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奖罚孩子
怎样批评孩子才能不出格?
孩子犯错了,父母有责任批评和管教,但怎样的批评才能既有作用,又不伤害孩子呢?心理专家告诉我们,在批评和尊重之间,了解孩子的承受能力,并选择适合的批评方式,会帮助父母找到平衡。
该吃饭了,四岁的儿子拿着玩具不肯放,叫了几遍也没反应,青琳决定来点硬的。儿子哭闹着不肯放玩具,挣扎间竟用玩具把妈妈的头给敲出了个大包。青琳这下可火了,生气地把孩子说了一顿。可是,说完之后,看着儿子哭得可怜兮兮,青琳又心软了,开始后怕,自己这样批评孩子,会不会给他留下心理阴影?
青琳的担心立刻赢得一群妈咪好友的共鸣,青琳这才发现,原来,不少做妈妈的都有类似的困扰:孩子难免会犯错,不批评是不可能的,可我的批评会不会过火呢?或者说,怎样批评,才能既起到教育的作用,又不伤害孩子呢?
批评的态度:批评不等于不尊重
批评管教少不得,而尚且年幼的孩子心灵也该得到保护,怎么拿捏其中平衡呢?对于众多家长的问题,乐暄之家家庭治疗中心宫学萍说,家长们保护孩子自尊的意识强了,可有时,却把“对孩子的尊重”和“管教孩子”这两件事给简单对立起来了,好像保护孩子的尊严,就要放弃最基本的管教和批评。
她说,其实,如果我们了解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对批评的接受方式,就完全可以根据他的承受能力,进行适当的批评。并且,在孩子做错事时,明确地告诉他“这件事你做得不对”是非常必要的,不能因为担心伤害,就不批评、不管教。
批评的目的:公平教育
如果我们本着尊重孩子的出发点,来选择批评的方式,批评便是公平的。不会以大欺小地指责、谩骂孩子,也不会因为他年龄小,就放松管教,任由孩子一再犯错。宫学萍说,最简单的批评,就是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比如,对一个四岁的孩子,应当让他知道,用硬邦邦的玩具打妈妈的头,妈妈会很痛,他也不应该用这样的方式去攻击别人。而这样的批评,并不存在不尊重或伤害。
而对孩子造成伤害的批评,往往是由于我们忽略了自己该告诉孩子的重点是什么。就拿青琳的例子来说,孩子打了妈妈,我们可能一时气极说,你竟敢打妈妈,真是个坏孩子!但这样会把一件具体的事,扩大到“坏”和“好”的区分,给孩子留下长远的影响。
批评的方法:一事归一事
所以,在批评孩子的时候,我们只要明白自己的批评,是为了他知道,做什么样的事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而不是为了伤害他或给他打上“坏孩子”的标签,就不会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
宫学萍建议,我们的批评一定要针对具体的事情,比如,孩子回家后又忘记洗手,我们应该告诉他,我们每个人回家后都要洗手,不洗手是不对的,而不要扩大到其它事情上。而当孩子的错误举动涉及人际关系时,最理想的方式是用两个步骤去“完成”一次批评——先把自己对于孩子某个行为的感受直接告诉他,然后,平静地告诉孩子,你知道他是一个好孩子,只是这次做错了。
会导致孩子心理异常的育儿行为
养育者(通常指父母)的行为特点和个性,也会成为孩子发生问题的原因。比如养育者酗酒、犯罪,父母不和、父母有精神障碍(不安、不满、精神病质等等)、智力低下、乱搞两性关系等都会给孩子的异常行为带来影响,这是不言而喻的。
但在实际上,很少能象表中那样明显地表现出来。而且,各项之间都互相交织在一起,在考虑原因时也要充分考虑进去。
下面就各种教育方法再稍加详细说明。
拒绝
这就是对孩子的推卸和排斥的态度。
①在社会看来结合得不般配的人;
②夫妇总吵架的人;
③婆媳不和的人;
④丈夫不关心妻子的家庭;
⑤讨厌妊娠的人;
⑥担心对孩子有恶性遗传的人;
⑦受强制而结合的人;
⑧遭到亲戚的反对而结婚的人;
⑨作为一个女性参加社会话动但并不顺利的人。
(2)拒绝的原因据说属于下面①④项的较多。
①当父母有心理上的问题时——父母有精神病,不安,经济上的问题等前面所提到的各种问题时,就会把其不安和敌意发泄到孩子身上,拒绝和刁难孩子。父母的一方为了讨好自己的丈夫或妻子就会与另一方一起虐待孩子。孩子虽然是自己亲生的,但也有采取这种态度的人。
②当孩子成为拖累时——私生子对于母亲来说也有成为累赘的,还有出去工作时因要照顾孩子,于是就厌烦了而拒绝孩子。
③孩子不能象父母所期待的那样而使父母失望的时候——指望生了孩子以后,丈夫能恢复对自己的爱情。但事实却相反,因而感到受骗而失望肘,就会虐待孩子。另外,本想按自己的要求去养育孩子,但因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粗野而灰心丧气时,父母就会把不满发泄到孩子身上。
心理专家:珍惜打小报告孩子的`善意 但不能鼓励
孩子爱打小报告 不能鼓励
经常听到有人感叹,自己家的小孩最近不知道为什么总喜欢向老师告状,一方面担心这样会不会造成孩子被其他小朋友孤立,一方面也担心这样会不会对孩子性格养成带来不好的影响?但是,担心归担心,又不能强行的要求孩子不能跟老师“告状”,讲道理孩子太小又不能明白。“看到小朋友做了坏事,不该告诉老师帮助他改正吗?”被孩子这样反问的时候,你是不是也有过不知道怎么回答的窘况呢?
