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该如何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
现在的孩子大都比较活跃,但与儿童多动症还是不一样,有些父母认为好动的孩子将来有出息,也许有一定道理。但如果将好动和多动症混为一潭,对孩子的成长发育就会有一定的危害。因为患有多动症的儿童,难以建立健全自身人格,与人交往会遇到困难,学习时注意力不能集中,由于缺乏持续性,很难把一件事做好。不守纪律,不尊重他人,行为不能自控,打人闹事……等等,这一切因素不仅不利于一个正常孩子的的健康发展,而且会歪曲他的本来人格,严重损伤智力、学习技能和社交能力,这对孩子的未来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孩子一旦出现这种倾向就应引起父母的关注,家长和老师如何配合默契,引导和教育孩子矫正自己不规范行为,能像正常孩子一样地健康成长。
对于这种孩子的矫正,若不是非常严重,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反之,应找儿童心理专家咨询和进行感觉统合训练。对有多动症倾向的儿童,父母在指导时应注意:
父母对孩子的行为要有宽容的态度,有的父母看见孩子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和听见孩子说些令人生气的话,就不能容忍孩子,视孩子为另类人物,动不动就对孩子发脾气,甚至打骂孩子。
帮助他改变的时候要有耐心,孩子有这种问题,他自己也不喜欢,但他无法控制自己不去做自己讨厌的事,这时,父母应理解孩子的心情,在帮助他改变缺点的时候,就要一遍又一遍地指出他的问题和改正他的偏差。
多关心他,有这种毛病的孩子,自己不会照顾好自己,吃饭不好好吃,睡觉也睡不好,注意力不能集中,做事也做不完整,与人交往困难,小朋友不愿同他玩。表面上,他动得一会儿也不停,其实他的心里很孤独,父母的关怀,让他多感到家庭的温暖和爱,至少父母是他的好朋友。
多鼓励,当孩子取得一点点进步的时候就要鼓励和奖赏他,不能拿与他同龄的孩子相比,而要看他以前的状态与现在的状态进行对比,有长进就要不断地激励他,让他逐渐有更好的表现,即使偶尔有退步的时候也不要急噪,你的不断鼓励一定能换来好成果。
不能在心理上给他压力,孩子是天真无邪的,但他能感觉到环境或别人给他的心理压力,心理上本来有问题的孩子很难承受其它的压力,这不仅不能促进他对错误言语行为的认识和改正,反而容易使他走向极端,滑入不能自拔的泥潭,形成恶性循环,结果是毁了这孩子。所以父母或家人尽可能不要让孩子有压力,即使是外部或周围环境的压力,父母尽量为孩子减轻或缓解那些压力。
不能对孩子进行体罚,这是那些粗暴的父母的行为。在为人父母之前,爸爸妈妈应该学一点儿童心理学和儿童教育学,只有懂得孩子的心理,才能知道如何管教孩子。很多父母不懂教育孩子,要么过分溺爱,要么棍棒相加,就是好端端的苗子非被弄歪不可。过去是“子不教,父之过”;现在反过来,“子不教,母之过”。因母亲在家庭地位的提升,管孩子这事也自然成为母亲的事,而母亲脾气易暴,打孩子比父亲多的多,结果是孩子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孩子出现怪异行为,当然要受到惩罚,但不是体罚。最好的方法是让他一个人在没有危险的房间里安静一段时间,等他闹够了,再让他出来,进行说理教育。要他知道作错了是要受罚的,家里不是没有规矩的。同时在他有好的表现时,及时表扬称赞他,从而让他迈向健康成长的道路。
孩子讲大话,家长要检讨
