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人和人之间都相对独立。和中国的老人基本都在给自己的子女带孩子相比,日本的老人几乎是不会去带孩子的,所以日本的小孩很少有四世同堂,家里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小孩转的情况发生。更多的是家里几个孩子和忙碌的大人,孩子之间要培养互相照顾和尽量自己独立的生活能力。
2、很小就有自己独立的房间
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相比很多孩子小时候都是跟父母睡,在日本,很多孩子很小开始就有自己的房间,如果经济条件不允许,也会有自己的空间。这是因为,孩子从小开始有一个属于自己独立的空间,能够通过整理房间,打扮自己的小天地来提升自己的自律,管理能力。
3、参加兴趣班是发现
日本的家长不是天天逼着孩子要学出个什么东西,因为日本家长认为孩子通过玩的性质可以见识到各种不同的领域,从而可以发现自己孩子的兴趣和潜质。而日本面向孩子的班多半也以游戏为主,比如科学班就是通过一些好玩有趣的实验来激发孩子对物理化学的兴趣。
4、自己动手脱换衣服
对于2~3岁的`孩子,每天都要重复那么一套换衣程序,日本的妈妈们都是站在一旁看着,从不伸手帮忙。日本幼儿园就是通过穿衣换衣,让孩子练习独立生活的能力。每天到幼儿园后,换衣服、放联系手册、自己贴当日的sticker、挂手绢等。从两三岁开始的训练,让孩子们养成有条不紊做事情的习惯。
5、运动会没有个人冠军
不到1岁的孩子入幼儿园,也要参加运动会。1岁不到的孩子哭着拼命向前爬,这样的场面还是有点打动人的。运动会,只有团体赛,没有个人单项比赛,最终只有胜利的团队,没有胜利的个人。强调参与,不鼓励相互对比。
6、教育孩子“笑”和“感谢”
幼儿园似乎完全不重视孩子们的知识教育,孩子们没有课本,只有每月一册的绘本。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完全没有数学、绘画、音乐这些项目,更别说英语、奥数了。
家长如何正确教育孩子
1、树立榜样:
榜样是以别人的好思想好行为来影响和教育子女的重要方式。如同学、邻居、教师、英雄模范人物、文艺作品中的正面人物、革命领袖的优秀品质,都是子女学习、模仿的对象。不管家长的言行是错误的还是正确的,对子女都有十分深刻的影响。
2、环境熏陶:
家长要有意识地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子女受到感染和熏陶。家庭是子女生活的主要场所,家长要组织好生活,处理好成员之间的关系,坚持正确的道德行为为准则,形成团结和睦的家庭气氛,建立井井有条的生活秩序,以陶冶子女的美好情操。
3、批评惩罚:
批评和惩罚都是对子女不良思想行为的否定,不过后者是对严重不良思想行为的一种教育手段。批评惩罚时,首先要全面了解情况,掌握不良思想行为的具体情节和严重程度,从错误的实际出发,批评是指出危害、思想根源,否定其思想行为,使之感到羞愧和痛楚,进而产生改正错误的动力。
教育孩子的误区有哪些
1、为保全面子,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
在公众场合,孩子用哭闹“要挟”父母,父母迫于颜面只好乖乖“就范”,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在心理学上,这关系到对孩子“延迟满足”能力的培养,也关系到父母权威的树立。
2、不尊重孩子的隐私和权利。
中国父母虽然疼孩子,但经常把孩子看作是没有独立人格的“不完全的人”:孩子的房间想进就进,日记抽屉也是公然“检查”。其实,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是具有隐私权的公民,受法律保护。
3、成绩代表一切。
当今中国,优质教育资源匮乏,孩子们不得不靠成绩来竞争。不过,考试不是唯一重要的,它只能考察知识的掌握,不能考察知识的实际运用。所以,在督促孩子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实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