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
摘 要:“高尚品德必须从小开始培养,从娃娃抓起。要在孩子懂事的时候,深入浅出地进行道德启蒙教育;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循循善诱,以事明理,引导其分清是非,辨别善恶。”对一个家庭来说,孩子是未来,孩子的成长是家庭的大事,要将爱的教育在家庭中贯穿始终,这样才能使孩子在爱的滋润中接受并播撒爱。
关键词:以事明理;物质财富;辨别善恶
世上很少有人自责对孩子爱的太多。父母者大都尽其所能给予孩子更多的无以复加的爱,却淡忘了对其进行关爱本身的教育,忘了教孩子爱别人,致使许多孩子唯我独尊、为我独用,稍不加如意就发脾气、动手打人、拿动物出气,更有甚者将自己的父母、伙伴杀死来解除心烦。为了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必须从小对其进行爱的教育。
1. “爱的教育”缺失的原因
家庭、学校、社会对爱本身的教育重视不够。包括家长对孩子或溺爱或放任不管;学校重视学习成绩、忽视思想、心理健康教育;社会还存在爱心遭冷遇的现象等因素。
2. “爱的教育”的策略
2.1、充分发挥“家庭是第一课堂,父母是第一任教师”的作用
《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指出:“高尚品德必须从小开始培养,从娃娃抓起。要在孩子懂事的时候,深入浅出地进行道德启蒙教育;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循循善诱,以事明理,引导其分清是非,辨别善恶。”对一个家庭来说,孩子是未来,孩子的成长是家庭的大事,要将爱的教育在家庭中贯穿始终,这样才能使孩子在爱的滋润中接受并播撒爱。
父母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和谐、安全、愉快的家庭氛围,是让孩子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不娇惯孩子,在孩子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放手让他为父母做一些事情,在他遇到困难时提供及时的帮助,而不是完全的替代。父母应给孩子以充分的爱,切不可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进行强制性的控制和非爱性掠夺,那样,孩子很容易形成利己主义,只知道满足自己的愿望,而对别人的痛苦无动于衷,甚至幸灾乐祸。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可以从关心家庭成员开始,逐步过渡到关心他人和社会。例如双日父母带孩子去看望爷爷奶奶,为老人买可口的食物,和老人一起聊天逛街;参与慈善捐款;去动物园喂小动物等等。
(3)重视孩子的感情培养
为孩子创设一种愉快的氛围。如果孩子不愉快,可以转移他的注意力,父母不可胡打乱骂、把完好的东西打烂等。日久天长孩子就会表现出践踏玩具、折磨小动物等行为,甚至产生邪恶意念。所以,父母要重视孩子的感情交流,引导孩子积极情绪,防止孩子积累不满情绪。
2.2、充分发挥幼儿园教书育人的作用
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是做社会人的基础。爱是一种崇高的内心体验,但他不是与生俱来的,要靠后天的培养才能形成。在幼儿园可对幼儿进行以下几方面爱的教育。
(1)温馨的亲子入园体验活动――感受教师像妈妈一的爱
新生入园,是幼儿人生中一件大事。在每年的开学初我们都开展新生入园快乐体验活动。开学前的两天时间将小班入园新生分成小组,在家长陪同下来幼儿园体验生活。教师组织十来个孩子做游戏、喝水、如厕、玩玩具、人床铺等等,让孩子觉得老师是领着玩儿的,时时处处能感受到老师就像妈妈一样。初步感受幼儿园集体生活的温馨与快乐。亲子体验极大地缩短了新生入园的分离焦虑期,稳定小班情绪一般只需2-3天,家长对此非常满意。
(2)富有感染力的音乐形象――将爱迁移到幼儿生活中
音乐是最情感的艺术。富有感染力的音乐,能够充分挖掘幼儿的感情因素,发展其欣赏能力与道德意识。我们将音乐教学的教育性、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在幼儿掌握音乐技能的"同时,激发幼儿爱的情感。如歌曲表演《我的好妈妈》《我爱我的幼儿园》《小娃娃跌倒了》培养幼儿爱亲人、爱同伴、爱集体,爱周围环境的情感;再如《小乌鸦爱妈妈》这首歌充分表现了小乌鸦爱妈妈的真挚情感,在妈妈年老体衰飞不动的时候,不忘妈妈的养育之恩,叼来虫子一口一口喂妈妈,许多孩子唱这首歌时,眼里闪着晶莹的泪花。
(3)生命、生日、成长的活动――启迪、塑造孩子的爱心
关于生命是幼儿经常提及的话题,应当利用孩子的好奇,告诉他“我是从哪里来的”,我是怎样长大的。通过生命教育,使幼儿初步认识到人的出生、生命的珍贵、如何爱护身体等问题。我们还开展了爱妈妈、关心残疾人、朋友生病怎么办、小鸟是人类的好朋友、救救大象、保护大熊猫、向灾区献爱心等活动,以此启迪、塑造孩子的爱心。
2.3、自省、自重、自爱从我做起,让大爱回归社会
为人父母者都爱自己的孩子,但常常又陷入了溺爱、宠爱的泥潭,怕孩子吃亏,就教孩子:“谁碰你一指头,你就踢他一脚”,还说这叫“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在这样“爱的教育”下孩子哪里会拥有宽容和爱心呢?孩子总要长大成人的,毕竟要进入社会生活,仅有父母家人的爱是不够的,还应当有同伴之爱、人群之爱、社会之爱。
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孩子作为一种受体,他们的身心折射的是成人及社会中的结构成分。“只有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为了让孩子们生活在一个美好的世界上,我们不但要捧给他们以丰厚的物质财富,更应该培养孩子爱的能力,这是一切为人父母者乃至整个社会的一种神圣的责任。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自省、自重、自爱,乐于帮助别人,学会宽容与忍让,爱护同情弱小。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弘扬爱心人物和事件,形成全社会“以爱为荣”的风尚,让人人都能感受到爱,促使人人献出自己的爱,这样才能实现让大爱回归社会。
3. 结论
学生需要爱的教育,社会呼唤爱的教育。人本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强调“完美的人性”,其内涵是让人的友爱、合作、求知、审美、创作等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他认为,自我实现者的成就与童年情感等因素的关心甚为密切。童年情感如果遇到障碍,例如失去爱、安全感和尊重,孩子长大后就很难像自我实现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健康的人格意味着既能接受爱也能给予爱。我们爱孩子,就应当铸造孩子健康的人格,就应当对其进行“爱的教育”,使其拥有爱的能力。让我们共同努力,给孩子一个爱的空间,这比给他任何财富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