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从小爱看书,天文地理历史文学无所不看,看得小小年纪就戴上的近视镜,看得没上学时写的作文就蛮像回事儿,看得小学三年级就在少年报刊上发表了几篇“作品”,最后竟看得数学考试不及格。直到数学老师找上门来告状,我们才不得不承认现实:儿子过早地偏科了。
他上三年级时,在《小学生报》上发表了一篇作文,语文老师大加表扬,同学表示佩服,我和妻子也给予了精神和物质奖励,儿子有些飘飘然,对语文兴趣倍增,看书、作文、写日记成了他的主业,而对数学作业则是得过且过、应付过关。一个学期过去,数学从原来的九十多分,下降到六七十分,又过了一个星期竟到了不及格的边缘。数学老师找上门后,我们采取了“限制语文、促进数学”的措施。一是讲道理,什么小学生不能偏科、应该全面发展,什么数学是基础学科,学不好数学以后就学不好理化,就考不上大学,等等。二是把书房的门锁起来,做不完数学作业不让看书。三是要求儿子每天先做完老师留的数学作业,家长再留十道数学作业,并督促完成。四是买了几套数学课外书,让他随便看。五是不再让他往报社投稿。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平时进不了书房,他就在星期天让进书房时,把想看的书都拿出来,藏在被窝里;不愿做数学作业,就把老师留下作业“贪污”掉,糊弄我们;不让往报社投稿,他就在学校抄写好后,偷偷到邮局去寄;那些数学课外书几乎就没主动翻过……过了一段时间,因为没完成数学作业,老师又找上门来。我和妻子气急了,对他大声责骂,大打出手,儿子哭着说以后决心把数学学好。经过一学期的“管教”,儿子的数学成绩有所提高,但无论如何也达不到班里尖子生的水平,而且还很不稳定,经常有滑入六七十分的危险。
我是公务员,妻子是中学教师,我们都是完美主义者,全面发展、文理兼备、科科优秀是我们对儿子的期望。为了达到这个要求,我们费尽了心机,甚至多次狠着心对儿子进行体罚。但是,随着儿子年级的升高,对文科兴趣越来越浓厚,而对数学根本就谈不上有兴趣,只是被动应付甚至有时连应付也不愿应付,这成为我和妻子的一块心病。
如今,儿子快上初中了,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实:让儿子的数学成绩也象语文那么优秀几乎不可能。是的,儿子长大了,长成一个有自己特点的大孩子,父母的愿望固然好,但不可能完全强加给孩子。孩子是个活生生的人,不可能像工人制造零件那样可以随心所欲。孩子又如一棵小树,任其生长就会枝芽丛生,过度砍削也会影响成长。从儿子的未来看,“天生儿材必有用”,理科人才固然重要,文科人才也有用武之地。
于是,我和妻子先是医好了自己的“心病”,承认儿子的天赋,不再把儿子的偏科当做了不起的大事。然后,解除了对儿子看书、写作和投稿的禁令,任其涉猎和发展,更不再因此对他进行体罚。但是,我们还规定了对数学的下限:一是必须完成老师留下的作业,二是数学成绩必须在八十分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