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习惯如何养成
历久弥坚贵在坚持,良好的行为习惯会让我们终身受用,而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需历久弥坚,贵在坚持。对于如何养成良好习惯,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缺了坚持,一切都是空谈。下面为大家带来了行为习惯如何养成,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行为习惯如何养成1
让孩子有礼貌地对待亲戚朋友
父母应该培养孩子从小就应该学会礼貌地对待他人。让孩子礼貌地称呼他人,学会说谢谢,牢记对不起,不应该让孩子从小就以为自己得到的是应该的,自己做了的永远是对的,让孩子明白对错和是非观念,这对以后孩子的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
让孩子学会去担当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成年人都会犯错,何况是小孩,犯错是避免不了的,犯错时不可避免的,但犯了错一定要认识到错误,并努力去改正,这才是难能可贵的。所以家长在孩子犯了错误后,应该告诉他错了,并且给孩子一个改错的机会,比如,小孩故意将饭菜倒在桌子上,大人应该告诉他这种做法是不对的,是不允许的,同时让他自己把倒掉的饭菜处理掉。当然这样做了后,在以后他就不会在做类似的事情了。
莫因恶小而为之
还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小孩,去别人家回来时拿了一件小东西,回来后,这个小孩把拿来的东西拿给的母亲看,孩子母亲看了后,非但没有批评他,对他还表示鼓励,认为自己的小孩能干。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教育别人,首先是自己应该做好。只有自己做好了,教育的效果会更加的良好。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该注重言传身教,用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孩子。给孩子阳光般的环境。比如,我们教育孩子说不要乱扔垃圾,但我们当着孩子的面乱扔垃圾,我们教育孩子要爱惜粮食,可我们经常将剩菜剩饭倒掉,我们说要孝敬老人,可我们经常对父母恶言相向,如此这般,我们在孩子的心中是什么样子,怎么能让孩子对我们说的话信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都做不到,怎么能够指望一个孩子做到呢。
学生责任意识与良好行为习惯我们要遵循以下原则:
1、主体性原则
人的责任心是由对责任的认识、对责任的体验、负责任的行为等因素构成,它是主体意识的表现,主体意识越强,责任心也会随之越强。在培养学生责任心及其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中,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学生才会在主动参与教育活动中提高认识,把这项教育变为自身的需要,积极承担任务,主动实践,敢于负责,从而增强责任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渗透性原则
学校教育应当立足于人的完整生命的塑造和健康的人格培养,而习惯的养成教育与责任心的培养就构成了主宰、支撑整个生命的成长、获取幸福人生的决定因素。倘若缺失了这些因素,人的其他部分的成长和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和限制。由此可见,人的生命的完整性,决定了人的行为习惯与责任心培养的统摄性。而这种具有统摄性状态的教育,又必然是通过渗透的方式而并非依赖于独立时空而开展的。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认识有时还存在误区。很多人认为:只有安排了专门的时间,习惯与责任的教育才有了现实的抓手。这在学校实际工作中表现为德育工作与学科教育活动在时空设置上的冲突。其实我们所说的习惯的养成教育、责任心的培养与健康人格的教育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现象,它无时无处不在,浸入到家庭、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表现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真正的有效的德育,应当在教育教学和社会实践中通过渗透的方式来完成。
3、实践性原则
人的责任心是在完成一定任务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起来的,它会随着实践活动的变化而变化,扩展而扩展;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是通过生活、学习、社会实践中一次次行为训练、一次次强化而逐渐养成、稳定下来的。光凭说教,不让学生承担任何工作、不从事任何活动,是不能养成任何责任心的。因此,我们在教育中,一方面要从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抓起,对小事的责任心是对大事责任心的基础,抓紧小事不放松,日积月累,养成做事负责任的习惯。另一方面,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点,开展各项活动,给学生创造承担责任、体验责任的机会,使之在实践中不断增强责任意识,从而达到教育的效果。
行为习惯如何养成2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家庭的环境对孩子的习惯养成和积累起着至关重要的的作用。孩子是父母的影子,道理就在这里,家长什么样,坚持什么原则,交出来的孩子当然也都一样当然不只是家长。孩子经常接触的其他人也一样。
