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高中物理的技巧
导语:目前,高中生在学习物理时反映出来很多问题,如要领不清、基础不扎实,综合分析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差;知识面狭窄,自学能力差;学习物理知识时,只是浮光掠影、死记硬背,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解答物理问题等。
学好高中物理的技巧
1.培养阅读教材的良好习惯
教材是学习物理的基本依据,是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每次在老师授课前,同学应先预习教材,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教师课前印发导学诱思提纲,指明该节课的重难点和易混点,提示预习的要点。
学生应根据提示,带着问题预习。在预习的过程中,适当做预习的标记。哪些方面能理解,哪些方面认识模糊,知识是怎样生成的,应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调整自己的听课情绪,做到听课时带着求知欲望,带着问题,带着思考去听课。这样在课堂上对老师讲授的概念、规律、公式及规律的意义、适用条件就能把握的很好,听课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更容易调动起来,收到的效果就更佳。
2.注意自学能力的培养
2.1记忆
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应熟记基本概念,规律和一些最基本的结论,即所谓我们常提起的最基础的知识。学生往往忽视这些基本概念的记忆,认为学习物理不用死记硬背这些文字性的东西,其结果在高三总复习中提问学生物理概念,能准确地说出来的学生很少,即使是补习班的同学也几乎如此。
因此,学习语文需要熟记名言警句,学习数学必须记忆基本公式,学习物理也必须熟记基本概念和规律,这是学好物理的最必要条件,是学好物理的最基本要求。没有这一步,下面的学习无从谈起。
2.2积累
是学习物理过程中记忆后的工作。在记忆的"基础上,不断搜集来自课本和参考资料上的许多有关物理知识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有的来自一题,有的来自一道题的一个插图,也可能来自一小段阅读材料,等等。在搜集整理过程中,要善于将不同知识点分析归类,在整理过程中,找出相同点,也找出不同点,以便于记忆。积累过程是记忆和遗忘相互斗争的过程,但是要通过反复记忆使知识更全面、更系统,使公式、定理、定律的联系更加紧密。这样才能达到积累的目的。
2.3综合
物理知识是分章分节的,物理考纲能力要求之内容也是一块一块的,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所以在物理学习过程中要不断进行小综合,等高三年级知识学完后再进行系统大综合。有了前面知识的记忆和积累,再进行认真综合,就能在解题能力上有所提高。
提高首先是解决问题熟练,然后是解法灵活,而后在解题方法上有所创新。这里面包括对同一题的多解,能从多解中选中一种最简单的方法;还包括多题一解,一种方法去顺利解决多个类似的题目,真正达到灵活运用,信手拈来的程度。
3.在物理实验的教与学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对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和概念,运用和巩固物理知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些学生只会看书考试,而不会动手做实验,这样的学生就不能很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情境,也就不能在实际中合理、自如地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这里我们讨论的物理实验不仅包括课堂上教与学的实验,而且包括在生活中的事物和自然规律。
学生通过观察物理实验,可以认识、了解物理世界,丰富感性知识,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观察物理现象的条件,如利用多媒体演示各种实验过程等。教师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观察的兴趣和习惯,并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使学生掌握观察要领,明确观察现象,尽可能地让学生根据自己观察的物理现象,判断其本质特征。
物理实验由实验目的、原理、器材、步骤、注意事项、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等部分组成。物理实验教与学的关键是不仅要让学生会做这些实验,而且要使学生从中学会探究的方法,会由现象提出猜想,按猜想设计实验,再检验并修正猜想。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做物理实验不仅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的物理概念知识,而且能不断培养提高自己的物理实践能力。
4.设疑问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结合教材中的"想一想",进行巧妙设疑,启发学生动脑、积极思维、多质疑、多解疑,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弄清物理概念、规律的内涵和外延,并增强表述能力。对教材上的各种结论,教师要引导学生不仅善于从正面提出问题,而且善于反向思考。
如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第二种表述为:"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又不产生其它变化。"它的难处在于没有提出与否定描述相对应的正向的肯定的描述。
而根据第一种描述:"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它变化。"其相对应的方向为热量能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第二种表述的方向为:"高温处吸热,热量用来作功和散发。"更进一步提炼为:"热量用来对外界作功。"很明显,反方向为外界对系统作功,使内能改变。
详细的第二种表述为:"做功的能量可完全转化为热能,但吸收的热能不可能完全用来做功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正反两种方向很清楚,便于教师讲解和学生理解,从而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为进一步讲明"两种表述所表示的实质是相同的"这一重点和难点打下坚实的基础。
5.运用比较法记忆
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就是把相似或相近、彼此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容易产生混淆的物理概念、现象,以及规律进行对照,了解事物的共性和个性的一种思维方法。通过比较,总结其共性,可减少记忆的广度。准确地辩别它们的不同特征,又可加深记忆。比较记忆是学习过程中较常采用、行之有效的一种记忆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比较记忆形式。
5.1相似比较,认识区别
如重力与压力,功率与效率,机械能与内能等,这些有着相同字眼的概念,通过比较,能认识其区别,使记忆清晰。
5.2正反对比,揭示本质
物理规律具有各自不同的特性,有些规律具有可逆性,有些没有,只有从正反两方面辨析,才能深入理解规律的本质,对规律性的知识记忆掌握才能牢固。如物体的内能跟温度的关系,正面分析: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就增大。若从反面深入研究: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因为晶体有特殊的结构。又如在光学中,从空气看水中物体比实际位置浅,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比实际位置高,通过比较分析,发现折射过程光疏介质的角较大(可记为空气角大)。这样加深记忆,使记忆更准确。
5.3易混比较,排除干扰
根据记忆的特点和遗忘的规律,人对易混的东西随着时间的长久,会相互绞缠,相互交织,最终混为一谈。因此,对易混的知识应进行比较,找其不同点,研究与其有关的记忆方法,利于排除干扰。
如:四冲程柴油机和汽油机,电动机和发电机等,又如用左手定则判断安培力和洛伦兹力和用右手定则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大部分学生能记住,但到用时,又分不清是左手还是右手了。这就要求不但简单进行比较,而且要研究记忆方法。认真观察可发现安培力和洛伦兹力的"力"的最后一笔是"ノ"。很像左手手势,所以力用左手定则。而感应电流"流"的最后一笔是"し"很像右手手势,所以感应电流判断用右手定则。通过这样比较再象形记忆,记忆将根深蒂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