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把阅读当作一种兴趣、休闲活动,将可养成阅读的习惯,将可获得各种知识,对于陶冶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学生语文水平,提高文化素养,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实现课内外链接,诱发阅读兴趣
课堂中,学生接触最多的是课本,课本中许多文章多是接近儿童生活的,极易引起他们的阅读兴趣,但有时书中内容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阅读愿望,此时,我会有目的的进行引导。比如,学习完《蟋蟀的住宅》一课后,学生很是诧异小小的蟋蟀怎会有如此的神力,这不正好是一个诱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契机吗?于是我说:“其实自然界中还有许多昆虫,也有我们所不知的一面,你们有兴趣了解吗?”面对喜欢动物的孩子,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极大激发他们探索的奥秘,也极大地激发了他们阅读的积极性。于是我适时向学生推荐法布尔的《昆虫记》一书,学生阅读起来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其次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阅读兴趣。比如学完《太阳》一课,学生很惊异,如此我们每天习以为常的太阳,竟然有如此他们想象不到的神秘,于是我又适时引导,“其实世间万物我们不知道的东西还有很多呢?”于是,引导学生阅读的《十万个为什么》,自然成了学生手中的宝物了。
再则,利用孩子愿意听故事的特点,抛砖引玉激发阅读兴趣。我如果想给孩子推荐某一本书,我也会给孩子讲故事,正当他们听得津津有味的时候,我戛然而止,并神秘地告诉他们故事的出处,让他们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中,主动地去阅读原文。事后,他们就会唧唧喳喳的向我我讲述故事的结尾。看着兴奋的学生,我陶醉其中,我的目的达到了。
二、加大榜样的作用,发展阅读兴趣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是至高无上的,老师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不喜欢阅读的老师,怎会培养一群喜欢读书的学生呢?
因此,我常常有意做学生的表率。课上课下,我不时会进出几句经典的语句,并告知此句出自哪本书。同时也会与学生交流,我最近又读了哪些书,里面讲了哪些有趣的事情。看着学生崇拜我的样子,我的作用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同时无论是课下或是阅读课时,我都能拿出我喜欢的书,很认真的在读,学生则像我一样。教室里静悄悄的,那真是一种享受啊。这样一来,出于对老师的崇拜,出于对老师的模仿,学生们也会释卷不殆,一种浓浓的读书氛围悄然而生。
但是学生学校的时间毕竟有限,如何在课余时间保证学生最大的阅读量呢?家长,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榜样作用,能让学校的阅读量在家庭做到极好的延续。首先,我利用家长会,向家长强调阅读的重要性,以及扩大阅读面对孩子的学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习惯会让谈们终生受益的.,同时举出一些科学家或是伟人读书的例子,这样就在思想上取得了他们的支持。其次,我要求家长必须为孩子做榜样。每天坚持与孩子一起进行亲子阅读,要保证阅读时间,读后一定要有一个交流的过程,并且一定要学会表扬孩子,切实让孩子体验到读书所带给他们的乐趣。
家校联合,犹如一幅催化剂,学生的阅读兴趣得以进一步发展,师生关系家长与孩子的关系融洽,在处处存在的榜样的作用下,又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利用小学生愿意表现自我的特点,我首先在班级建立图书角,让学生贴上自己喜欢看的书的名字,并且简单写上推荐的理由。这样既激发了该生的阅读兴趣,又吸引其他同学的注意。实践证明,孩子之间相互影响的作用是极其大的。这样一来,学生出于好奇不由的扩大了阅读量,同时促进了读书心得的交流,一举两得。
读书还要让学生学以致用,体会读书的乐趣。我让每个孩子准备一个积累本。读书时好词佳句随时整理,读书心得也随时记下。我能坚持利用每周一节的阅读课,让他们互相进行交流,并且做到定期检查,并将优秀笔记进行展览。在学生的日记或是作文中,发现一些优美语句,我会及时问该生此词此句从何处而得,学生自然就会将他所读的书介绍给同学。被老师表扬,该生又成了别人的羡慕对象,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读书的好处直接的表现了出来。学生何乐而不为呢?