有些孩子喜欢向老师打小报告,尤其是幼儿,譬如同学上了厕所不洗手、蛀牙了还吃糖,这些行为对幼儿心理会有什么影响?家长应该如何指导、纠正孩子?我们今天邀请到广州市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主任,高级心理治疗督导师沈家宏老师,来为不知道该如何教育“打小报告”孩子的爸爸妈妈们支支招。
案例:
宝宝在幼儿园一直都很乖,能唱能跳,还会画画,和小朋友们也相处的很好,放学前还会帮老师整理玩具,一直以来老师总是跟宝宝妈夸奖宝宝。
但是,最近宝宝妈妈却很困扰,因为幼儿园老师告诉宝宝妈,宝宝爱上了“打小报告”,有小朋友打架了;有小朋友跟别人抢玩具;有小朋友把不爱吃的东西偷偷丢掉了……每天,宝宝都会跟老师报告。回到家也是,会跟宝宝妈说幼儿园里这些不乖的小朋友。
宝宝妈很担心宝宝在幼儿园会不会被小朋友们讨厌,但是每次宝宝向她“告状”的时候,语气和样子都很期待,似乎是想得到她的夸奖。该怎样告诉宝宝这样的行为是不好的呢?宝宝妈很头痛。
网友热议:
网友小小宝:我家宝宝的小报告内容,从无足轻重的小事到真正的大问题都有,而且经常有一些愚蠢得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比如“他故意对我喷气!”。这是小孩性格的问题,等他大点了,再教他那些该说那些不该说。
网友HZY:偶尔报告一下是可以的,具体要看是什么事。如果他告诉你弟弟正在床上跳来跳去,那就是小报告。如果他告诉你弟弟正在床上玩火,那么就是你需要知道的事情!
网友lancoo:要慢慢让他知道,有些事情,自己可以解决的就自己解决,不要总麻烦他人。你只需要分析情况,给出一个大概的建议,并鼓励他自己解决。
网友夏禾:孩子来告状的时候,我一般是先跟她说:“妈妈知道了,等一下妈妈来处理,我们先来吃饭……”。等到孩子情绪平复的差不多了,再跟她好好讲道理,譬如她说哥哥抢了她的玩具,我会跟她说哥哥只是拿去玩,等下会还给她的,如果她也想玩,可以去跟哥哥商量,大家一起玩。
孩子为什么喜欢打小报告?
孩子们打小报告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有些孩子抱有想把他人从道德和行为的错误中拯救出来的心态,有些孩子认为父母的惩罚是对付犯错误的人最有效的方式,而有些则希望在别的孩子表现很差的时候,为自己贴上好孩子的标签。
沈家宏:打小报告的孩子常常都带有好的动机,他们通常只是想帮助那个违反规定或有不好习惯的孩子改掉那个不好的东西,想把他也变成一个好孩子或老师希望看到的那样的孩子。他不仅想帮助被揭发的那个人,也想帮助老师。像案例中提到的宝宝就是这样,只是想替老师来尽一些责任,这个时候,我们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要理解孩子的善意,然后才能做出正确的引导。
但是,同时我们也要了解,那个被打小报告的孩子,则可能会感觉到被人在背后打了一枪,他可能从此会嫉恨那个打报告的人,也可能从此不再信任那个同学,甚至可能从此不再相信其他的人。
对于小孩子爱打小报告的行为,我们还是应该尽量控制。
打小报告对孩子的心灵成长有何影响?