说谎,似乎是成长中的孩子们的通病。其实,孩子说谎是家长教育不当的结果,因为孩子不能区分真实和想象的不同。心理学家研究发现,4岁以下的孩子把爸爸、妈妈是否高兴作为衡量自己行为对错的标准。如果孩子告诉下班回来的妈妈:“我今天把镜子打碎了。”妈妈一定会很生气,弄不好还会打他一顿。但如果孩子换一种说法妈妈就不会生气。从这里孩子学会了“说谎”,但此时的孩子并未意识到自己行为的性质,只知道妈妈爸爸生气,自己就是做错了。但是,孩子在很小的时候怕父母生气而不承认自己的错误,撒谎得不到应有的矫正,慢慢就会固定下来,形成欺骗行为。因此,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理解力,从小培养孩子诚实的品行。
父母不要“教”孩子说谎
许多家长意识不到自己一些细小行为给孩子带来的影响。例如,不喜欢接待来访人,就教孩子说,“如果某人来找我,就说我不在。”如做了不愿让配偶知道的事,也对孩子说“别让你妈知道”。还有的家长说到做不到,给孩子空许诺等。由于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有一定威信,父母说的或是做的孩子认为都是对的,逐渐也就学会了说谎。对这类行为的后果,家长一开始往往意识不到,等孩子出问题又十分气愤。其实孩子问题的根源就在家长本身。因此,要培养孩子的诚实,首先家长要在孩子面前保持诚实。
不要惩罚讲真话的孩子
在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例、孩子说了真话,父母却劈头盖脸地一通严厉批评,甚至体罚孩子。如:有一个母亲请病假出去玩.结果孩子将真实情况告诉了来探访妈妈的同事,孩子母亲知道后、痛打了他一顿,还教他以后再有这事就告诉别人“我去医院了”。这样一来,孩子将逐渐体会到说真话会受到惩罚,不说 真话倒能平安无事,甚至还可以赢得父母的赞赏。如果下次犯了错误时,孩子就会想尽办法隐瞒过去、以逃避惩罚。所以,家长正确的做法应是:孩于承认错误后,首先表扬他的诚实,然后再帮助孩子分析错误的原因。
帮助孩子区分想象和真实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 6岁的孩子中只有大约18%的人能够区别真实和想象,而9岁的孩子中有90%能够理解故事是编的还是真实的,在11岁~12岁时开始从新的角度理解诚实的问题,也就是说,孩子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理解“谎言”和“诚实”是怎么回事的。因此,家长要在孩子3~4岁时开始帮助他们学会分辨什么是假装的,什么是真实的。例如,做游戏时,家长扮做大灰狼,孩子觉得害怕,这时可以跟他解释什么是“假装”的。稍大年龄的孩子,则可以针对科幻电影、童话故事,戏剧中的人物和孩子讨论事实与虚构的区别。
孩子在不能分辨幻想和现实时,往往把希望发生的事说成是正在或已经发生的事,向父母、同学夸耀自己的“英雄业绩”。这样的孩子有很强的自卑感,自卑使他们常以优越感来补偿自己,以显示自己的“能干”。对这样说谎话的孩子,家长要判断出他们说谎话的原因,及时纠正,不能听之任之。
及时奖励诚实的行为
要培养一个好的行为习惯,奖励比惩罚更重要。当发现孩子闯祸以后,不要气急败坏地责问:“这是不是你干的?”此时,孩子很有可能因为怕挨打而说谎。这样的问话方式实际上是诱导孩子说谎。家长可以注视孩子的眼睛,等孩子自己说出真相,或者说:“发生了什么事?”如果孩子承认了错误或请求原谅,应先表扬他的诚实,然后再批评,并且相应地减轻对他的处罚。
任何行为都是在初始时最容易矫正。所以,当家长发现孩子第一次说谎时,就要十分重视这个问题,并要适时地惩罚。一般孩子在第一次说谎时会感到极度不安,即使侥幸蒙混过去了,也会十分担心,如果家长不及时发现制止,孩子会习以为常,撒谎成“性”。
孩子爱说大话如何纠正孩子说大话的毛病!很多幼儿都有过说大话的经历,而且他们通常都说得理直气壮。当说大话变成一种习惯,孩子的夸夸其谈、盲目自大就会成为不自觉的行为,而孩子的虚荣心也会越来越强。
