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方式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效课堂可以归纳为高效果、高效率、高效益。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
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方式 篇1
一、课前精心准备
如果做一件事情要达到运筹帷幄,那就要在做之前进行精心的准备。小学数学教学也是一样,教师必须进行课前的准备,也就是要备课。学期初,要进行全册的备课,然后进行单元备课,然后到课时备课。备课是有方法可寻的,我们首先要精通课标和教材,根据教参和名家教案,进行认真的学习和梳理,把握教学的重难点,精心设计练习,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特别是教学中习题的设计,我们根据习题,去巩固学习的知识,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并制定补救措施。例如,学习完简便运算后,我为学生设计一些题型。
这些题型是对学生学习知识的针对性的训练,能够起到巩固和检测知识的效果。 我们在课前对学生进行预测,并采取有效的方法,那么就为课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奠定了基础。另外,我们教师在进行课前的准备时,要督促学生进行课前的预习,作好学习新课的铺垫。
二、课中自主探究
一堂课中,我们通常要经历复习旧知、学习新知、课堂总结、学生练习和反思等教学环节。对于新知的学习也是课堂重点要做的,我们课堂中树立了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中心,教师只做必要的引导和指导,把学习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再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时,通常是让学生根据提出的要求,先自主学习,互助学习,然后再由老师做点拨,直到学生能得出结论或解决某一问题。
例如,学习长方形的表面积的内容时,先让学生自主进行长方体面的分类,然后交流学习情况,就能得出一般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再引导他们通过对比,最终找出求长方体表面积的特殊方法。这样课堂中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与同伴的交流探讨,再加上教师的恰当的点拨,学生就很清楚课堂中学习哪些新的知识,这些知识与以前的知识有什么联系。这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比以前教师全盘讲解,学生在下面听的效果更好。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确立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我们作为老师就应发展学生的能力,把学生能做到的事交给学生做,做不好的,让他们互助学习,最后做不好,老师再进行引导,直到学生能掌握。
三、学后检测训练
学生学完新知以后,要加强知识点的练习巩固。数学也是一样,通过检测练习,让学生把知识进行消化和延伸。这样在检测训练中,除了要有针对性,另外还要融入学生的生活和时代气息。这样就会使学生学习的知识更扎实,视野更开阔。数学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我当堂的检测练习也应接近学生生活实际。同样我们的练习不能仅局限于课堂,也可以安排一些实践性的题目,让学生在课外进行探究,下次课再进行汇报和交流。
如:在教学“升和毫升”时,不是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换算,我给学生布置的练习题是一些实物,了解1升和1毫升有多少,让学生直观的看到,这样对学生的影响会更深刻,等到下节课带到课堂中交流。如果学生对1升和1毫升了解了,就会在实际中能寻找的到,不了解就可以在实践中继续探索,而不是死记硬背这些东西,数学知识靠的是理解,这样才能正确的判断。在联系中进行实际应用学生就能尝到学习的乐趣,学习的效果会更佳。
四、注重数学体验
数学学习不是要的一个结果,其更重要的就是学习过程,学生能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提升数学的价值,并让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那么我们学习数学知识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因此,我们在学习数学时,要注重数学的学习体验,通过具体的实践,让学生动手操作、进行调查研究,合作学习等。通过这些实践性的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学习面变广,学习兴趣变浓,学习方式多样化,最终就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学习“时分秒的认识”之前,我为了能调动学生的动手能力,先让学生自制一个钟面模型,然后作为课堂的学具使用,这样远比带上现成的钟好 ,因为学生在制作钟面的过程中,要经历自己的思考,与家长进行合作才有可能做好,这样学生就进行了很好的自主学习。然后在课堂上,我们再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制作的方法,这样学生对时分秒代表的含义就会更加明确了,知道是什么,更要知道为什么?这样才算真正的理解。因此,教师要善于把数学与实践联系起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设计有关活动,让学生多动手、动脑,并学会合作,从而体验学数学的过程。
总之,打造小学高效课堂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数学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论,结合学生的实际,创新教学方法,坚持让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验学习过程,在理解的基础上获取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素养。
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方式 篇2
一、导入要新,以兴趣引发思维是构建高效课堂的灵魂
课堂教学要讲究导入的艺术。一个精彩的导入,既使学生情趣盎然,又可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一开始就向学生提出一个十分简单的实际问题:“你们见过的车轮是什么形状的`?有正方形、三角形的车轮吗?为什么?”“那么椭圆也是没棱没角的,椭圆形的行不行?”随着这几个问题的讨论,促使学生进入深思,教师顺势引导,把学生的思维逼近圆的特征。这样的教学,学生容易理解,又能激发有意义学习的心向。这样创境入课,像磁铁一样,一开始就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吸引其注意力,就如在平静的湖面上投石,激起一片涟漪,产生急欲一听的感染力,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新授是一堂课的中心环节,提高新授的教学效率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这个核心,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充分注重对孩子思维的训练
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基于这两个特点的理解,我觉得不管在什么情境下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注重新旧联系,启动思维;创设问题,激发思维;探索新知,发展思维;巧设练习,深化思维。让孩子从小养成多角度、多种方法思考问题的习惯。
2.要充分体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数学活动不是一般的活动,是让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课堂教学是让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数学活动是学生数学思维的思维场。教师的作用是创设“思维场”而不是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思维。因此,要特别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这样才能适应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更好地提高学生素质。
三、练习要精,以训练来检测学习效果是高效课堂的立足点
合理的练习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作业应是一种生活,是一种活动,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而非单一的、千篇一律的重复。作为新课标下的数学练习设计,应体现它的效果,突出现实性、发展性和活动性。我认为:
1.练习要具有“娱乐性”
提高课堂效率,就有必要设计一些“娱乐性”练习。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常设计一些“欢乐大比拼”“夺冠ABC”“勇攀高峰”等竞赛练习。学生在这样一个“娱乐性”的氛围下做题,学习兴趣高,解题速度快,巩固性也强。像这样的练习,变“要我练”为“我要练”,更增添了练习的乐趣。
2.练习要具有开放性
新课标指出:数学学习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必须是开放而多样的。课堂练习是使学生熟练地掌握知识,培养思维品质的具体措施,练习要刻意减少指令性的成分,增加练习的开放性,以使学生的思路更广阔、更灵活。
如一年级学习了元、角、分后,我设计了这样一次开放性活动练习:向学生展示商店的场景,摆出各种物品供学生购买,假设每生准备5元钱,4个学生为一组,每组要商量如何买才比较合理而又能合心意。这一过程中,一要算好总价,二要注意数量,三要注意品种。对一年级学生而言,应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但由于学生是在具体的情境中(模拟商店),学生心情激动,思维活跃,又有群体合作,创新的火花自然激发,居然每一小组完成的都很出色。教学实例证明: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一个更广阔、更开放的练习空间和时间,能使学生在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创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总之,打造高效率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创设生动的情境,以展现知识背景,使新知变成有源之水。重视学生富有个性的思维表现,促进学生间的思维交流与合作,引导学生在判断中思维,努力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