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朋友圈刷出奔驰广告,和大数据无关!

  今天一大早就收到大家的私信让我分析一下微信这次广告推送的原则是什么?难道真的是大数据吗?难道刷出宝马的真的是年收入100万?

  答案,显然不是。个人觉得目前微信广告推送和大数据关系不大。大家回想一下,这次全民吐槽广告和去年微信的全民打飞机以及后来的全民抢红包是不是一样一样的?微信把我们都当枪手了,当然互联网时代这叫众包、病毒式传播。

  下面就来给大家解析一下朋友圈广告这点事?

  首先,看看微信官方的朋友圈广告的定义,关键词:用户画像、实时社交混排算法、依托关系链进行传播。

  用户画像一种情况是基本属性的画像,例如,性别,使用终端,是否绑定银行卡等;另一种情况是基于朋友圈内容的画像,也就是文本分析然后贴标签,后一种方法看起来很高大上,但是却是最难的。微博运营了五年多了,这部分内容还基本上是初级,否则新浪微博的股票早就涨上天了。

  依托关系链很重要,社交关系是社交类产品的核心,你关注过谁,赞过谁,评论过谁这些都是关系链的一部分。而这次广告推送这一点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下文会提到。(@数据化管理原创文章)

  在我上一篇巨火的文章【从“赵本山20吨黄金”是怎么来的谈新闻传播的路径】中就谈到流行三法则:人物法则、附着力因素法则和环境威力法则。所以一件事情要火,关键人物很重要,微信太懂这个道理了。来看看他们的招商介绍:

  看见了吗?精选第一批高质量种子用户,当然高质量不代表高收入,这次的宝马、Vivo,可乐肯定是启用了不同的种子用户。你能否收到宝马的广告,合理的朋友圈是否有微信精选的种子用户有关(当然种子用户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种子)。

  具体如何有关呢?

  当宝马的种子用户评价了“宝马”广告后,这个种子的其他朋友圈的人收到宝马广告的权重就上升了,极有可能看到宝马。当然不是绝对,还有其他因素。

  朋友圈广告会出现在第5条的位置,如果你没有和这条广告互动,这条广告6小时后自动消失。

  这就是微信朋友圈广告的推送流程。那具体推送后的数据是怎么样的呢?

  今天我在微信、微博、QQ群等做了一个调查,收到749条有效调查结果,分析结论如下:

  1、没有收到广告的占多数,收到宝马用户也占多数。

  2、苹果手机用户占了一半,很吓人。

  3、25.8%的人感觉推送并不精准,只有5.2%的人认为推送是很精准的。其实什么叫精准推荐是很难定义的,比如今天有个朋友说自己是可乐的重度用户,没有推送可乐觉得不可思议。其实这个很好理解,一种可能是这个用户并没有在朋友圈发布有关可乐的微信,另一种可能就是这次发布并没有“大数据”分析。

  4、我又在想是不是微信会通过你是否绑定了银行卡,是否发过红包,是否利用微信钱包买过东西?因为这几个数据可能会提升你看到宝马的权重值。这几个数据分别是。绑定了银行卡的占63%,占大多数。发过红包的占32%,小部分。利用微信钱包买过东西的占43%,这个数据小于绑定银行卡的比例,看来很多人还没有消费过。另外一个数据是在微信抢过红包的占55%。

  问题来了,这些数据和宝马有什么相关性吗?这才是核心。

  【A】收到宝马用户中,94%是苹果手机,Vivo只有26%是苹果手机用户,可乐这个数据是24%。可以明显看出“宝马”是将苹果用户作为投放对象的,那为什么不是100%苹果手机,我认为剩下6%的用户可能是填错了数据或者是其他原因吧。

  【B】收到宝马用户中,只有56%的用户是绑定了银行卡的,这个数据小于前面提到的63%,说明这个并不是宝马推送的关键元素。Vivo和可乐这个数据和宝马也差不多。

  【C】收到宝马用户中,只有31%发过红包,和大围数据32%没有太大区别,说明这个也不是选项。

  【D】收到宝马用户中,只有44%的用户用微信买过东西,和上面大围数据43%也差不多,排除。

  最后我觉得这次宝马筛选的用户条件可能非常简单,根本和大数据没有关系。这个条件就是:苹果产品用户,生活在一二线城市,年龄在20-45岁左右的微信用户。当然后两个结论还需要数据论证。【作者:黄成明 来源:中人网】

  更多精彩内容 ,下载MBA智库资讯APP或关注微信公众平台:mbalibnews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奔驰  奔驰词条  无关  无关词条  朋友  朋友词条  数据  数据词条  广告  广告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