很多幼儿都有过说大话的经历,而且他们通常都说得理直气壮。当说大话变成一种习惯,孩子的夸夸其谈、盲目自大就会成为不自觉的行为,而孩子的虚荣心也会越来越强。本篇文章将介绍幼儿说大话的心理和一些方法能帮助孩子少说大话。
“上星期叔叔带我捉蚯蚓,在地上挖呀挖呀,挖出好多条,我还把它们放在脚上、手心儿里,可好玩了……”4岁的冬冬眉飞色舞地跟小伙伴讲他的“壮举”。站在一旁的妈妈禁不住皱了皱眉头,因为冬冬的讲述的确夸大其词。其实,不少幼儿都有过“吹牛”的经历,而且他们通常都说得理直气壮。
1、听话“断章取义”
三四岁孩子的专注时间有限,“听话”也有所侧重。其注意力全在自己关注的事情上面,忽略了妈妈提的条件。同时,要求孩子听一遍,就能把妈妈说过的话全部、清楚地记下来,的确比较困难。由于这个记忆上的“失误”,孩子在回忆妈妈说过的话时,便会用自己希望的样子代替记忆中不确切的部分,说出来的话自然就难免有“吹牛”的成分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听话”的.丢三落四状况会有所改变,理解力也会提高。
2、谁都不如我
如果孩子听到的都是表扬和赞美的声音,久而久之他就确信自己是最优秀的。为了表示自己的“强大”,往往以炫耀和吹嘘使自己表面占上风,以获得心理平衡。也有的幼儿,自尊心强,好胜心切,把话说得大大的,以压倒对方来维护自尊。另外,当三四岁的孩子想引起他人注意,让别人了解他的“壮举”时,也会夸大其词。
3、想象惹的“祸”
孩子富于幻想,天马行空。但由于年龄小、生活经验少,认知能力不强,经常将现实、想象和愿望混淆起来,说出一些“大话”,比如想象着自己在海洋馆里穿上潜水员的衣服,和大鲨鱼比赛游泳。这与孩子的年龄、心理特点有一定的关系。
当说大话变成一种习惯,孩子的夸夸其谈、盲目自大就会成为不自觉的行为,而孩子的虚荣心也会越来越强。下面这些方法能帮助孩子少说大话。
1、还孩子一个真相
一旦孩子的话与妈妈的“原版”相比走了样儿,妈妈一定要还事情一个本来面目。否则,孩子很容易将自己曲解的内容和想当然的成分信以为真。
2、强化自己的说法
妈妈讲话时母子一定要对视,语速要慢,确认孩子听明白了。另外,不妨多说两遍,指望这么小的孩子听一遍就能记住是不可能的。
3、争强好胜与实事求是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但夸奖要恰如其分,引导孩子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父母不妨对孩子的争强好胜给予肯定,但也要策略地告诉他们:争强好胜不能夸大其词。使之明白:实事求是不丢面子,言过其实才是不受欢迎的。同时,恰当引导孩子的好胜心,多鼓励。
4、孩子也要换位思考
当听到孩子夸耀自己、贬低同伴时,父母应悄悄提醒他:“如果小朋友这么对待你,你心里怎么想,是不是很不舒服?”启发他将心比心、设想一下他人在遇到类似情况时的感受。让他意识到,处处占上风的孩子,会受到同伴的嫌弃,最后就没有朋友了。然后,再给他们一些建议,比如,当他下一次想吹嘘自己有多棒时,就先来告诉爸爸和妈妈吧,“我们愿意做你的听众。”这不但能抑制孩子吹牛,还能帮他学会尊重别人、为他人着想。
5、利用“大话”激励孩子
孩子的“大话”,有助于父母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趁机引导他们分清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自己想象和期望的。告诉孩子,有愿望是好事,我们要从零开始,好好学本领,朝着这个目标努力。比如,要想在海洋馆潜水,就得先学会游泳,且要坚持不懈。学潜水是第二步。
6、多带孩子去“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