在家庭中的一些生活习惯:如按时作息,卫生习惯,礼貌习惯等,家长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做好。社会生活中的要求,如交通规则,家长在与孩子出行时要自觉遵守,讲公共道德和秩序,以自身行为去影响孩子。
家长要及时鼓励和表扬
表扬、鼓励的形式应该是多样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还可以用微笑、点头、脸上的表情等,对某一个行为的表现表示赞同,这都是一种肯定、都是一种表扬。父母之间教育要一致、要求要一致、观念要一致、目标要一致、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因为每个孩子的特点是不一样的。
让孩子做有限的选择
有限选择的方法对孩子的规则培养非常有效,如果想让孩子不在房间里跑来跑去,就应该让孩子选择现在是看书还是画画,而不是“现在我们来做什么?”漫无边际的选择会把幼儿推到无法控制的规则之外。把幼儿必须要做到的"事定为规则,在这个范围内给孩子几个可选择的方向,这样不论孩子选择什么,他的行为都在规则之中,从而自然而然地接受规则。
适当采用自然惩罚法
规则意识的形成有时还需付出一定的代价才能使幼儿从他律到自律。适当地让孩子接受一些自然后果惩罚,是非常必要的,这种方法要有一定的限度,还要与说理引导相结合,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再加上示之以不同后果,就能使孩子慢慢感悟,变得懂事起来。
如孩子的课堂常规不好,在课上坐不住,不注意听讲,家长可以配合老师,让孩子每天在完成学习任务之后,静静地坐10分钟,练习集中注意力,反思自己这一天的课堂常规表现。然后家长和孩子交流,及时肯定孩子坐得很好,要求孩子每天上课时就要这样集中注意力听讲。家长可配以《科学家小故事》的讲解,引导孩子学习科学家们小时候是怎样专心学习的。
培养执行规则的技能
有时孩子具备了一定的规则意识,但仍会时常违规。如有时“起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并非孩子故意拖拉,而是穿衣、洗漱等动作太慢,不得要领。那么,家长就要教孩子做事的方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寻找又快又好的做事方法和规律,提高孩子的生活技能。
家长是被孩子模仿得最多的对象,家长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发展,当然知错就改,勇于承认也一样,只要家长放得下面子,孩子的教育就好做得多了。说到这里家长们也都明白了,不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放下架子是很不容易啊,不过当你看到了别人家的孩子彬彬有礼,各方面都优秀的话,您就知道怎么做了。
1、引导孩子形成自理的意识,家长一方面要改变自身对孩子包办代替过多过细做法,扭转孩子的依赖心态;另一方面,要培养和强化孩子自我管理的意识。从上小学开始就慢慢学会自己管理好自己,同时,在生活中,家长应有意识地安排孩子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比如要求孩子每天坚持自己穿衣、叠被、整理学习用品等,这样天长日久孩子的自理意识就会不断加强,自理习惯也会在自理能力的提高中逐步形成。
2、要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好的习惯与较强的时间观念是分不开的,因此,家长在培养孩子自理习惯的同时,必须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提高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家长要帮助孩子制定一个家庭作息时间表,督促孩子按时起床,按时睡觉、按时到校上课、按时完成家庭作业,使孩子逐步学会在时间的制约下调整自己的行为。
3、帮助孩子掌握家庭学习的几个环节,孩子回家后的学习活动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对于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最初,孩子并不知道在家如何学习,这就需要家长的精心培养。家长要帮助孩子掌握学习的四个环节;即复习、作业、检查、预习。复习就是把当天所学的知识重新过目一遍,找出重点知识;在复习的基础上,再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然后把写完的作业仔细检查一遍;最后,把下堂课要学的知识预习一遍,对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通过字典来掌握,对不懂的问题做上标记,以便下堂课上注意听老师讲解。为了帮助孩子掌握这四个环节,开始时,家长必须同孩子一起一步一步地进行。在孩子熟悉并掌握了复习、作业、检查、预习的方法后,家长要经常对孩子行为进行督促和指导,使其逐步形成稳固的习惯,据有关研究表明,低年级小学生一旦形成“复习、作业、检查、预习”这样一个家庭学习的习惯模式,不仅会促进孩子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会对孩子未来的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
4、家长要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要培养孩子的自理习惯,家长本身的表率作用很重要。所以,家长应在平时要注意以好的言行影响孩子,为孩子创造一个井有序的家庭生活环境,使孩子感到自己的父母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很认真,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去做好。这样,孩子便会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之中,学到家长对待工作、对待生活的优良品质和好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