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动,是孩子的特性。然而,很多时候,孩子的爱动,好动,会引起家长的诸多不满,甚至恐慌,四处求治。家长们聚在一起时总是抱怨自己的孩子:“他(她)就坐不了3分钟!” ,“他的屁股就不能把凳子暖热了!”...... 似乎自己引以为豪的孩子,成了“罪魁祸首”,非要数落他们不可。
仔细分析,爱动,也不是什么坏事,要具体分析。
1、是内心波澜起伏的表现。爱动,可能是孩子内心静不下来,如大人着急时是热锅上的蚂蚁一样,也可能是内心充满了好奇和幻想,根本按捺不住激动的心。大人可以强制自己静下来,但内心冲突很厉害,而孩子却不管这个,他没有约束,没有时间、地点、场合,所以只想运动,用运动来压制自己内心的激动,或者释放多余的能量,以减轻来自内心的冲撞。
2、是为了引起关注或注意。在某一特定时刻,他们觉得自己被遗忘了,感觉被“孤立”了,所以要制造出些响动了,引起注意。但由于他们内向,不愿意直接说出来自己的心事。
3、爱动的孩子想的肯定更多。只是没有方向,也不知道哪些是对的,他们很矛盾,但又不敢说,不知道从何说起,所以只好不停地“运动”。
一般情况下,爱动的.孩子,思维都很活跃,智商都很高。所以家长对他们,一定要有耐心,用激励、诱导、信任和理解,来慢慢影响他、训练他、培养他,改变他的认知,帮他认识规则,让他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并注意场合,学会约束自己。
1、家长要“重视”他。让他明白,他是独一无二的,他是很重要的,父母是非常重视他、给予他重大期望的。让他去完成任务和承担责任,然后给予奖励或者表扬。
2、家长的引导要有目标、有计划、有奖励。引导和训练要循序渐进,并随时检验他行动的改变,有进步时就要及时表扬。
3、家长要陪伴他,一起改变,而不是监督或督促。这种改变要从思想和行动两方面入手。首先是思想,而这思想,第一是家长,其次才是孩子。家长首先要做到:
(1)、要接纳孩子的特性,学会肯定孩子。要知道,孩子是一样的聪明、活泼、可爱;爱动说明他精力充沛,利用得好,不会影响思维和学习效率;
(2)、用知识和智慧满足孩子。孩子爱动,不是因为静不下来,而是求知欲太强,满足不了他。
(3)、积极引导,让他的“动”变成优秀。因为他爱动,要是动得有序,就肯定更优秀,并且更容易成功,因为他精力旺盛。
4、将孩子融入集体来“规范”孩子的行为。在集体中,他会感受到更多的尊严和敬重。
(5)、 培养兴趣。孩子有了兴趣,他会更专注,更努力,更容易成功。
其次是行动,家长可以用行动训练孩子的行为,促进改变。
(1)、从“运动”开始,从体育开始。既然孩子喜欢动,那就从“动”开始。如平衡木、蹦床、打网球等,让其释放精力和能量,同时发挥其精力充沛的特点,这样,可以慢慢“约束”孩子的行为。在此基础上,不断增加难度,让他适应规则、条件,并形成一个学习的氛围,一个“听劝”的环境,接受别人的批评、指导和训练,不接受就会出错,或者失败;
(2)、在“板凳”中创造:坐下来做。如折纸,或者游戏,从这里开始,运动。主要是让他动手,而不是动屁股和腿脚;
(3)、“坐下来”说:面对面坐着,找人或者自己,促膝谈话,或者以戏剧、课文中的角色进行互换演出,但只是对话,不能动;以后可以再动,动时已经记了课文,并理解了意思;
(4)、“坐下来”写:从给爸爸妈妈的话开始,从字开始,慢慢到文章、日记,甚至想写什么写什么,从不规范的字,到欣赏字,再到自己写字;
(5)、“坐下来”看:慢慢坐下来看书,静静地看书,看到激动时可以笑、可以说,但是不许动。
三、家长的改变和努力
优秀的孩子源自优秀的家长,家长要时刻反思自己,在面对孩子时,我们给了他多少陪伴,多少耐心,多少静静的等待,我们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是不是也存在“好动”的特点呢?!所以,我们的改变该从哪里做起?
1、分析孩子的同时,更要分析自己。特别是要看看自己是不是在良好的状态,适合不适合面对孩子。
2、给孩子正确的态度。家长的态度非常重要。家长的态度决定孩子的对一切事物和规则的反应,更是孩子行动的方向和追求。在清晰的态度面前,孩子就会用积极的行为去践行家长的指导和示范。
3、给孩子适度的空间和自由。过多的限制会剥夺孩子发展和成长的机会,甚至让孩子的成长陷入泥潭。
4、家长要努力为孩子创造安宁舒适的生活环境。给孩子一个放松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孩子会用自己的智慧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5、家长要学会给孩子微笑。微笑,是胜过阳光的温暖制剂,是架起你和孩子沟通的彩虹。
四、让孩子成为与众不同的那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