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病毒式营销:利用客户之间的信息传递,让客户自发的将产品推荐给其他潜在客户。
很多产品都采用过病毒式营销,例如:
百雀羚的老上海摩登女郎的广告图。六神花露水风味的鸡尾酒。小猪佩奇大电影的先导短片《啥是佩奇》。
这几个案例的成功,都充分证明了病毒式营销的强大力量;利用病毒式营销,很多公司都在短期内吸引了一大批粉丝。
然而,这种爆款型产品,往往来得快,去得也快;在经过了一段时间后,这些营销策略很快就被客户所遗忘。例如:没有谁现在还愿意转发《啥是佩奇》,不然很容易被人说火星。
因此,病毒式营销最大的缺点就暴露出来了:营销策略存续性短暂,不能反复使用。
那么,我们有没有合适的方式,让病毒式营销更进一步,让这些营销策略能够更长时间的在客户群体中传播呢?
一、什么是模因
模因指的是一个想法,行为或风格从一个人到另一个人的文化传播过程。
模因可以包含:宗教、谣言、新闻、知识、观念、习惯、习俗甚至口号、谚语、用语、用字、网络爆红事物等。
简单来说,如果说基因组成了不同生物的特点,模因就是组成不同文化的特点。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当你看见乔布斯,就会想起苹果公司。因为乔布斯作为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他可以算是苹果公司的基本组成部分。因此,“乔布斯”就是“苹果公司”的模因。
那么,模因都有哪些特点呢?
二、模因的特点
1. 可以被复制
模因可以由一个人传递到另外一个人,这种传递过程就是模因的复制。
举个例子:为什么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这是因为,父母和孩子呆在一起的时间很长,而且孩子很信任父母,因此很容易接受父母教导的知识,养成的习惯,或者对于事物的看法。所以,很多孩子不仅仅是相貌和父母相似(基因相似),性格也会和父母相似(模因相似)。
再比如:当你听到一个很好笑的笑话,是不是想要分享给你的朋友呢?这种分享的过程,就是模因的复制。
表情包在最近几年成为了很多网友的快乐源泉,也是因为其形成了一种模因。很多人将“表情包”和“快乐”联系到了一起,希望将自己的快乐复制给其他人。
2. 与环境相一致
大多数模因只能存活在特定的环境中。
例如:
程序员:PHP是世界上最好的语言。90后:呵呵。球迷:我的护球像亨利。
这些模因,只有接触过特定环境的人才能懂得。一个完全没有接触过特定环境的人,就很难去有效的理解这些模因(或者说,很难理解这些梗)。
因此,当你向特定环境外的人进行模因复制时,正如同“向喜欢交响乐的朋友推荐周杰伦”一样,很难让环境外的人产生共鸣。
3. 可能产生变异
正如基因一样,模因并不总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候它也会产生变异。
举个例子:例如Jesus Chris,之前往往指的是耶稣基督,而现在很多外国人都用来作为感叹词。
在中国也有着类似的情况:在年前,“真香”还只是一个描述感受的赞叹词。而现在,真香却是指“一个人下定决心不去或去做一件事情,最后的行为却截然相反。”
不仅仅是大环境的演变,自身的性格和习惯也会促使模因的变异,例如:有些父母都信教,于是逼迫小孩每周都去参加礼拜。然而,小孩产生了逆反心理,最后促使了小孩成为了坚定的无神论者。
4. 有一定说服力
一个好的模因,必定会有一定的说服力。
这里的好,不是指模因“积极”,“善良”,而是指:模因可以较为长久的进行传播。
比如:坚持“酸性体质容易引发疾病”的人,就是将“多吃蔬菜有益身体健康”这个具有一定说服力的结论,安插在了“酸碱体质”上,强行解释成“蔬菜是碱性的,所以有益健康”。因此,这个模因才能经久不衰的传播至今。
再比如:现在仍然坚持“地平说”的人高达数十万。他们为了使地平说更有说服力,将太阳形容的和只有月亮一样大,在地球上规律的转动,因此才会有白天黑夜的出现。
5. 有主动传播的意愿
仅仅很有说服力也不够,能引起大家主动散播的意愿才是形成模因的关键。
传播模因主要基于两点:模因内容的重要性,以及模因传播所得的利益。
例如:很多科学分析类的文章,很难被大规模的转发。反而网络上的各种谣言,很容易被传播开来——“小龙虾的致命真相:全世界都不敢吃,中国人却还被蒙在鼓里!”“年轻人眼癌增三成!熄灯后看手机会失明!”“甘南地区发生“漂浮汽车”事件!”。
这是因为谣言的内容往往与读者高度相关,或者由于其稀有的特性而变得重要,而辟谣信息却很难达到这两点。因此,谣言往往传播的比辟谣信息更快更广。
解释了这么久的模因,我们该如何利用模因来进行营销呢?
