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初中生逆反心理最重 多数孩子首选朋友倾诉

  新闻回放:11月26日,16岁的长春女孩遥遥(化名)离家出走,称要去“闯荡社会、做大事业”。家长在电话里苦苦相求也没能劝她回心转意。“女儿上小学时听话又懂事,升入初中后就变了,爱美、攀比、早恋、不爱学习,该讲的道理都讲了。”父亲李峰(化名)很困惑,女儿咋变成这样了呢?而许多家长也纷纷表示,面临和李峰一样的困惑。

  4天来,许多家长纷纷打电话探讨青春期孩子教育的问题,听得最多的是他们疲惫的抱怨,“我的孩子为什么这么逆反?”

  1日,记者对长春市306名初、高中学生进行调查,看看他们到底为什么会出现逆反?

  初中生逆反心理最重

  认为自己有逆反心理,会为了某一件事或者因为家长没达到自己的要求,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不听家长话,与家长“对着干”想法的,25%表示经常有,59%偶尔有过,16%为其他。

  调查中,10%的人从小学时开始有逆反感觉,67%从初中开始逆反,23%在高中时逆反。

  长春市金钥匙心理咨询教育中心主任孟宪忠说,孩子在成长时,有两个特殊时期有逆反心理,2岁~5岁是第一反抗期。

  12岁~15岁进入第二反抗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一般都在初中,生理和心理发展很快,独立意识增强,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增加,就出现父母不让做的偏做,跟父母和老师对着干。

  孩子从初一开始

  逆反父母和朋友亲密

  对于孩子来说,最亲密的应该是父母,但是遇到问题或者困难时,第一个选择倾诉的对象却不是他们。58%的孩子会在第一时间找朋友倾诉,5%会找家长说,而23%的孩子则选择憋在心里,14%为其他。

  当遇到自己想做,但父母却不允许做的事时,38%选择了不做;48%虽然害怕批评,但也会偷偷去做;14%的孩子即使不被支持也会执意要做。

  孟宪忠解释,孩子虽然跟家长逆反,但对于同龄的伙伴却变得亲密,这就引出一个话题——伙伴关系。从初一开始,孩子对家庭的依恋会向伙伴群体转变,形成亲密的伙伴关系,形成比较稳定的小圈子,孩子的言行、举止、爱好、打扮都受伙伴们的影响,信任伙伴胜过家长和老师。

  孩子因家长管得严而逆反

  对于自己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52%的孩子认为和家长管教过严有关,40%认为与老师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有关,8%是因为学习负担过重。

  孩子们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和父母产生矛盾呢?61%的孩子选择因成绩没达到父母的要求,34%觉得自己的自由被限,5%因消费和父母发生矛盾。

  长春二实验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矫颖老师称,青春期的孩子独立意识增强,而且随着年龄增长,孩子独立的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对父母的权威也逐渐产生怀疑,他们不想受约束,也想要摆脱家长的监护和束缚。

  另外,现在很多父母都自认为很关心孩子,可是除了学习成绩之外,他们似乎对孩子一点都不了解,所以才会出现越来越难沟通。

  大多孩子不会离家出走

  对于离家出走的想法,73%表示从来没有过,24%偶尔产生过这种想法,3%常想离家出走。

  孩子在什么情况下会选择离家出走呢?65%表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选择离家出走,19%认为如果和父母之间有严重矛盾会选择离家出走,16%会因父母管得太严,被父母打骂选择离家出走。

  矫颖称,绝大多数孩子能很理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离家出走有时只是冲动下产生的想法,而现在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很好,许多孩子即使有过离家出走的想法,也不会选择这么做。

  延伸阅读

  逆反是孩子在说“我长大了”

  每天,长春二实验中学心理咨询室会有3个小时向同学们开放,同学们都是提前预约再来,平均每周都有20多个孩子来咨询。

  矫颖说,来这里的孩子,一般都是心情不好,或是遇到什么难题,有心事,不想和父母说,又不能和同学说。他们把咨询当成是陪伴和帮助。

  她感觉,孩子出现逆反的高峰期是在初中二年级。孩子们的想法很多,很想摆脱束缚,感觉不到尊重和信任时,就会闹情绪,任性,出现不理智的行为。其实,孩子逆反,是在向家长或者老师提出一个信号“我长大了”。

  要随孩子变化改变教育方法

  去找矫颖咨询的孩子,有一半是和家长之间有矛盾的。她说,进入青春期后,家长们还没有意识到孩子已经长大了,没有随着孩子的变化而改变教育的方法。即使发现孩子变了,但家长还延用童年教育方式。家长的教育方法,要随着孩子的成长时时更新。

  她提出,要把孩子当成大人,以平等的姿态交流。当孩子说出一个不太成熟的想法时,家长首先要表达出“我看到你具备了哪些能力”,得到认可后,孩子肯定会感觉欣喜。然后跟孩子具体说,这件事合适在哪,不妥的地方在哪,和孩子一起商量解决的办法。

  老师和孩子沟通前先教育家长

  孩子们在学校的时间最长,而在教育青春期孩子时,矫颖认为,老师一定要细心,首先教育家长。她说:“其实孩子们都想听家长的话,得让家长先学会改变。多开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孩子,多搞一些亲子之间沟通的班会。”

  孩子出现消极心理时才会找老师,和孩子沟通时,老师要多给孩子一些支持和理解,不能让孩子认为老师和爸爸妈妈是“一伙儿”的,就是管自己的人。

  老师的高度要可调节,该高的时候高,学生得认为你有能力,才能听老师的指导。用平等的视角和孩子交流,适当还要放低一点身段,让孩子更容易接纳你。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词条  初中生  初中生词条  最重  最重词条  倾诉  倾诉词条  首选  首选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