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指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是《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为了培养学生逐步提高阅读课文的能力,积累阅读经验,形成良好的语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应认真指导学生阅读好每一篇课文。
一、设置情境,引入课题
每篇课文的题目都是作者精心思考后安排出来的。它们或是课文要叙述的主要内容,或是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或是书中人物语言的引用,或是作者要记叙的人物、事情,等等。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了在今后的阅读中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我们可以设置一些美丽的画面,以引入课题。
如第一册中的《自己去吧》,开始上课时,我们可出示课件:山苍翠,水碧清,绿绿的草地上,有几个小动物,一棵结满果子的树,一个美丽的池塘。然后让学生说说:看了这幅图画,你有什么感觉?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吗?这样设置情境,把学生带进了一个美丽的世界,并把自己的感受自由地表达了出来。接着,引导学生细致观察草地上的小动物,想想:小猴子、小鸭子、小鹰和他们的妈妈在这片美丽的草地上,会做些什么事,说些什么话呢?请读读课题吧。这样就巧妙地引入了课题。学生读了课题之后,一定会有问题产生:这是谁说的话?自己去哪里?去干什么?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就大大地激发出来了。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分析完课题之后,学生急于阅读课文,解开心中的谜团。但却出现了拦路虎,因为学生识字不多,识字能力不强,他们无法通顺地把课文读下去。这时,教师要教给学生们学习的方法:边读边用笔画出生字词,多读几次,虚心向同学请教或者请拼音朋友帮忙,再多读几次。这一阶段学习的时间要充裕,让学生自主地参与语文的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独立识字的能力和读书能力。
在初读课文时,教师别忘了用多种形式进行指导。如同桌互相认读、互相纠正错音;再读课文时进行竞赛活动,看谁能做到不加字、不漏字;四人小组轮着读课文,然后评评谁读得最好,好在哪里。这样的形式可以引导学生互帮互学,在读、听、评的过程中把课文读准读通顺,又培养了他们合作学习的精神。
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当学生把课文读通顺之后,还要指导学生认真探究课文,获得自己对课文的感悟与深刻理解。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想怎样读就怎样读,想读多少遍就读多少遍,边读边标出课文有多少个自然段。这样,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不会只懂得跟着老师去学习,而是自主地学习,把读书当作一种快乐。
当然,不论用何种学习方式进行阅读课文,都一定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那就是让学生边读边想。想想每句话的.主要意思是什么,想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想想这个新词在这句话中怎样理解。
学习课文《自己去吧》,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自然段去读,朗读好了后,再想想: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哪个小动物的什么事?如小鸭子自己去学会了游泳,小猴子自己去学会了爬树,小鹰自己去学会了飞翔。这样,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前提下,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反复朗读,细细体味,较容易概括出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既有利于提高朗读水平,又有利于个性化的培养,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四、练习巩固,运用新词
阅读教学的目的除了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性地朗课文,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知道课文讲了什么内容外,还要求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词语,与人交流自己对人物和事件的感受和想法。
学完课文《自己去吧》后,可让学生选择最喜欢的自然段进行对话练习,要求尽量读出小动物说话和妈妈说话的不同语气。再换一些我们在生活实际中常见的小动物进行说话训练,可采用填空的形式进行。如:小蜜蜂说:“妈妈,我要_______”。妈妈说:“___,_____。”这样,小蜜蜂学会了____。这样的训练促进了学生语言的发展。
对生字词的积累,除了指导学生把生字书写到田字格中外,还要引导学生观察各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尽量把每一个字都写得正确、匀称。再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词语采摘下来,记录到词语库里去,让自己的词语库越来越充实。这样,字不离词,积累了不忘运用,学生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识字能力和积累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