三、如何利用模因进行营销?
1. 建立基础框架
如果说病毒式营销是“提供一个话题性产品”,那么,模因式营销就是“提供一个基础框架,让话题发生在其中”。
很多人都收到过类似的信息:
“如果你在三天之内不把这个信息转发到五个群,你就会……”“今天是马化腾生日,转发到三个群,你就可以……”“如果你不转发这条信息,你的父母就会……”
有时候,人们出于对未知的恐惧或好奇心理,对这种信息进行大量的转发。
而这些信息往往都有一个类似的框架:“如果你不转发,会有坏事发生在你身上;如果你转发,会有好事发生在你身上。”
因此, 任何人都可以利用这个框架,创造出自己想要的谣言。
不论你看见的谣言多么离谱,都是以这个框架作为基础的。
再比如:抖音能够获得大量的下载和转发,并不是因为它生产了病毒视频。它只是提供了一个框架,让不同类型的病毒视频都能够良好的在其中生存。
因此,为了获得更多的病毒视频,客户就必须去下载抖音。
模因式营销,并不是提供一个已经完成的产品,而是提供一个基础的框架,让客户愿意参与到其中的建设中。
2. 提升可参与感
由于客户可参与到产品的建设过程,那么,在模因式营销中,提升可参与感就变得十分重要。
经常在朋友圈流传(然后被封杀)的各种心理学测试就是例子:
“测测你的左右脑都住着谁?”“荣格心理学,测试你的心理年龄。”“测你拥有哪种隐藏天赋。”
如果你仔细去观察这些心理学测试,其实都是在宣传某种产品。
但是,由于客户能够很开心的参与到其中,他们并没有注意到自己无意间就将产品给推广出去了。
心理学测试就是一种模因式营销,他们加强了客户的参与感,让客户在其中自主进行选择。
这也是各种利用心理学测试来营销的方式长盛不衰,而利用爆款产品(例如星巴克的猫爪杯)进行病毒营销却只能持续很短时间的主要原因。
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尽管心理学测试能够存活比爆款产品更长的时间,但是持续时间依然不够。
这是因为,在心理学测试中,尽管不同的人得出的结果不一样(可参与感增强),但是不论怎么测试,同一个人得出的结论总是一致的。
那么,如何才能让客户可以重复地获得模因刺激呢?
3. 加强可变性
想要让客户得到持续的模因刺激,就需要让客户每次参与时都能产生不同感受。
我们可以参考最近在各个城市火起来的马拉松比赛:
按照人对于身体健康的需求来说,马拉松其实是属于过量运动。那么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不辞辛苦,前往各个城市,参加马拉松比赛呢?
这是因为,马拉松比赛提供了一个大的基础框架,让不同的人从其中寻找到不同的含义:保持健康,摆脱焦虑,自我实现等等。而且,每次参与的城市不一样,环境不一样,加强了每次选手参与时变化感。
而马拉松比赛本身,对于任何城市来说都是一次模因式营销——仅仅靠复制其他城市的马拉松比赛框架,就能够对于自身进行一次高效率的宣传,吸引大规模的投资。
虽然说马拉松比赛的可变性较高,但是归根结底还是需要选手进行长跑。
因此,马拉松比赛的热度可能持续3到5年,随着全国举办次数的增加,其模因式营销的效果会越来越弱。
与之类似的,还有各种综艺节目。
很多人都会觉得:“这个节目的第一季最好看”,正是因为节目第一季时带给观众的感觉是新鲜的,而之后节目的各个环节往往大体上是不变的。
当观众对同样的主题产生审美疲劳后,即使是更换参与者也很难达到第一季的效果。
如果更进一步,将可变性变得更强,会不会让营销时间更加的持久?