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在家时,父母长辈都是以孩子为中心,于是孩子会同样想借助老师的力量来维持自己的中心地位。很多时候,孩子打小报告的目的并不是让老师惩罚其他人,只不过是想借机在老师面前表现自己,满足自己的表现欲罢了。
沈家宏:打报告的孩子很可能会受到老师的鼓励,可能会受到其他同学的羡慕,可能会有更多的同学加入到这个行列,于是更多的孩子成了老师的耳目,于是更多的孩子成了另外一些孩子不安全感、不信任感的来源。
再则,打报告的孩子会以揭发别人的缺陷或污点为乐,看到他人被批评或被惩罚时更会觉得是罪有应得,在内心里有感受到一种平衡或释放,由此会升起一种快感,从此这些孩子内心就失去了同情,失去了接纳,失去了宽容,失去了温情。
应该怎样引导爱打小报告的孩子?
沈家宏建议:对于打小报告的孩子,要保护孩子的帮人之心,告诉孩子这种方法可能会帮不到对方,可以用尊重对方的方式来直接表达对他的关心和帮助:如:“上厕所不洗手会生病”或“糖吃多了牙会长虫”等尊重的方式直接向对方表达,而不是采用向老师打报告的方式来间接或借助第三方来表达。
对于被打报告的孩子,要告诉他打他报告的那个同伴是想帮助他改掉不好的习惯,是对他的关心和爱护,让同伴看到对方的爱,这样他的心中也会充满爱。
正确引导孩子的小Tips:
1、用简洁的话语对孩子表示肯定。“我很高兴你告诉我。”这会满足孩子想要获得注意的需要,既肯定了他,也不是在表扬那种打小报告的行为
2、别太以孩子为中心。从出生起,孩子俨然就成了家里的“小太阳”,这样很容易使他们形成依赖思想。要教育他们:宝宝有自己想做的事情,爸爸妈妈也有啊,如果宝宝只顾自己,那爸爸妈妈的事情就没法做了。
3、引导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可以在家里一起玩模拟告状游戏:比如爸爸把图贴反了,可以引导孩子帮爸爸正过来;爸爸把桌子弄脏了,告诉孩子,可以提醒爸爸注意,并跟爸爸一起把桌子擦干净,而不是向妈妈告状。这样,可以让他们体会到,这样解决问题的效果要好于打小报告。
4、给孩子一点小挫折。有些孩子在同龄小朋友中很强势,他们像“小大人”一样,总觉得自己比其他小朋友优秀,做什么事都喜欢指挥别的小朋友,这样就很容易形成骄傲心理。可以有意的给他们安排一些比较艰巨的任务,让小困难不时挫一挫他们的傲气,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其实跟别的小朋友一样,也有做不来的事情。
5、用幽默来将大事化小。用一种生动而夸张的方式来回答那个打小报告的孩子:“哦,不!你是认真的吗?他真的那样做了?他可能在和你开玩笑!”通常,这种回答会让他们的冲突变得微不足道,而那个打小报告的孩子会感到跟你说这件事情很愚蠢
6、让孩子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对于爱打小报告的孩子,家长要告诉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缺点和优点,应该多学习其他小朋友的优点,对于小朋友的缺点也要尽量包容,要学会处理与小朋友之间的矛盾,不能只知告状。
再婚家庭孩子心理问题多
据哈市第一专科医院统计,在2000年至2006年间,医院收治的心理疾病患者每年都在成倍数增长,在这些患者中有60%的人因为患上了心理疾病被迫退学、下岗、退养……从而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和命运。而他们患病的原因则以家庭、社会影响和心理暗示为主。
再婚家庭孩子心理问题多
不同的家庭结构,会对儿童的情绪状态产生什么影响?不久前有关单位进行的一项联合量化调查,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据哈市第一专科医院心理专家张一介绍,这项研究以哈市9所小学五、六年级1912名学生为对象,采用自编情商测量表,设计了情绪稳定程度、情绪紧张程度、恐惧情绪程度、敌意情绪程度、羞怯情绪程度等10个问卷项目;同时对被测学生父母婚姻状况、家庭结构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问卷调查,并将家庭结构分为正常小家庭、正常大家庭、单亲家庭和再婚家庭四个类型。
调查显示,再婚家庭中40.5%的儿童情绪不稳定。这是因为前三类家庭的儿童从小就受父母、祖父母的一致性教育,他们对儿童的需求呵护是发自内心的。而再婚家庭的儿童因为有了继父或继母,内心难以接受或难以完全接受,在心理上会产生抵触情绪。当与亲生父母在一起时,表现为快乐、自由的情绪和行为;而在继父、继母面前,则表现出冷漠,拘谨的情绪和行为。
统计表明,再婚家庭中21.6%的儿童有较严重的情绪烦恼,18.9%的儿童精神紧张,有56.8%的儿童有较强的压抑心理,这些数据均高于其他家庭类型同类指标人数的百分比。这是因为再婚家庭儿童在新组建家庭中的地位、与继父或继母的交往、在家庭生活中的自由度以及在经济上的支配权,均与自己亲生父母生活在一起时有一定的距离或差异,使其内心产生出忧虑、紧张、压抑、烦恼等不健康情绪。同样,单亲家庭儿童中有严重情绪忧虑的人数高达21.1%,这与他们经历父母离异或丧父、丧母时受到的一定心理刺激有关。
