金钱的肆虐、蹂躏,至于发展,就只能是别人的事情了。
企业文化这个在中国大地上几起几落的浪潮,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就开始拍打中国企业的脑袋,中国文化中最丰厚的东西与现代企业文化的核心本质与要求是内在连通的,也就是说在最基本的因素上,事物间往往是不分古今内外而保持直通的。而我们有着自己窖藏已久的文化母液。所以,对于任何想长寿的企业来说,社会一民族一地域文化绝对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大河甚至是汪洋,而企业文化则是跨越社会一民族一地域文化的舰船、飞机或大桥,融通不同社会一民族一地域文化的心灵共鸣器,那是在洞彻人类心灵向往与憧憬的基台上,建筑人性的灵魂殿堂,文化氤氲其中,萦回着拨动心灵的音节与旋律。
企业文化信仰体系,就像地球的引力一样,引导、约束、驱动着浩浩荡荡、奔腾澎湃的企业洪流奔向自己“做强、做大、做长久”的归宿。
中国企业要实现“强、大、久”的结果,就要认真做好“企业文化信仰化体系”建设。(关于“企业文化信仰化体系”详见百度百科或互动百科或搜狗百科,创始人崔士忠)
企业在诸多社会组织中的寿命几乎是最短的。因为,既有千年的宗教、国家、民族,更有逾2000多年历史的家族,可为什么企业最长寿命只有几十年呢?
因为很多企业有资金没文化,有文化没信仰,有信仰没传承。企业文化信仰化体系可以系统的解决上述问题。关键是,企业的董事长和总经理需要真的相信和信仰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