对二次元有所了解的人应该都知道初音未来。初音曾经以“甩葱歌”火遍整个网络。
然而,初音其实是一款语音合成软件的虚拟代言人,初音其实是一种模因式营销的策略。
软件公司除了给初音制定了一些基础设定(身高,体重,外观,音域,等等),将大部分的权力开放给广大创作者。而广大创作者也利用了各种方式对初音进行了热情的回应,不论是音乐,游戏,赛车,演唱会,手办,初音的加入都不会显得违和。
初音的流行,反过来带动了软件的畅销,而且数十年间经久不衰。软件公司利用了模因式营销,仅仅靠提供一个“框架”,利用客户的自发创造精神,成功的推广了自己产品。
4. 产生情感宣泄
让客户产生情感上的宣泄,在这一点上,模因式营销和病毒式营销是相同的。
不同的是,病毒式营销的情感宣泄,只能提供一个固定的宣泄方向。
例如:之前的五芳斋拍摄的重阳节广告,利用了大家的怀旧心态,戏仿了80年代的复古型广告,宣泄了客户的怀旧与娱乐情绪。
很多微博上的超级话题,例如:“如果你一夜暴富后,你会做什么?”。有些人会选择旅游;有些人会选择陪伴父母;有些人会选择裁掉老板……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情感需要宣泄。如果将这个超级话题和各种锦鲤抽奖相结合,就能够有效的提升抽奖后的客户转化率。
可以被复制:当你阅读完这篇文章时,你就已经形成对模因式营销的认知。与环境相一致:这篇文章以营销为主,更容易被营销人员所接受。可能产生变异:你可能并不认同里面的观点,或者会产生新的理解。有一定说服力:模因式营销结合了模因学,有一定的科学性。有主动传播的意愿:如果你点了右下角的赞,就是主动传播了模因式营销。
失败的论坛营销案例经验总结
导读:纸媒和网媒,到底哪个推广效果好?这是一次有说服力的案例分享,一看作者就是有经验的人,通过纸媒与地方网站的营销活动对比,作者总结的还算深入,本文是很值得公司员工阅读的,尤其是企划部门和营销人。
我在一家服装企业做网络营销,公司有很多服装产品,不过位置比较偏远,在武汉这个城市,算是城乡结合部位了,这样的地段如何把我们仓库里的产品销售出去?我们做了两个营销活动。
一个活动是在武汉最大的报纸上刊登销售广告,另外一个则是在号称武汉最大的本地生活论坛得意上打广告。为了区分两次活动的效果,我们有意识的把活动时间错开,报纸活动结束3天后,才开始论坛活动。
不得不说,我们在武汉晚报上刊登的广告活动很成功,除了活动的第一天因为下雨,只卖了2万多块钱之外,后面的几天效果都很不错,每天的销售业绩都在5万以上,最高的一天销售额达到9万多元。每天我们在地铁站接送的车辆都来回不停的开动,服装仓库里可以说人满为患。
而反观我们通过论坛做的活动,在论坛上整个活动宣传周期,是7天左右,包括首页广告位,论坛帖子高亮置顶,频道页广告位等,一共加起来广告费将近2万多,可是活动报名收集到的电话仅仅只有293个,可以想象,留下电话的人数还不到我们报纸活动一天的人气,那最终到现场的顾客只能用门可罗雀来形容了。整个活动下来销售业绩不到2万元钱,连广告成本都不够,更别说其他产品成本,人力物力成本了。
残酷的事实告诉我们,同样的活动,通过传统媒体报纸,我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而我们的论坛营销,是失败了。
相信在很多做网络的人心理,觉得传统媒体没落了,网络媒体逐渐兴起,可是通过两次活动效果的对比,我们发现事实不是这样的。当然,活动失败了不要紧,要紧的是我们能不能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下面,我也来针对这次童装特卖活动来做一下经验总结:
1、用户群体的不同决定了活动效果的不同
