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这门科目的学习,尤其在初中和高中阶段,并不像奥数和大学数学那样强调理解,绝大多数同学都能轻松理解数学公式及公理定理。但是很多同学在理解的基础上,无法成功地将这些理解转化为解题时的得分,所以更多的时候,初高中数学的学习,学校和老师都会强调做题,以巨大的习题量来提高成绩。个人觉得这种方法本身是很好的,但是缺乏正确和耐心的引导,很多数学成绩不好的同学,一看见数学题,做不出来就会心烦意乱,所以习题量一大,更加烦躁不安,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我觉得首先应当引导同学做对题,掌握了一定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之后,再增加习题量。
做对题,要求同学对公式、定理十分熟悉,一旦读题之后,要能马上联想到相关的公式及定理,可是这种极快的反应速度和正确的思路,通常是建立在一定的习题量之上的,如何解决呢?我觉得,要做典型的例题,并把例题钻透,做到完全弄懂为止,还要把做错的题记录下来,写清楚解题思路及详细过程。每过一段时间就要复习一下例题和错题,这样就能事半功倍,然后再用巨大的习题量来巩固提高,就能锦上添花,并且加快解题速度,使同学考试时时间更充裕,就能发挥的更加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