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校园版“非诚勿扰”引争议 社团联谊成相亲活动

   “我就想问你一个问题,你对我到底有没有感觉?”大学生小果直言不讳地向台上的男嘉宾——同是大学生的小朋表达了自己的爱意。这是发生在4月14日晚上,广西大学一个学生课外活动现场的一幕。

  现场:

  校园版“非诚勿扰”火爆

  由广西大学雨无声网站组织的这个交友活动现场上,全场22名女嘉宾围成一个半圆形坐着,6个男嘉宾依次登场,介绍自己并回答女嘉宾各种关于情感方面的尖锐问题。男嘉宾最后或者黯然离场,或者牵走一名“对上眼”的女生。这些“非诚勿扰”桥段正在高校里重新演绎,不过主角从“剩男剩女”变成了大学生

  小果的提问引来现场一阵轰动。

  “对不起,我喜欢短头发的女生。”小朋说。

  “我可以剪短。”现场又是一阵起哄。

  “但我不喜欢染发的女生。”小朋接话。眼前的小果留着一头长卷发,染成了红色。

  “她可以染回来的嘛。”主持人出来打圆场,现场的哄笑声又起。但最后小朋还是没有选择小果。其余21名女生也没有为他“留灯”,他只好在《可惜不是你》的背景音乐声中走下场。

  第二个登场的小志是一名大一新生,1992年出生。他一上台就献唱一曲,但歌声没有打动女嘉宾,没有走到最后一轮,就被齐刷刷地灭了灯。

  第三个登场的大二男生小浩顺利牵手大一女生小航,成为当晚第一对成功牵手的男女嘉宾。两人均为90后,小航出生于1994年……

  内幕:

  男嘉宾被“抓壮丁”

  这场被学生们称为“西大版‘非诚勿扰’”的课外活动,虽然组织方对外宣称是“部门联谊”,却因冠以“相亲交友”的噱头而赚足了眼球,同时也引来了诸多争议。

  “不靠谱。”小朋告诉记者,自己是“抓壮丁”抓来的。他所在的部门只有为数不多的男生,作为部门领导,他承担了上台的责任。上台前,亲友团还要求他一定带一个“部嫂”回去。

  活动的组织方——广西大学雨无声网站是一个学生社团。站长王臻告诉记者,这样的内部活动每年都有,今年之所以要跟“非诚勿扰”扯上关系,完全只是想“搞点新花样”。由于害怕没有人参加活动,男女嘉宾由雨无声各部门推选。王臻强调活动的性质仅仅是内部交流,而非交友活动。

  “我只是觉得这种方式很新颖。”小朋表示并不期待通过这样的方式找女朋友。牵手成功的小浩说,可以尝试交往,但不期待双方能成为男女朋友。小航则告诉记者,她已经有男朋友,参加活动仅仅是为了交友,并不是为了结交男朋友。

  虽然多数参与者抱着好玩的心态参加活动,但活动本身却也引来了一些争议。

  反对者:

  娱乐相亲不利培养婚恋观

  小朋还是广西大学另一个学生社团——广西大学微博协会的成员。他告诉记者,协会也正在策划一个和“非诚勿扰”相似的大型交友活动,计划将舞台定在广西大学内一个露天的小广场。

  “但我觉得不太可能获得校方的批准。”小朋对活动的前景并不看好,因为活动策划中提到,活动将接受微博报名,交友嘉宾不局限于协会内部人员,地点选在人群密集的露天广场。虽然活动的主旨是“增强大学生的社交能力”,但小朋依然认为这样的活动不适合在公开场合进行。

  持反对观点的还有南宁市关心下一代教育研究所所长李英庆。在他看来,这种活动一是影响学习,二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李英庆说,这样的活动始终脱离不了娱乐的性质,用娱乐的精神来向学生传达婚恋观,会让学生产生一种“婚恋如同儿戏”的印象。而这对于他们今后的恋爱、婚姻和家庭都是不利的。

  婚恋专家刘柳杨认为,在高校对学生婚恋教育缺失的背景下,学生容易在娱乐本质的相亲交友电视节目中迷失自己。将相亲交友节目堂而皇之地搬到校园中,让学生参与其中更会造成一部分学生“想入非非”,从而对号入座,不利于养成正确的婚恋观。

  “一些社会上对于婚恋的恶俗观念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们。”刘柳杨认为,引导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婚恋观念,可以采用更正规的方式,例如课堂教育和晚会的形式。李英庆也认为,并不是反对大学生恋爱,而是不希望大学生“为了谈恋爱而恋爱”。刻意开展交友活动来促成恋爱,无异于揠苗助长。

  支持者:

  学生能够积累社会经验

  在活动第一轮刚过就被灭灯的小志并不在乎结果,对于他而言,敢于站上台展示自己,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而此前,内向的他从来没有走上过舞台,也没有在那么多人面前唱过歌。

  “社会应多一些宽容看待,而不是偏见。”广西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姚华认为,学生组织这样的活动或许并没有目的性,而只是觉得有趣而已,没有必要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积累社会经验,锻炼自己的胆量技能,增强人际交往能力,也不失为一种提升技能的方式。至于外界不良思想的侵袭,姚华认为,多数大学生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应该可以合理地去处理它们。“况且,这并不是在挑战社会的道德底线,为何不能多些宽容呢?”姚华说。

  对于李英庆对学生“责任感缺失”的担忧,姚华则认为,开展这样的活动,也许会促进学生认真地去思考恋爱、婚姻和家庭的问题。最后的结果未必是“责任感缺失”,而是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学生们进行观点的讨论和思考,我相信真理是越辩越明的。他们会在讨论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积极的婚恋观。”姚华说。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联谊  联谊词条  相亲  相亲词条  社团  社团词条  争议  争议词条  校园  校园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