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幼儿的朗读能力
导语:对幼儿进行语感熏陶,可以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提高幼儿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是朗读能力是关键。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作为幼儿园的准教师,必须重视和加强朗读能力培养。
如何培养幼儿的朗读能力
一、倡导阅读,明确要求,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幼教专业学生一定要具有良好的文学素养,具有过硬的朗读能力,方能完成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任务。幼儿教师要实现高水平的朗读教学活动,其前提就是要具有良好的文学修养与驾驭文学作品的能力。
因而,在教学中明确要求学生多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儿童文学作品,以扩大阅读视野,提高语言和鉴赏能力。对推荐给学生的美文,要求学生每读一文,应细细咀嚼,用心领会,准确把握作品的内容和表现的主题,敏锐地捕捉文中细腻的情趣情感,唤起自己的真实感情,努力与作者产生水乳交融般的情感共鸣。阅读能力提高了,语感能力就会增强,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得到提升。
理解作品、把握作品的基调是朗读的基础,只有透彻的理解,才能有深切的感受,才能准确地表现作品的思想感情,准确地把握朗读方法。朗读要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首先要在感情上打动别人,那就必须先让自己为作品的感情所打动。用心阅读并体会作品,使自己倾心感受,情动于中,然后将这种发自肺腑的感情“达于声”,让朗读成为传递感情的桥梁,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朗读的成功。
二、强化训练,培养习惯,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之一是培养人的语言能力,而语言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感。培养语感有多种方法,朗读是其中事半功倍的一种。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实践性教学,强化口语训练,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首先要求学生放声读,放声诵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并逐步使学生形成较敏锐的语感,具有感悟语言的能力。其次是读熟、读好,读熟是读好最起码的前提,要用普通话来读,忠于作品原貌,读准字音,弄清句读,清晰流畅。读好,就是运用朗读技巧读出作品的意境及思想感情,这既是对朗读训练的要求,也是一个人语言能力的重要体现。同时要求学生持之以恒,养成习惯。
课堂上教师指导学生练;课堂下同学之间互练互评,要多观摩别人好的做法,留心琢磨其语气的变化、节奏的和谐、语调的抑扬、语速的缓急以及感情的处理,再反复地练习。这样,循序渐进提高语言的表现力。
朗读能力训练形式是多样化的,有集体读、自由读、接龙式读、分角色读、配乐读、表演读,还有朗诵诗歌、讲故事等。选择时依据作品类型、内容而定,也可站在幼儿的角度灵活变化。以古诗为例,古诗尤其是唐诗是儿童喜欢的文学形式,它节奏鲜明音韵和谐,用词造句精致典雅,语音铿锵琅琅上口,非常适合用朗读教学加强幼儿对诗歌的印象。可配乐朗诵,优美的音乐烘托出诗歌的意境美,也更凸显诗歌的语言美,可以极大地提高幼儿的兴趣,还能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三、示范教学,创设情境,用美的情感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愉悦
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形象鲜活,情感丰富,蕴涵着动人心魄的艺术美。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以自己对学生真挚的爱心,借助作品的情感与学生进行交流,用真情感染学生,引起他们感情上的共鸣;以饱含感情的语言进行朗读示范,激发学生高尚美好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用心去感受、理解和欣赏,品其味,悟其神。
课堂上,教师示范朗读,融情于声,声情并茂地创设富有感染力的语感氛围,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逼得”他们听下去,令学生在美文的熏陶中提高感受力和精神境界。教师示范朗读,还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思维,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功能。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皮亚杰的学习认知理论指出的完整的学习活动必须遵循的次序的第一个环节也是“求知兴趣的唤起”。教师要以自身的示范作用打动学生、引领学生,使学生徜徉在朗读所营造的优美、温馨、愉悦的氛围中而爱上它。朗读示范,这种形象、直观、整体的`感性化方法,会使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积极模仿学习,在尝试中体验到其中的情趣和快感。
朗读艺术,是以有声语言对作品进行再创造,体现出人们对语言的完美追求。因此,实现朗读的艺术功能,掌握基本的朗读技巧和要求是必不可少的。
1、语调抑扬生动。语调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一句话使用的语调高低升降不同,表达的感情就不同。
2、吐字清晰准确。发音时,声母要读得有弹力,韵母要充沛,声调要清晰,音节要分明。
3、停顿安排适当。停顿是作品内容、情感表达的需要,也是朗读者生理上的需要。
朗读中停顿处理的好,可以明快地传达意义,自然转换情绪。停顿分为标点符号停顿、语法停顿、感情停顿。朗读中要结合上下文及全篇的意思,仔细体会语句含义,恰当安排停顿的位置和停顿的久暂。
4、音节轻重相宜。朗读时,声音有轻有重,才能传达出生动活泼的语气和感情的起伏变化。对那些在表情达意上起重要作用的词句,要使用重音加以特别强调,使重点突出,色彩丰富,情感充沛,富有感染力。由于重音是体现语句内容的重要手段,朗读中,重音位置不同,语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因此,要依据内容确定好重音位置。
5、节奏和谐悦耳。节奏就是语言的音乐性。掌握好语言的节奏才有抑扬顿挫、回环往复的音乐感。使用时,要注意句子、段落及全篇的节奏和谐,准确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活动是培养学生能力的第二课堂。
对于活泼好动的幼教专业学生而言,开展丰富的文娱活动,既满足了他们的需求,又可以使他们熟练掌握基本技能,不失为一举多得的好方法。可以举办 “儿歌朗诵”、“讲故事比赛”、“演讲会”、“演唱会”等,这都是学生喜闻乐见并踊跃参加的活动。在活动中,学生的语言能力也会得到锻炼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