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真正限制一个人成长和进步的,不是没有想法,没有答案,而是满脑子标准答案。为什么这么说?本文与大家探讨。
作者:张丽俊 Cherry
来源:张丽俊(ID:zhanglijunCherry)
做管理这些年来,每次下属找我沟通问题的时候,我都希望他们是带着想法来的。
在我看来,一个人最大的懒惰,是思维上的懒惰。
如果你做事情没有思考,没有自己的想法,你再努力,都是徒劳的,更遑论得到成长。
没有想法很可怕,会让你错失掉很多的机会。
但是,真正限制一个人成长和进步的,不是没有想法,没有答案,而是满脑子标准答案。
为什么这么说?今天,我们聊聊这个话题。
01、放弃思考,就是选择平庸
在工作中,我其实挺怕遇到这样一种人:年龄不小、书读不少,也有一定的阅历,却满脑子都是标准答案。
不管你是和他讲道理,说逻辑,还是谈常识,摆事实,分析具体事例,他都能调出脑子里的标准答案来应对。
你说要提升人效,他就去抓考勤、每天早晚会,加大检查力度;
你说公司要削减成本,他想到的只有裁员;
你说今年要实现翻倍的增长,必须做创新,他不同意,还在用去年的老方法,因为他的经验就是他的“标准答案”……
一个人满脑子标准答案,其实就是没有思考。没有思考,就会有三个后果:
第一个,听不进意见。你说什么,他都觉得自己有标准答案,满脑子都是“我知道”,形成了低层次的认知闭环,不愿意接受别人的观点。
这样的人,最难沟通。
第二个,看不见变化。陷在自己的知识体系里,总是带着一个标准答案去看待不同的问题,忽略时势的变化,这实际上是闭目塞听,掩耳盗铃。
第三个,拿不到结果。缺乏深度思考,考虑问题流于表面,忽略变量,导致成功不可复制,也拿不到结果。
很多时候,所谓的“标准答案”未必就是正确的答案。因为成功的背后都有运气成分,存在着偶然性,而不是必然,如果把之前的经验和方法,视为“标准答案”,很可能会出现“幸存者偏差”的情况。
什么是“幸存者偏差”?
说得直白点,就是以点带面,以偏概全,摸到了大象的一条腿,就误以为是大象本来的样子。
有这么一个故事:二战期间,盟军很多飞机都被德国击落,损失惨重。于是盟军邀请了很多专家来解决这个问题。
统计发现,飞回来的飞机翅膀中弹特别多,机舱弹孔反而没多少。于是,大多数专家按照直觉推测,建议盟军加固机翼方面的防护。
但有一个工程师站出来反对,他认为“飞回来的飞机”翅膀弹孔多,正说明打中翅膀了飞机还能回来,可打中机舱飞机就没救了,会直接坠毁,根本不给你机会数弹孔。
最后,盟军高层听从了这位工程师的建议,选择加固机舱,结果飞机坠毁率降低了很多。
你看,没有深度思考,凭借经验或者所谓的“标准答案”去解决问题,很可能就会得出一个片面的结论,是无法真正解决问题的。
02、如何打破思维惰性?
满脑子标准答案,就会陷入“思维惰性”陷阱,最终让你碌碌无为。
那么,如何打破思维惰性呢?有3个建议,分享给你:
1、心态开放,摈弃惯性思维。
一个人在职场上最大的进步,来源于日常工作的总结和开放的心态。
如果没有一颗开放的心,总是在自己的惯性思维里,那么注定无法成长,取得大的成就。
为什么人会有惯性思维?因为,人类的大脑会沿袭之前的思维方式来处理之后的事情。
熟悉,会产生轻视。当你太相信所谓的“标准答案”,就会不自觉地排斥一些新的观点和想法。
所以,你一定要保持开放的心态,摈弃惯性思维。
2、逆向思考,摆脱路径依赖。
比如,去年你通过短视频,实现了100万的涨粉目标,今年你还通过短视频去实现粉丝翻倍的目标。这样能行吗?肯定不行的。去年短视频是个风口,今年不再是了,增长乏力,你必须寻找新的增长点。
那,如何摆脱路径依赖呢?
你要有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有两个关键点:
1)慢着来。满脑子标准答案,你就会懒于思考,会很快地下结论。这不是一件好事,你一定要慢着来,多立场,多角度地分析问题,闻一知十,看穿事物背后的本质。
2)反着来。对现成的结论和观点反过来思考,反向行之,换个角度看问题。常见的思考方式,是由“因”及“果”,但是你可以从结果倒推,找出更多的“因”。
思路决定出路,不同的思考方式,也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3、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很多人之所以会陷入“思维惰性”陷阱,就在于缺乏提出假设的能力。
不要太过迷信所谓的“标准答案”,开动假设的能力,重新认识思考的价值。
当你通过深度思考,对事物有了新的认知,新的想法,就去找事实证明它,在实践中验证它。
求证的时候,要基于事实,充分地考虑变量,避免错误归因。
没有一成不变的标准答案,只有不断优化的做事方法。大胆地提出假设,去验证,升级认知,你才能让自己获得真正的成长。
叔本华说:真正独立思考的人,才是精神上的君主。比没有想法更可怕的,是满脑子标准答案,形成了“思维惰性”。
如何打破思维惰性?你要有开放的心态,摈弃惯性思维;你要有逆向思考,摆脱路径依赖;最后,你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升级你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