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是做好家庭教育的重要保证。怎样才能实现与孩子的有效沟通?是年轻父母比较关心的问题。笔者认为,父母在与孩子交流时产生共情,才能进入到对方的精神空间,感受到对方的内心世界;才能将心比心地体验对方的感受,并对对方的感情作出恰当的回应。可以说,产生共情,是实现父母与孩子良好沟通的充分必要条件。
共情,是由人本主义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Rogers)提出。它是一种在人与人交往中发生的,能深入他人主观世界,了解其感受的积极的感觉能力,也是所有人际场合中表现出的对他人设身处地理解的能力。要想与孩子真正产生共情,首先就必须了解孩子及孩子的世界,并善于换位思考,真正站在孩子的立场思考问题,实现与孩子的积极有效沟通。
罗杰斯曾对父母如何与孩子产生共情,提供了直接有效的建议:“父母要能够正确地了解孩子内在的主观世界,并且能将有意义的信息传达给孩子,明了或察觉到孩子蕴涵着的个人意义的世界,就好像是自己的世界,但是没有丧失‘好像’的特质。”
“孩子的感受和他们的行为有直接联系”“孩子有好的感受,就会有好的行为”“怎样让孩子感受好?那就是接受他们的感受”……这些认识,年轻的父母可能都会有,但很多情况下父母往往不认同孩子的感受,丧失了产生共情的有利时机。当孩子的感受被不断地否定时,他们就会感到困惑甚至愤怒。久而久之,就会对共情形成“抗体”。
孩子在难过或者受到伤害时,最不想听到的就是建议、大道理、心理分析或者别人的看法,那样只能让孩子感觉自己更差。比如,过分同情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太可怜;提问会让孩子产生防范心理;指出孩子的感受毫无道理则直接会激怒孩子。这种种情况迫切需要父母做倾听者,认同孩子的内心感受,让孩子有机会说出内心的困扰。父母如果能够做到这些,孩子的郁闷和困惑自然会烟消云散,也就能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和面临的问题,与父母产生共情。
倾听孩子的内心,与孩子产生共情,不但能够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还有助于孩子自己解决问题。但是,我们不是天生就会说产生共情的语言的,因为它不属于我们“母语”的一部分,况且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有被否定的经历。
为了能流利地说出这种接纳孩子的“新语言”,适时地产生共情,父母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操练。
首先,要学会全神贯注地倾听。当孩子向我们讲述他的感受时,绝不能心不在焉。如果父母嘴上说在听,其实心不在焉,会让孩子感到气馁。时间长了,孩子就会紧闭与父母沟通的大门,不会主动向父母倾诉。父母真正做了倾听者,孩子就更容易说出他们面临的困境和问题。
其次,尝试用简单的话语回应孩子的感受。当孩子被提问、责怪、建议的时候,很难有清晰的思路和积极的态度去想问题。而年轻的父母往往习惯于提问和建议,有的甚至是批评和呵斥,这样不仅难以产生共情,还容易使孩子产生抗拒心理。如果父母能用“哦……”“嗯……”“这样啊……”等积极的语言来回应孩子的感受,孩子就能在叙述的过程中,自信地整理自己的思路,共情的产生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再次,委婉地说出孩子的感受。现实中往往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父母越是想让孩子摆脱不好的感受,不管父母的态度有多好,孩子却只会越难过。原因就在于父母多是安慰,没有对症下药地委婉说出孩子的切身感受,怕孩子更加难过。其实相反,当孩子听到父母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时,会体会到父母能够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进而产生认同感。
此外,当孩子想要一样父母没有的东西或者想实现父母不能满足的愿望时,父母往往给孩子解释为什么没有、为什么不能够实现。但常常是父母越解释,孩子越不听,家长“拗不过”孩子的情形也就并不鲜见。于此,不妨换种方式,用“真希望咱家能有”“听得出你很想……”“我真希望能给你变出一个……来”等来劝慰。有时候,孩子对某种东西的渴望心情一旦得到理解,孩子的逆向情绪就较容易得到缓解。
其实,比语言技巧更关键的是父母的态度。如果父母没有真正与孩子产生共情的主观意愿,那么,无论父母说什么,在孩子的眼里都是虚伪的,都是想对他们操控。只有真正树立与孩子产生共情的主观意愿,掌握帮助孩子正确面对感受的技巧,共情的产生才能顺畅地成为一种条件反射,成为一种有效沟通的常态,父母也才能进入孩子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