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四种人我不会投
写一篇会掉粉的文章,若有得罪勿怪,请切勿对号入座。话虽然不好听,不过都是我掏心窝子的话。
1、年龄超过45岁的不投
虽然说宗庆后42岁创办娃哈哈,任正非44岁创办华为,陶华碧49岁创办老干妈,但是对于专注在互联网、TMT行业的投资的梅花天使来说,如果创业者的年龄超过了45岁,投资的可能性是很小的。简单分析一下,45岁才开始过创业这条独木桥,尤其选在互联网领域创业的,一般会有两种人,一种是之前没什么积累,在任何领域都是浅尝辄止,没有自己的专业领域,简单来讲就是事业上不是那么“如意”,对自己不是那么满意,觉得互联网领域造富能力特别强而且看起来好像也没有什么难的,想趁着“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做最后一搏,但这种人不管是创业还是打工,也依然会浅尝辄止;另一种是之前已经有所成就,也有些积蓄,但这种人通常会更迷信自己之前的成功经验,也很难真正打开心胸引进年轻团队,同时通常已经在管理岗位上待了多年,对一线的实际操作其实不那么熟悉,坦白讲可能已经不太懂得互联网的“玩法”。
2、张嘴就是“资源”、“人脉”的不投
有这么一种人,张嘴就是我在xxx有什么资源,我跟xxx(某大公司或利益相关部门)很熟,甚至还会一边介绍一边打开手机翻出几张跟xx大佬的合影来,so what?我们要投的是创业者,不是交际花。虽然在互联网圈子里人脉广会在办很多事上容易一些,但是互联网已经是所有行业中最为讲究公平的行业了,跟xxx很熟,有xxx资源,但在合作中也极少有免费的午餐,流量、技术支持,都得拿真金白银来换,如果有交情最多打个折扣,更何况绝大部分根本就跟你没什么过硬的交情好不?都2016年了,就别拿计划经济批条子时代的说辞来“忽悠”投资人了。
3、“小气”的人不投
在我们对一个项目有初步兴趣之后,我们通常会比较详细地询问创始团队的股权情况,比较极端的是曾经碰到一个创始人一再强调他们这个团队有多稳定,cto、coo跟着他一共多少多少年,cto的技术有多牛多牛,但一问创业要给cto多少股份,他居然犹豫了,犹豫半天之后说2%?2%,这是一个cto的价值吗?再一问期权计划,他居然一口回绝了,认为不需要留期权,我废半天劲解释了一下期权的重大意义,他居然回过味来了,问我:那也就是说期权也可以发给我自己,是吧?呵呵,按照道理来说是的,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这不仅仅是“小气”的问题,更体现了创始人的格局观,把自己股权看得这么紧,今后如何引进新的人才来适应公司的发展呢?要知道一个很小的蛋糕就算你占99%也只有那么大,而马云只占阿里巴巴5%的公司股权。
4、“善变”的人不投
创业是一条非常曲折的道路,我是非常鼓励创业公司一边全力以赴,一边随时准备调整的,我们梅花有很多portfolio包括唱吧都有探索方向的过程,但这并不意味着创业可以不专注。有这么一种人,经常给我微信里发BP,我们判断后没投但也表达了祝福,可过了一个月,又发一封BP,跟之前的项目完全不同了,再过一个月,又换了项目,而且往往这种人特别善于追“热点”,VC投什么他做什么,但是任何一个方向都没有深入进去,连门都没有摸着更何况经验教训,相信这样的“连续创业者”什么也做不成。
恩,再加一条,如下图的人不投,本来还想要他的简历先看看。。。。。人和人之间还有没有起码的尊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