此外,我还树立大语文关,课外阅读就是为了更好地促进课内的学习。我每天坚持精心留语文作业,避免机械的重复的作业,留给学生充裕的阅读时间,从而保证阅读量。对于一些校内完全可以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干脆不留作业,让学生心无杂念的进行阅读。这样学生在校就会抓紧一切时间,保证学习任务的完成,回家可以轻轻松松的进行阅读了。
众所周知,小学生学生的耐性差,面对时间一长就会出现倦怠的心理,我坚持每周一次根据阅读的书目,以及所整理的读书笔记,评选“读书之星”,并将他们的照片粘贴在板报上。此举进一步刺激并巩固了学生的阅读量。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生活中没有书,就好像没有了阳光。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将学生带入知识殿堂,学习人类的文化成果,积淀人类永不熄灭的智慧之光。让我们用书籍的阳光照亮学生的生活,用书籍的翅膀带动学生飞向美好的明天。
每册教材每篇课文都有学生感兴趣的地方,这些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就是我们进行阅读教学的最好入手点。学生对课文的兴趣有明的有灰的有暗的明点要利用灰点和暗点则要利用教学的刺激物使其发光,从而打开学生学习兴趣的大门。
每学期新课本一发下来,求知欲和好奇心,促使学生先睹为快,这是了解学生阅读兴趣点的好时机,教师要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浏览之后,列出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课文题目,不喜欢的课中有个别感兴趣的地方也列出来,对学生不感兴趣的课文内容,可以使它和学生感兴趣的东西联系起来,通过一定手段,把兴趣从彼物迁移到此物上来,使阅读教学饶有趣味,学生就会以极大的兴趣去学习、去探索,把阅读中尝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获取知识,从而实现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
中学生都已涉及或参与了社会实际生活,并对生活中的辛酸苦甜,真善美丑有了不同程度的感知,这就为他们阅读理解创造了条件。在很大程度上,他们可以凭自己感知了的生活和感情去探索,感知文中的人、事、景等,有时也完全可以将自己设为文中人进入角色去感知,假定文中的人就是自己,文中的事就是自己的生活,做到如见其人,如是其人,如闻其事,如从其事,就象演员深入实际体验生活一样,学生既是读书人,又是书中人,感受更真切,阅读能力也会得到加强。学生在学习中逐渐掌握这种阅读方法,加以老师精心引导,多方面的训练,这样可以避免学生消极盲目、被动地接受,达到目的“食之其味”的效果。
二、悬念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一节课,学生是否感兴趣与导课有直接关系,导好课不仅能紧紧抓住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还能起到情感交流的作用。因此,教师可利用挂图、音乐等设置悬念导入新课。
1、以挂图设置悬念导入。挂图直观形象,不仅有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唤起其求知欲的魅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美的情操。
2、以音乐设置悬念导入。音乐轻松活跃,能愉悦学生的身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我在教学《愚公移山》一课时,先播放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愚公移山》,随着“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的美妙音乐,学生情不自禁的打起拍子跟唱起来,兴趣一下高涨起来。音乐停了,我就创设悬念:“愚公创造了什么奇迹?后人感叹的是什么?你们想不想知道愚公是在什么情况下移山的,他成功了吗?”学生们高兴的说:“想”。接下来,学生们迫不及待的翻开课本,带着好奇心去认真阅读课文。
三、复述故事,引导阅读兴趣
教学中,教师要把复述故事作为学生课外阅读教学的辅助手段,以巩固学生的阅读效果,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考能力。因为学生的复述不是对原文一字一句不变的背诵,就是较详细的复述也只能是较接近原文。
所以,学生要在对原文的理解领会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取舍、概括、改动。而这种取舍、概括、改动本身就是一个思考过程。有些复述还需带有创造性。这样通过复述就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想象力和思考力得以培养。通过复述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为,复述要求在掌握课文思路、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领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自己的语言正确的表达出来。所以,复述是朗读、回答问题等结合起来发展而来的口头语言表达的能力的表现。
另外,复述还能使学生在吸收运用原文中的优美语句、语言发展为自己的书面语言,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复述训练,采取多种形式,循序渐进地进行。每节语文课前的5分钟让一位同学复述读过的故事,看过的电视节目,发生在身边的事。先让学生复述故事中的优美的句子;训练一阶段后再让学生从头到尾把故事讲述一遍。以免失去复述的兴趣和勇气。待练熟了,再让他有表情、有动作地复述一遍故事。最后,再让学生谈一谈对这个故事的看法和感悟,这样.学生就会变得爱思考、会思考,思维能力也能发展起来。从而达到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
四、引读质疑,诱发阅读兴趣
“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反复多遍的朗读,与课文的语言文字反复接触,能深刻领会作者在字里行间的语音节律,受到直接、强烈的感染。因此,引读质疑的起点应放在“读”上,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充分的朗读,在读中整体感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质疑引思,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我在教学雨果的短篇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一文时,在学生掌握了字词以后,我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然后围绕课文提出问题。于是有学生提出:哈尔威船长与轮船一起沉入海中,值吗?接着,我又让学生带着问题认真阅读课文,然后自由讨论解决问题。有学生认为哈尔威船长死得值,也有学生认为哈尔威船长死得不值。教师对此不作介定,接着,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句子阅读,读中分析。
于是有学生这么说:我认为哈尔威船长死得值,因为……;但某某同学认为哈尔威船长死得不值,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这样,通过朗读――质疑――朗读――释疑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诱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乐于阅读,自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