“再婚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父母的离异或丧父、丧母已经使这些孩子经历了一次磨难,父母的再婚又使他们面临更为复杂的生活环境。长此以往,儿童的身心很难得到正常的发展。所以,再婚家庭应加强与儿童的沟通,创造宽松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尽可能在精神上满足他们,引导孩子减轻心理上的负担。既给这些儿童一个完整的家庭,又给他们完整的父爱和母爱。另外,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和一贯性在再婚家庭中格外重要,补偿式的爱或放任自流亦容易造成儿童的情绪异常。”张一说。
不要轻易在乎别人的评价
张一告诉记者,在青少年中有不少人非常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自己的好坏自己不能够做主,决定权交到了其他人手里。有很多孩子过分关注自己的形象,对自己百般挑剔,如:个子矮小、身材肥胖、眼睛不大、头发太短、太稀等。有的甚至责怪自己为什么生在了农村,怨家里太穷等等,他们妄自菲薄,陷入无尽的痛苦烦恼和孤独之中。这是典型的不接受自己、不接受父母的一种情绪体验。长此以往,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会给自己设下种种障碍,不仅堵塞了自己的成功之路,而且会严重伤害自己的身心健康。
许多心理疾病来自暗示
可能所有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吗?本来穿了一件自认为是很漂亮的衣服去上班,结果好几个同事都说不好看。当第一个同事说的时候,你可能还觉得只是她的个人看法,但是说的人多了,你就慢慢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力和审美眼光了。于是到了下班后,你回家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衣服换下来,并且决定再也不穿它去上班了。
“其实,这就是心理暗示在起作用。暗示作用往往会使别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可见,暗示能使人的情感和观念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张一说。
据张一介绍,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这使人们能够接受智者的指导,作为不完善的“自我”的补充,这是暗示作用的积极面。
暗示也有消极的方面,那就是容易受人操纵、控制。心理暗示发挥作用的前提是“自我”的不完善和缺陷。如果一个人的“自我”非常虚弱、幼稚的话,那么这个人的“自我”很容易被别人的“暗示”占领和统治,这种人的人格本身,就存在着严重的依赖倾向。每个人的心理特点与神经类型是不同的,对暗示的感受程度和结果也就不相同。人从气质上来分,有胆液质、神经质、多血质和黏液质4种,大多数人又同时具备这4种气质类型中的几种类型。胆液质型的人最容易接受心理暗示,而黏液质型的人对心理暗示的反应较慢。大多数女性比男性容易接受心理暗示,老年人和儿童比青年人容易接受心理暗示。出人意料的是,一个人的智力水平与文化程度,在能否接受心理暗示方面,并无决定性的作用。心理暗示虽然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但是千万不要盲目地相信它,完全被它所左右。因为外界的鼓励或是批评是每个人都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如果总是因为别人的态度而改变自己的话,那就永远也不会成熟。
听话的孩子 心理问题多
安静,很少打架和打闹,遵守纪律,认真听讲,老师说啥是啥,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很受老师喜爱。
这可以说是家长们的公识,可心理学家指出,这样的“听话”孩子很有可能是问题儿童。
因为这样的孩子心理上往往过于防卫,一切按大人指导办事,一旦失去了大人的指点,就会茫然不知所措。如果在成长中不能形成独立的意识,缺乏独立适应环境的能力,往后发展很可能导致心理上不健康,人格上有缺陷,甚至束缚智力的发展。因此,学校和家庭不应对儿童管教过严,更不要把孩子往既定的模子里套。要知道,淘气的孩子往往兴趣广泛,知识面广,心理发展也比较健康。
打骂教育影响孩子心理健康
调查显示,近2/3儿童曾经遭受过家庭暴力。在接受调查的498名大学生中,54%的人承认自己在中小学阶段经历过家长的体罚;高达被体罚总数的 71.38%。体罚的形式以父母手打脚踹为最多,占到88%,借助工具,如棍棒、皮带、衣架等实施暴力的占1.6%。从体罚的种类看,辱骂占 25.28%,罚跪占16.36%,罚站占13.38%,被父母逐出家门的占4.09%。心理学家指出,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滥用体罚会给孩子造成诸多心理问题。
