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建议一:父母要做节俭的榜样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都在随之变化着,如果要提倡“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做法,似乎有些不现实。但是,不能因此就摈弃节俭。
父母是孩子的模范和老师,日常生活中,只有父母注意节约,孩子才会有节约意识。父母不随便丢弃食物,家庭使用水电,不要“长流水”和“长明灯”。父母也不要没完没了地买衣服或频繁换手机,家庭物品的购置多以需要为考虑,少以喜好为考虑。
而且,如果父母在吃、穿、用上处处讲究名牌、上档次,那么花在孩子身上的那点小钱,也就自然不会在乎了,但父母的花钱方式对孩子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因此,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即使孩子有了不节俭的意识,父母也有能力进行说服教育。
当今社会一些讲吃穿、讲派头、重享受的风气很容易影响孩子。如果父母没有即使正确地引导孩子,孩子就会误以为节俭是很没面子的事情。父母要帮助孩子增强识别能力,让孩子知道节俭是美德。
父母要让孩子知道,我们所用所食的任何一个物品和粮食,都是经过很多劳动人民的付出得来的。比如:农作物从种植、耕耘、护理、收割到加工成餐桌上的食品,所有的程序无不凝结着劳动者的汗水。如果孩子懂得了粮食、物品的来之不易,就容易在生活中养成节俭的好习惯。
父母也可以给孩子将一些节俭的故事,父母的讲述会增进孩子对节俭的重视和认识。
明代抗倭将领戚继光的父亲戚景通一生注重节俭。有一天,戚景通发现儿子脚上穿着一双考究的锦丝编织的鞋子。不由得双眉紧锁说:“你小小年纪,竟然穿这样上等的鞋子!长大就会要求穿更好的,吃更好的,当了军官说不定还要侵吞士兵的粮饷。”事后,他尽管弄清了鞋子是外祖父家送的,但还是不允许儿子继续穿。他认为:如果不制止,孩子就会沾染上奢侈的.坏习气。
一生节俭的戚景通临终时,把戚继光叫到面前,指着自己花了毕生精力写成的军事著作,语重心长地说:“继光呀,你真的以为我一无所有,没有什么遗产可以留给你吗?要知道,我留给你的是大量军事文集,其价值是常人们难以估量的。”
中国历代古圣先贤都重视对孩子节俭的培养,他们深切地知道,孩子一旦沾染上奢侈的恶习,无论是道业还是学业都不可能再提升了。不管时代如何变迁,父母要给孩子从小种下“以节俭为美、以浪费为耻”的概念。
培养建议三:抓住教育机会点
孩子品质的形成要靠一点一滴的积累。如果孩子从小没有养成节俭的习惯,长大之后再教育就不容易了。当孩子浪费物品,或者对父母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时,都是父母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
9岁的小女孩朵朵,看到一个同学穿的裙子很漂亮,就缠着妈妈给她买。爱漂亮是女孩子的天性,妈妈没有简单地拒绝她的要求,而是耐心地告诉她:“商店的裙子太贵,咱们去买一块同样的布,照着它的样子自己做一条,这样只需花十几元钱,还可根据自己的要求加上一些喜欢的装饰。”朵朵一听非常高兴,便和妈妈一起参与了做裙子的全过程,并在裙子上添上了自己设计的小装饰。裙子穿上后,别具特色,同学们见了都说比街上卖的好看,朵朵越加喜悦了。
这位母亲的做法既培养了孩子的节俭意识,又节约了开支。对于孩子不节俭的行为,父母也不需大动干戈、大发雷霆,只要父母自己做好榜样,再给孩子讲清道理,孩子大多都会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