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过度教育导致孩子学习障碍案例分析

幼儿家庭教育案例分析

推荐度:

案例分析报告

推荐度:

沟通案例分析

推荐度:

案例分析报告

推荐度:

会计案例分析报告

推荐度:

相关推荐

过度教育导致孩子学习障碍案例分析

对家长来说 ,过度教育也许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字眼。以前 ,总听说对孩子关心不够,教育不够 ,什么时候教育也变得“过度”起来?实际上,随着中国 进入“独生子女”时代,父母孩子的过度教育 ,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那么过度教育的危害是什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过度教育导致孩子学习障碍案例分析,欢迎阅读 。

过度教育的危害是什么

案例

开学已经几个月了,雯雯好像还没进入状态,上课总是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听课注意力不能集中,作业拖拖拉拉,晚上不到10点就瞌睡,早晨睡到7点也叫不起来。爸妈很着急,忍不住要数落她,但一说她,她就发火,“烦死了!”“累死了!”成了她的口头禅。在班上也判若两人,为一点小事就和同学吵嘴。老 师也反映,她开学后做作业很粗心,一些简单的问题都会弄错。

孩子到底怎么了?以前她可是很乖的啊!雯雯的爸妈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发 现孩子的异常后,马上带她来心理中心咨询。他们向心理医生详细叙述了雯雯的情况。原来,雯雯一直是个品学兼优的孩子,爸妈对她期望很大,不放弃任何让她多学习的机会。每到暑假,不惜本钱地给雯雯报一个又一个的学习班:钢琴、舞蹈、书法、英语……凡是别的孩子有的,雯雯也有。爸妈总认为,就算她以后成不了钢琴家、舞蹈家,现在多学点也没坏处。这个暑假也一样,为了让雯雯参加这些学习班,爸妈硬是节衣缩食省出了这笔钱。本以为,这些智力投资能给孩子增加自信心 和竞争力,却没想到得到这样的回报,他们能不着急吗。

听了爸妈的叙述,医生又跟雯雯做了一番交谈。之后,医生告诉爸妈,雯雯有些轻度的厌学倾向,原因就在于爸妈对雯雯的教育过了头,陷入了过度教育的误区。爸妈一听愣住了:“对孩子的教育也会 过头 吗?”

对家长[微博]来说,过度教育也许是一个较陌生的字眼。以前,总听说对孩子关心不够,教育不够,什么时候教育也变得“过度”起来?事实上,随着中国进入“独生子女”时代,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越来越迫切,父母孩子的过度教育,已成为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

喋喋不休也是一种过度教育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过度教育指的大概就是给孩子过多地“开小灶”,导致孩子消化不良。事实上,过度教育涵盖的内容很广,包括以下几方面:

1.过分强调早期教育和特长教育:这恐怕是现代家庭最常见的教育误区。胎教、幼儿英语、周末学钢琴、假期参加补习班,对现在的孩子来说,恐 怕早已是家常便饭了。父母总想给孩子创造最好的条件,让孩子受最好的教育。但是要知道,早期教育和特长教育固然重要,也要因人而异。如果不考虑孩子所处的年龄阶段、个性和气质差异,一味给孩子“恶补”,很可能造成孩子“消化不良”,严重的会因此对学习产生厌恶情绪,影响正常的课堂学习,甚至使孩子的性格发 生扭曲,严重影响到身心健康。

2.过度干涉:这类父母孩子总是喋喋不休,事无巨细,样样过问,对孩子缺少平等和尊重,忽视孩子的独立性,总认为孩子“还小”,“不懂 事”,什么事情都不肯放手让孩子去做。或者无论孩子做什么,都要站在身后指指点点:“你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这样不行,那样才可以”。久而久之,孩 子会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天性被束缚,健康的成长被限制。

3.过分保护:这类父母孩子无微不至,像保姆一样,孩子的一切要求都尽可能满足,一切事情都尽可能代替去做,不愿意看到孩子遭受任何委屈 和挫折,孩子有任何不满或不顺,他们便会认为,是自己没有尽到做

父母的职责。在这种环境长大的孩子,心中惟有自我,不会考虑别人,缺乏对家庭、社会的责任 感,自理能力差,难以适应他所生活的社会。

4.过分处罚:与过分保护相反,有的父母孩子的要求过于严格和苛刻,不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客观现实,不考虑孩子的感受和想法,仅从自己 的主观愿望出发,有时仅仅是盲目地与其他孩子攀比,别的孩子能做到,便要求自己的孩子也做到,过分重视父母的威严,如果孩子违抗命令或犯错,便感觉自己的 尊严受到冒犯,挖苦、辱骂孩子,甚至对孩子进行体罚。