家长不正确的教育方式使孩子郁闷
“滥用体罚会造成诸多心理问题。”北京慧源心理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肖峰指出,儿童应该是无忧无虑的,但现在孩子们过得并不开心。最近上海电视台新闻频道和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联手举办的调查结果发现,参加调查的孩子中竟然有78%感到不开心。
肖峰主任分析指出,家长不正确的教育方式成为孩子郁闷的主要原因。每个孩子都有下列四种需要:首先就是父母的爱护和关怀,而不是父母的责怪和打骂;第二点,被他人接受,被他人尊重;第三点,得到别人的赞赏;第四点,在家里有地位,而滥用体罚会破坏孩子的这些心理需求。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父亲经常打女儿,会造成女儿缺乏自尊、自爱和自信,在青春期容易出现早恋,还会使女儿数学成绩差;父亲经常打儿子,会造成儿子逆反心理,不愿服从社会规范,或者退缩、幼稚,缺少男子气;母亲经常打儿子,会造成儿子缺乏自信心、挫折感、多疑、没有安全感等。也就是说,打孩子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造成新的心理问题。
滥用体罚会丧失惩戒效果
“滥用体罚会破坏父母和孩子的亲密感情。”肖峰说,“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一种尊重平等和谐支持的关系。一旦滥用体罚,既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也会丧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造成严重的亲子隔阂。”肖峰特别指出,体罚不但使孩子不再愿意与父母亲近,而且打多了,只会使父母子女之间在感情上产生隔阂,严重的甚至会对抗、对骂、对打。
肖峰认为,滥用体罚会丧失惩戒的效果。体罚作为一种最严厉的惩罚手段,如果滥用,父母动辄就是几板子或几巴掌。打孩子打惯了,习以为常了,孩子对打也就没有了惧怕。孩子一旦对打失去了惧怕。“打”作为一种最严厉的惩罚手段也就丧失了它的威慑力。这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听取有些孩子所咕哝的:“ 动不动就打,只会打”。美国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有40%的父母觉得打骂之后,孩子的表现还是一样。
滥用体罚不能真正让孩子明辨是非
国外有专家分析了自1938年以来体罚孩子的众多后果,跟踪分析了打屁股对孩子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她认为:通过打孩子屁股,你可以让孩子暂时听话,但问题是,孩子心里并不特别清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你应该让孩子从内心里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而不是“如果我怎么怎么了,妈妈就会打屁股……”,否则,一旦家长不在身边,不存在打屁股的威胁了,孩子们就不会有分辨是非的主动性了。
滥用体罚还会使孩子学习错误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打孩子绝对不是什么好的教育方法,只会是对孩子的一种个性压抑,尤其是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觉:弱者要服从于强者,暴力可以解决问题,这是很糟糕的。孩子往往会从父母那里学会了“以暴制暴”,学会了“打人经验”,染上了暴力行为。日前,美国一个专家小组分析调查了过去60年有关“打屁股”的案例,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童年经常挨“屁板”的人们更容易滋生侵略性、反社会的行为,更容易虐待配偶和孩子。
无论是打还是使用别的方式处理或惩罚孩子的过失的意义,不是针对事件的结果,关键的是针对事件发生的原因和态度。批评、惩罚的根本目的与重点是让孩子思考事件的本身,而不是如何避免、减轻惩罚。当孩子对可能被惩罚的方式、轻重等考虑的越多,就越不关心事件本身的问题,从事件本身吸取的教训和经验越少!因为打骂只会使孩子不再在你的面前表现你不喜欢的行为,并非真的改正了,而躲到你背后,在你看不到的地方继续淘气,继续使坏;打骂只是让他学会了逃避被打,而没有学会什么是该,什么是不该的是非善恶。
肖峰主任肯定地说,家长期望完全通过打来教育孩子的做法,肯定是错误的。一味打,只会造成孩子种种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决不能获得教育孩子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