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方式要关注孩子的感受
教育方式要关注孩子的感受与体验。
有的父母,在生活中极端宠爱孩子,为孩子提供力所能及甚至是力所难及的物质条件,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应有尽有,但在精神上却经常忽略孩子的需求,对孩子的情感和人格缺乏应有的尊重。这与西方的家庭教育理念正相反。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西方人更重视孩子的精神需求和对孩子人格的尊重,而生活上只要吃得有营养,穿得舒服就可以了。所以,父母应改变教育方法,让孩子真正在精神方面感受到你对孩子的爱,感受到你的关注,感受到你的期望,而这种期望是孩子成长的动力。只有这样,父母的期望在孩子身上才能产生正效应。
另外,中西方在家庭教育方式上还有一个明显的差异:中国注重理论的、宏观的指导,粗线条地讲道理;西方更注重具体的、微观的指导。我们有不少父母,只从道理上讲该怎么做,如果孩子做错了,稀里糊涂打一顿,打完了孩子还不知自己错在哪儿。在国外不少家庭中,孩子无论犯了大错小错,也要受到惩罚,比如:不让看电视,或几天不许到外面和小朋友做游戏等,就是孩子想做的事不让他做,让孩子在他的行为所产生的后果中来体验对与错。孩子就从这各式各样的体验中,明白了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做什么是对的.,做什么是错的,从而一步步明白做人的道理。
1991年,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了一个如何做新型父亲的研讨会。新型父亲这个概念是什么呢?非常具体,第一是每天回家和家人一起吃完饭,每天抱抱孩子,每天蹲下来和孩子说说话。每周要和孩子玩玩,经常要夸奖孩子一下,哪怕他听不懂。在这样一个国际研讨会上,对新型父亲所提出的要求竟是这些家长里短,由此可见,家庭教育是一种非常细腻的活动。即使为养家糊口生活压力再大,也应该通过这种最具体的生活细节与孩子沟通交流,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一个称职的父母应该拿出时间来陪孩子做游戏、沟通和交流,这是家庭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享受做父母的责任和快乐的重要方式,有一天孩子长大离开你,这样的经历就再也不会回来了。父母还要学会从儿童的角度看待事物,不要老是用成人的观点去影响和改变孩子,孩子完成一个人的社会化过程需要他们的独特体验,而不是家长们的灌输和控制。
教育孩子是一门学问,是一种值得父母不断追求的艺术,需要父母在与孩子的共同生活过程中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言行,不断地根据孩子的特点探索自己的家庭教育,这才是智慧型父母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