过度教育的危害不仅是学习障碍

所谓物极必反,任何事情走过了头,必然会产生反作用,对孩子的教 育也是如此。有的家长觉得,给孩子“加码”过多,消化不了,无非是白费一些时间和精力,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吧?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过度教育的危害,不仅表现 在影响孩子的学习上,有时甚至会导致孩子的性格缺陷,这比单纯的学习障碍更令人担忧。

1.过度教育,导致学习障碍。过分强调早期教育和特长教育,使孩子的休息和自由玩耍时间被大量占用和剥夺,父母的强迫、过多的智力刺激,剥 夺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快乐,使孩子丧失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学习兴趣是推动儿童从事各种学习活动的内驱力,丧失了兴趣的学习,会变成一种痛苦的体验,久而久 之,孩子便对学习发生抵触和抗拒心理。这也是当今许多孩子厌学、恐学和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

2.过分干涉,导致逆反心理。父母孩子事无巨细,样样过问,很容易使孩子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即便你说得对,他也不肯照办,甚至对着干; 或因为害怕父母的批评训斥,有些事情干脆对父母隐瞒,结果直接导致了撒谎、离家出走、网络迷恋等行为问题。而且,由于干涉多,赏识鼓励少,不利于孩子自尊 自信的建立。

3.过度保护,导致孩子的交往障碍。父母孩子过分的宠爱和保护,使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苛求别人关怀,缺乏责任感和爱的能力。他 们往往缺乏独立性、应对能力、挫折承受能力,一旦离开父母,容易引发无助、无能、自卑等心理冲突,在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方面,容易发生困难。

4.过度处罚,导致孩子性格缺陷。对孩子过于严格、苛刻,使孩子感受不到亲情和爱,在恐惧、压抑的环境中长大,会使孩子变得压抑、自卑、唯 唯诺诺、优柔寡断,或者相反,变得冲动、冷酷、脾气暴戾。这样的孩子,内心缺乏安全感,对人往往怀有敌意,攻击性强,在人际关系方面经常存在困难,遇到挫 折、失败时,很容易做出偏激的行为和反应。

该如何对孩子适度教育

过度教育是个很庞杂的问题,它的形成有社会大环境的原因,也有学校的原因,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解决的。如果父母能够了解孩子在特定年龄段的心理需求和成长规律,讲究教育方法和技巧,一定可以让孩子成长得更健康,更快乐。

1.早期教育和特长教育,要从孩子的个性、气质类型、潜能特点出发,注意培养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和快乐感,只有出自兴趣的学习才是主动、快乐、不容易厌倦的,相反,若学习缺少了兴趣和快乐,则是被动、强迫、枯燥和痛苦的,很容易产生厌倦和抵触心理。

2.尊重孩子的自主性,给他们足够的空间,不要过多干涉。在孩子成长的路上,父母可以引导,但不能干涉和代替,要允许孩子自己探索。犯错误和失败,是成长过程中难免的,不能因为害怕孩子犯错或失败,而对孩子横加干涉。

3.不要对孩子大包大揽。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主性,学会用自己的脚走路,用自己的手做事,发展自我责任感,帮助孩子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取各种能力。

4.尊重孩子,不以自己的意志代替孩子的意志,对孩子的设计和规划,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建立合理的期望值。不要总拿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比,而应该把更多的关注投入到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鼓励孩子不断地超越自己,战胜自己,体验生命的价值和快乐。

望子成龙是许多人的美好愿望,但必须明白,不是每个人都成得了“龙”的,希望父母们不要在过多的干涉中束缚了孩子,埋没了他们的天性。

家庭教育最忌的三个过度

1、过度关爱

主要表现为长辈们对孩子的物质娇宠和情感娇宠。从孩子的婴儿期开始,长辈们在物质、金钱上极其慷慨大方,竭尽所能地给孩子提供吃、穿、玩等方面最佳的物质条件。孩子稍大一点后,基本上是要什么给什么只要孩提出要求,就给予满足。

在情感上,除从小就过多地亲吻抚抱,过分地亲昵呼唤外,还生怕孩子不高兴,往往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这就日渐养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惟我独尊的自私心理和放任性格,学会以哭闹、不吃饭等非理性方式来要挟父母、祖辈,最终变成我行我素、随心所欲、不通情理、缺乏感恩心态的小公主、小皇帝。

