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企业过冬:吃鱼还是吃渔

  来源:价值中国网 作者:江伟华 时间:2008-12-19

  冬天来了,鱼在哪里?

  三个渔民代表,为了在冬天能够吃到鱼,而坐在一起,探讨今年冬天如何吃到鱼的问题?由于受天气和环境的影响,池塘和水库的已经见底了,怎么办?池塘的代表说今年春节肯定是没有鱼吃了。湖泊的代表说,今年冬天开始,天气气温骤然下降,30年一遇的大雪还在不断的下,湖面全部结冰了,今冬吃鱼恐怕是很困难了。海洋的渔民也忧心忡忡,近海的鱼已经越来越少了,由于滥捕造成的渔业资源下降,现在很少能看到鱼了,真不知道今冬怎么过?     三个渔民遇到的问题。是生产状态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造成的。由于突然而至的环境变化影响和生产资源生态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而导致今冬无鱼吃的现实!

  珠三角企业同样也遇到了今冬无鱼吃的局面。为什么会这样呢?一向傲视全球的制造业居然没有鱼吃了。哎,正所谓世事难料!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呀!当今冬没有鱼吃的现象正在变成现实的时候,珠三角的企业在做什么呢?有三种现象,第一种已经关厂走人;第二种在生死的边缘挣扎;第三种目前还不错,活得还可以!

  都是做企业,为什么差距这么大呢?很是纳闷。更为糟糕的是,这个是冬天是怎么来的?居然大部分企业不清晰,就知道是美国金融危机影响的!

  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这是很要命的!

  我们的订单到底去哪里啦?为什么和往年相比,少了那么多呢?

  美国的经济危机虽然是从虚拟经济开始,但他很快从虚拟经济影响到了实体经济。金融体系的崩溃,给社会带来了恐慌心理。这个时期,现金为王就是正道理。美国民众在忐忑不安中作出了两个决定,一是要把银行的现金拿回家;二是尽可能的保持现金,尽力减少现金的使用。这样一来,美国的零售商业开始出现了困境,比如,很多的大型家电商出现了倒闭和破产的现象。零售商业的不景气瞬间影响到服装、鞋业、体育用品、家电等日常消费用品行业。由零售商将经济不好的信心传递给品牌商,于是,远在太平洋彼岸的中国,全球制造业的工厂——珠三角的企业开始逐步体验到了订单减少带来的寒冬。

  没有订单,就无法生存。没有了订单,这些加工厂还能做什么呢?

  其次,由于受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上涨的原因,国外客户将一些订单转移到了印度等新兴国家去生产。屋漏偏逢连阴雨,这时候,我们开始意识到寒冬原来的确是很冷的。让我们更可气的是,本来订单就少的很,这时候突然蹦出来跟我们抢食。世道之变,原来是这么快的。他的转变几乎瞬间完成的。这时候,我们才开始意识到,我们不仅要生存,而且还要想办法打败与我们争抢食物的对手。

  从外贸环节,我们知道了美国经济危机是如何影响出口企业的。但国内企业的影响是怎么遭受到了美国经济危机的影响呢?

  第一环节,还是来自外贸环节。没有订单就直接影响到加工企业的材料供应商企业群。他们一旦受影响,企业利润减少,员工收入与福利自然减少。

  第二个环节,来自金融领域的影响。金融领域一旦出现信心不足,银行会加紧回收现金。企业融资难与贷款回收难同时存在。企业经营困难,影响员工收入与福利。

  第三个环节,消费者在金融危机来临之前,会紧缩消费,会把现金留住。这是为了家庭安全的需要。在收入逐渐减少的情况下,家庭消费将主要以满足基本生存为主,生活质量大幅度下降。

  第四个环节,消费者的信心不足,将会影响市场购买能力的下降,生产企业、零售企业都将面临巨大的商业风险。他们的业绩同样影响其成员的收入与福利。

  零售是生产企业的终端,零售环节出问题,也就是市场购买力出来问题。没有消费,就不会有零售;没有零售,就不会有订货单;没有订货单,就不会有生产订单;没有生产订单企业就无法开工。这就是订单少的原因。      因此,由于环境的变化而导致鱼的数量在减少。所以,要想吃鱼,就要想想办法了。环境变化了,做企业的思路也要跟着变化。

  吃鱼和吃渔有什么不一样

  三个渔民依然在探讨,关于如何吃到好鱼?如何能够长久的吃好鱼的问题?其中一个代表说,回忆好的时候,不是大鱼我们不吃。现在呢!就是小鱼我们也很难捞着。看样子不进行新的变革,以后恐怕连鱼鳞也见不着了。

  三个渔民都在为对方想办法。湖泊的代表说,你们池塘派的发展,应当是通过改造,把水塘的蓄水能力加强,或者升高塘堤,来年过冬就有鱼吃了。池塘的代表说,你们湖泊派其实可以采用大水面立体式网箱模式,在冬天来临的时候,照样有鱼吃。海洋的代表说,其实你们还有一种模式,那就是你们跟着我去更远的海鱼,或许有鱼吃,并且还是海鱼。三个渔民都在各抒己见,拼命的想拿出最好的方案。   大订单在减少,在转移到别的国家。我们怎么办?要采取什么样的对策才有饭吃。

  生产企业要继续存活,怎么办?美国的危机什么时候见底,什么时候经济回暖?我们都在想这个冬天是不是可以早点结束?

