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空白”就是在短促、强烈的情绪状态下脑活动受到抑制引起的思维停滞、精神衰竭现象。 在日常生活中也存在类似的极端情况。
相信每个人都会有紧张的时候,读书时候被老师点名的时候或是上台讲话的时候,还有遇到非常高兴和难过的事情的时候都会有紧张的时候,但是有些时候的紧张会让人头脑一片空白,这到底是什么原因会导致这种情况的出现呢?
详细内容
01:
例如听到亲人或最心爱的人去世后,有些人可能会刹那间精神衰竭、发呆、晕倒、不省人事;在过马路时如果迎面冲来一辆卡车,有人可能会傻了一般地站在马路中间,一动都不能动……事后还会心有余悸地讲:“吓死了,当时我什么都不知道了”!一个连年高考落榜的学生曾痛苦地说:“每当走进考场时,大脑就不转了,关键的话一句都想不起来,大脑一片空白……”类似的问题困扰着许多人。范进中举式的重大成功后的狂喜,惨遭失败后的绝望,遇到不幸事件的悲伤以及面临突然事件的紧张焦虑,都可能使大脑处于“空白状态”。这种现象与人体自主神经系统及皮层神经活动有关。
02:
自主神经系统又叫植物性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组成。在某种程度上讲,自主神经系统的产生具有进化学上的意义。自主神经系统首先用于积累和保持机体的能量。许多爬行动物在夜间寒冷时体温降低,代谢率也慢慢下降;清晨醒来时,它们看上去慵慵懒懒,好像无力去四处搜寻食物,只是静静地呆在太阳下吸收热量。实际上,这是动物适应周围环境的最佳方式。 正是这个管理着机体能量和资源的自主神经系统,在紧张、恐惧、焦虑等各种情绪状态下会发挥出令人惊奇的作用。已有研究显示,在关键时刻,紧张、兴奋的情绪是必要的,它会激活自主神经系统中交感神经的活跃,一方面促使心率增加、血糖提高,另一方面也促使机体吸入更多的氧气以便于给脑和肌肉提供更多血液和氧。同时交感神经还释放出去甲肾上腺素,从而使某些血管扩张,增加该区域的血流量,以应付各种紧张状况。所以教练在总结运动员比赛失利的原因时常会说:“不是技术上的原因,是选手没有进状态”。言下之意就是运动员没有达到应有的紧张水平。
03:
新近的研究表明,在强烈的情绪状态下,自主神经反应可能会走上另一个极端:即本该兴奋活跃的交感神经完全不活跃、不敏感,而处于一种抑制状态,这不可避免地将导致心跳减慢、减弱,呼吸频率降低,血液中血糖含量减少。最近十多年积累的科学事实证明,脑能量的代谢多来自于葡萄糖的有氧氧化,脑对血糖和氧含量的改变十分敏感。低氧、低血糖使脑能量供应不足,而脑糖代谢与脑能量供应是脑实施各种功能的基础,没有能量供应,脑就无法进行工作。脑,尤其是作为人类思维意识关键部位的大脑皮层,如果能量不足,脑功能弱化,就将无法正常工作。轻者引起注意和知觉的范围缩小,言语不连贯、不规则,行为紊乱等;严重的情况下脑不能保证其激活状态,无法进行有效的工作。
04:
“大脑空白”会不会是在此时出现的呢? 也有人认为,在极强情绪状态下出现的“大脑空白”现象很可能与神经活动受到抑制有关。的确,如果过强的情绪刺激已经超过了神经细胞兴奋性的限度,大脑皮层的暂时神经联系会中断,大脑皮层将处于抑制状态,这便有可能引起刹那间的“大脑空白”。 大脑一片空白等是一种正常现象,我们称之为“现实脱离感”。从神经心理上说,紧张会导致意识缩窄,精神集中,从而使人注意不到外界的情况,厉害的便会出现我们说的“脱离感”。大部分人都会有这种情况,只不过有些人持续时间短,半分钟、一分钟,有的人长一些,十几分钟。 控制紧张激素的释放是避免大脑一片空白的根本。应该认识到焦虑的不可避免性,接受它,习惯它。习惯了就可以大大减少类似大脑一片空白及突然想不起来了的想象发生。大量科学研究证明,脑与情绪的关系并不仅仅表现为脑对情绪的调控,情绪也会反过来影响脑的活动。在极端情绪状态下,人们会出现“大脑空白”的现象,就是情绪对脑反作用的一种表现。 大量科学研究证明,脑与情绪的关系并不仅仅表现为脑对情绪的调控,情绪也会反过来影响脑的活动。在极端情绪状态下,人们会出现“大脑空白”的现象,就是情绪对脑反作用的一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