通过对两次活动购买人群的观察,我们发现报纸过来的顾客都是年纪在50岁以上的爹爹婆婆,而得以过来的顾客多为30岁左右的年轻妈妈。爹爹婆婆基本上没有上班,他们有充裕的时间能够坐地铁,转公交到我们这个比较偏远的位置前来购物。同时,他们消费观点以便宜,实惠为主,所以对我们这种到仓库选货目的就是图个便宜。而得意的用户群体多为上班的白领女性,她们基本上每天要上班,基本上没时间到我们这种比较偏远的仓库前来购物,而他们对服装的消费观点并不是一味的图便宜,更多的是追求时尚和品牌,价格是她们次要考虑的问题。所以,这种优惠特卖活动对她们的吸引力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综上所述,我们的活动的特征:位置比较便宜,价格比较便宜,在仓库购物。这些特征决定了报纸的受众是比较适合我们活动的,而得意的用户群体和我们活动的目标客户有所出入。
2、受众覆盖率报纸和得意论还差别较大
传统媒体看似没落,其实他的受众群体和社会影响力还是根深蒂固的,比如我们选择的报纸每天发行量有66万,这个受众覆盖群体是相当恐怖的,基本上能够覆盖武汉市10%的人群了。同时,现在各个报纸也和互联网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只要在报纸上刊登的文章,会在搜狐、新浪等数十家主流门户网站上被转载,这些主流门户网站的影响力大家可想而知。也就是说,我在报纸上刊登的信息,也会在网络上被广泛传播。
而反观论坛,我们的广告贴从发布到结束,总PV数也没过10000个。也就是说,最理想话的状态,也最多不到一万个人能看到这则信息,其实最终有意向过来的,也就293个人报名参加了。最终到现场实现成交的就更少了。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从得意上过来的顾客,其购买力和报纸上过来的顾客要强很多,基本上客单价要多一倍左右,这一点和受众群体的消费能力和消费观点还是有一定的关系的。
3、千挑万选的“黄道吉日”却“撞衫”
我们报纸活动举行的时间是5月21~5月26号,后来活动效果好,又临时加了一天。这个阶段没有什么重大国家法定节假日,基本上没有什么竞争对手和我们竞争。而得以团购活动选择在5月30~6月2号,这个时间段“看起来很美”,既是“六一”儿童节,也是端午节,连续放假三天。很多市民都有充裕的时间前来购物。可是,我们没想到的是,光光在一个地铁口,就一个接待顾客的地方,就有2家做一样的童装特卖活动。还有其他一些在市区的更方便,更精彩的其他活动,可以说这个时间段是活动扎堆儿的季节,我们这种地点偏远的活动和其他活动比起来,吸引力就少了很多,自然来的人也少了一些。
所以,我在这里奉劝大家以后如果要策划类似的活动,最好还是要慎重选择活动切入时机,虽说这次活动看起来我们选择了“六一”“端午”这种节假日,但是由于这个时间段太火爆了,导致我们的活动少了很多吸引力,一部分本来可以转化的潜力顾客被分流了。
4、活动内容策划有讲究
在报纸上,我们活动文案是以我们童装老板访谈,讲述我们老板“坎坷”的创业历程,然后说到为了“回馈社会”,开展的特卖活动。整个文案故事性很强,具有很强的代入感,可以说是很“软”的一类宣传稿件了。
而在得意论坛上,我们的采用的是“论坛体”,也就是网络语言元素运用的比较多,整个文案显得比较活泼,同时在帖子里增加了不少服装款式图片。这两种不同的文案策划方式不仅仅是不同媒体的需要,也是为了迎合不同顾客群体的口味,本身没有高低上下之分,不过最后事实证明,采用访谈式的软文,故事性强的文章最终效果更好一些。
总结:
当然,同样性质的促销活动,采用不同的营销手法,选择不同的宣传媒体,最终效果却天壤之别,除了上述因素以外,还可能有很多问题,在这里没有吐槽得意论坛的意思,只是我们把没有充分分析我们的顾客群体特点,产品特点,盲目的选择营销方式,最终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只能说就当这次是花钱买一个教训了,做论坛营销,不是发一个帖,上几个广告位就能获得成功的,而是需要长期经营,充分策划,把握时机,可以说一次成功的论坛营销活动,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