  其实,企业对生存危机的认识从工厂开始设立的时候就认识不足。好接单的时候开工厂,他们基本上都有一个基本的认识,那就是这个池塘的鱼永远吃不完。但他也从来没有想过,池塘的水会干的。湖泊也会干涸的。大海虽然不会干,但也会把与鱼掏完的。

  生存危机从一开始就存在。只不过是订单多的时候大家没有在意。也没有想到生意冷清有这么快!要解决吃鱼的问题,首先就要解决思想伸手要鱼的问题。只有解决好了这个问题,我们才能吃到很好的鱼。

  一个国际著名的代工鞋企,在冬天来临的时候,他把市场转移到了国内。从生产型企业向品牌企业过度。通过实施渠道战略和品牌战略,今年的冬天他们安全度过了。

  大中小生产企业,依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战略转移。为了更好的吃鱼。看样子我们要亲自养鱼,要改变渔业的规则。不进行创新,这个冬天是很难过的。即使挨过了三九寒冬,也会在四九上死去的。如果只想把池塘的鱼吃完,而不想去养鱼,那么总会有一天会吃完的。在订单多的时候,生产企业开足马力,根本不管企业的未来,加紧订单生产。但订单一旦全无的时候,怎么办?是不是要考虑企业的根本出路。

  冬天的吃渔术

  其实,渔和鱼的关系,在经济学中,可以概过是宏观与微观的关系。在企业中,可以是战略与战术的关系。

  要想知道冬天里有没有生意,今年这个冬天无论生死,我们都要亲自体验。冬天来了,他的特征是什么?从企业角度来看,就是生产的产品滞销,卖不动了。这是因为市场的消费力不振奋造成的。根本原因是消费者对未来产生了不安的恐惧心理。因此,他们削减了消费规模。

  基本上述认识,我们可以把这个冬天描述为:

  第一个变化是:市场现金流动速度降低,市场的真实容量也就是经济总规模下降了。比如,原来是10块钱,现在就变成了5元。

  第二个变化是:消费趋势发生变化。高品质的生活模式向基本需求生活模式变化。这个理解是,社会消费依然存在,只不过是消费的方向及规模发生了变化。比如,原来2000元一个月的人,其消费是1000元用于享受型消费,经济危机来了,这1000元的消费将变成了200元。也就是说,整个消费规模被消费自己给主动的压缩了。

  如果对冬天的生意进行解析:

  第一个规律是:冬天的消费,高品质的生活方式将不再是中层消费的主流,而是变成了财富层和少数中层的生活方式,而大部分的中层消费将呈现低生活水平的消费趋势。也就是物美价廉的消费。比如,99美分的商店生意越来越好了。

  第二个规律是:消费方向的变化,一是产品价格呈现低价格趋势越来越明显;二是产品的消费需求被人为限制在日常生活的消费范围。用于享受型消费大幅度下降。

  冬天的生意规律对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那就是出售产品的零售价可能要比现在降低很多,但还得保证企业有利润。能不能做到。

  事实上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生产型的传统模式是两头在外。其实创新之后的模式依然是两头在外。这是针对外向型企业讲的。

  传统的两头在外,是市场和订单都在外。创新的也是市场和订单都在外。但二者之间根本的差异是后者是控制了市场。举个例子。生产一件50美元的上衣。其成本假如为2美元。利润为1美元。出口到国外去之后,进口商的利润为20美元,零售商的利润为27美元。如果现在的订单我们选择与零售商合作,销售30美元的产品,质量依然不变。你想,二者的利润都没有变化。对方的零售商肯定会愿意合作的。

  此外,生产型企业还可以直接将服务面向家庭、团体及社会组织,这样的生产模式不仅可以拥有新的订单。而已生产利润还可以上升。

  生产型企业的弱项在于渠道和市场。如果渠道和市场完全受制于人,这样的代工企业的寿命很显然是短售型的。除非,实现规模化扩张,以新工艺降低成本,与各大品牌商建立互惠互利的新的生产代工模式,唯有如此,生产型企业才有机会在未来活得滋润。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企业过冬:吃鱼还是吃渔  过冬  过冬词条  还是  还是词条  企业  企业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