2、过度保护

很多家长不放心孩子一个人睡,与宝贝从小就同房、同床睡觉,有的在孩子长到好几岁甚至十多岁乃至更大,还是如此。此外,他们对孩子的食物、饮料、衣服、玩具、日常用品等都百般挑剔,不但要知名品牌,有的还要求彻底无菌消毒。孩子稍有不适,动辄小病大治,无病猛补,往往造成营养过剩,致使肥胖儿童比例上升。有的家长甚至把家具的边边角角统统用海绵包起来,以免孩子磕伤碰伤;天气稍冷,便把孩子从头到脚密密实实地包裹起来;孩子大了,还常常搂着、摸着、陪着、跟着、照着、护着,如此等等。总之,就是一百个不放心。

以上这些不当做法,肯定会降低孩子自身的免疫力和适应能力。孩子越不适应,家长越去过度保护,这样长期恶性循环,孩子就会缺乏独立性、坚忍性、耐苦性和艰难意识。等孩子稍大后,毛病比较明显了,做家长的还时不时地指责道:你看看你,这么大了,还这样娇气,还是不懂事,还要我操心,唉,真把我给急死了!然后,还要去尽力而为地过度保护孩子

3、过度期望

千百年的科学文化不但使得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社会风气弥漫神州,一心期望后代光宗耀祖、给大人争气的传统观念亦是普遍存在。因此,芸芸众家长们在对孩子过分溺爱关怀的"同时,又对孩子抱有极大的期许,一心望其成龙成凤。因此,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大资本,在孩子的学习上高标准、严要求。长辈们的这种心态写满脸上,时时明白地表露在语言和行动上,很容易使孩子觉得是在为父母而学,不是为自己学,因而渐渐失去学习的原动力。

随着孩子的一天天长大,父母求胜心理也越来越强,总是想当然地认为:你长大了,该懂事了,应该更努力、更自觉地学习了。而且越接近中考、高考,父母心情越急迫,对孩子的要求越高。这种极高期望的压力与早期过分的关爱保护形成强烈的矛盾反差,令已经骄娇二气十足的孩子很难承受。那从小就逐步定型的物质化、金钱化的亲子关系,又难以使孩子真正理解家人的亲情之爱,这样就极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失去对长辈的尊重与情感。家长越焦虑,孩子越反感,就越容易造成不和谐的家庭关系,致使亲子之间难以沟通,这又反过来对孩子的成长更加不利。

父母过度教育孩子的三大表现

凡事不可做到极限,教育也是如此,不可太过,下面过度教育的三大表现,你有吗?

1.以孩子为中心

有些父母在吃饭时,有好吃的要先给宝宝,宝宝要爱吃哪样,父母就不能动。这样一来,宝宝觉得只有这样才是正确的,如果哪天父母吃了他爱吃的东西,他会哭闹,而且宝宝会在与小朋友的交往中,也会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只有自己重要。这样的宝宝会变得不懂分享,不懂爱。

正确做法:把宝宝看成是家庭成员之一,吃东西时,无论父母爱吃与否,也要让宝宝分给每人一份,让宝宝学会分享,懂得关爱。

2.完全照书本养孩子

许多年轻父母多数以书为标准喂养孩子,有的过分认真地执行书本上的要求,认为这样才是科学的。比如书上说8个月会爬、1岁半会串珠子,如果自家的宝宝不会,就异常着急,以为是宝宝的智力发育有问题。其实,书本上的知识和要求不一定与孩子的实际情况相符。有的可能说话早些,有的可能走路早些,每个 宝宝的成长路线都是不一样的。

正确做法:把书作为参考,一旦觉得宝宝与书上说的哪点不一样时,不要着急,综合考虑宝宝的发展,比如不会爬是不是因为穿得多啦,不会说话是不是因为没给他说话的机会。

3.父母替宝宝道歉

宝宝一起玩时,宝宝把别人打哭,这时有些父母会挺身而出,替宝宝道歉。这样一来,宝宝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而且也没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他长大后不会自己承担责任。

正确做法:做错的事情,父母要及时纠正宝宝,因为宝宝不知道哪样做是正确的,哪样做是错误的,正误都需要父母指引。告诉宝宝打人是不对的,要向人道歉,让他自己承担后果,这样才能让他记住,明白对与错。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词条  过度  过度词条  障碍  障碍词条  导致  导致词条  孩子  孩子词条  
家长加油站

 家庭教育的五种方法

家庭教育的五种方法现在,每个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可以说是家中的小皇帝,那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呢?小编为此准备了五种家庭教育方法,希望对各位家长有所帮助。家庭教育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