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如何培养一个有灵性的孩子

         用什么方法培养孩子的灵性,怎样培养孩子的灵性,如何培养孩子的灵性,成了千千万万家长的心结。下面就此话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一、模式教育,不能“让优等生”成了“问题生”。   

      有这样一个女孩子,读小学时,老师在上面讲课,她在下面玩,为了这个,不知道被老师轰出教室多少回。可她到好,老师把她轰出教室,她就正好看蚂蚁打架、蚂蚁搬家、蚂蚁杠大的东西。

         别人问她为什么不听老师讲,她说:“咳,老师讲的那一点点东西,有的我一看书就会了,有的上课听听就会了,可老师呢?反反复复地讲呀,反反复复地练呀,烦着呢!”她当时被老师认为是问题学生,无可救约。可就是这个问题学生,从一所普通中学以优秀的成绩毕业后,远赴美国读本科,一年后又因突出的成绩脱颖而出。在美国的一个物理竞赛中名列前茅。大学毕业,有7、8所大学发来邀请函。最后,她选择了麻省理工学院读研究生。

        这个事例反映了当前学校传统教育的弊端。传统的教育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模式教育,他们忽视孩子们的个性差异,对学生制定统一的目标,用同样的教材,做同样的练习,要求同样的步伐,用同样的试卷。这样就必然导致优等生吃不饱。硬逼着孩子反反复复地讲,反反复复地练,只能让孩子觉得别扭而厌学,使孩子的求知欲、学习的主动性消失殆尽,失去孩子原有的灵性,能够培养出一个高分低能的学习机器都算是不错的了。

       这个女孩很幸运地进入了南京金陵中学学习,该校以善于培养智力超常的儿童著称,学习环境宽松,能发挥孩子们的个性优势,使这个问题学生成为了优等生。

二、宽松的环境,发挥了孩子的个性优势。   

      南通中学还有一个男孩,在读小学时不爱做作业,他的道理是:“作业不就是让我们练习嘛,我懂了,为什么还要做?” 她妈妈先去找老师商量,孩子都会了是不是可以不做,老师没有同意。后来妈妈就模仿儿子的字体天天帮着他做作业。妈妈认为:重复劳动会把孩子的创造性磨灭了。据说就是这个孩子让少儿班的老师定了条“规矩”:通过老师测试的孩子,可以不用做作业。

        更有意味的是:这个男孩有个小表弟,小时候和他的智力差不多。小哥俩曾比过看谁爬墙的办法多,结果是不分伯仲。可是表弟在做作业时常因为错写了一个字就被罚写100遍。到后来,他的精力被这种惩罚罚没了。

        练习并不是越多越好的,题海战术也许短期内会使孩子得到高分,却会加重孩子的负担。孩子的作业量应以掌握知识为目的,适当地复习加深印象。由于学校布置的作业是以大多数同学为标准的,因此,在孩子已掌握了知识的前提下,可以允许孩子不做作业。不要逼迫孩子去做那些简单重复的题目,那样会将孩子的学习优势当成缺陷而磨掉,导致孩子的厌学情绪。少做点题目可让孩子把重点放在培养学习能力上,孩子的后劲将是很大的。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有平和的心态,不要把分数看着唯一。

 三、期望值过高,让孩子苦不堪言。   

      张强成绩很一般,但父母望子成龙心切,便想法让孩子进了名牌中学。这个学校都是各个小学的尖子,每年升入重点高中的学生都在95%以上。初中三年,张强承包了所有的全校倒数第一名,最终还是没有考取理想的高中,又留下来复读。像张强这种情况大家可以想象得到他在学校的处境。进入重点学校或重点班能享受到优质教学资源,固然有它的好处,但如果长期让孩子处于那种差距很大的学习环境中,容易让孩子丧失信心。像张强这样的孩子如果到的是普通中学,就不会有这种烦恼了。

       有一位民办学校的家长叫心苦的人,他说:“孩子进入中学后,每天做作业要到晚上22:30或23:00左右,周末的时间也全用上了,可还是完不成作业。经常出现前课的单词未记完、以前的教学内容未掌握的情况。每晚搞得太晚,疲惫不堪,又影响了新的课程的消化。”我说:“如果他实在完不成作业,就暂时和老师联系一下,少做几题,集中精力把题目真正弄懂。”还有人劝他离开这个学校。可他觉得,这就说明他失败了,心里难于接受。

        有些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凤,不愿正视自己孩子的差距,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只能把孩子弄得疲惫不堪。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目标,要让孩子跳起来能摘到桃子。像这位民办学校的孩子,应该把学习目标定在掌握基本概念上,让孩子先做相对简单点的题目,如练习册上的A类题目,在数量上也可少一点,把题目真正弄懂。其实基本概念就在A类题目中反映出来,做题目关键在于弄懂而不在于多,考试时基本概念题占有相当的份量。惟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前进。 

四、学会因势利导,让孩子享受学习的快乐。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因为成长环境以及自身的原因,不但水平参差不齐,学习风格也会不同,这就要求我们有灵活的教育机智,学会因势利导。这样,孩子才会处于一种愉悦的心理状态,把学习作为一种享受,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要充分允许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如有的学生喜欢通过讨论来强化自己知识,也有的学生喜欢静静地独自思考。对前者我们应尽量营造一个讨论的氛围,而对后者,我们就应给他们提供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还有的孩子喜欢通过构词法来帮助记忆英语单词,而有的同学则善于通过阅读来增加词汇量。对前者我们可以给孩子提供有关构词法的书籍,对后者则须提供一些水平相当而又有趣味的英文阅读材料。有的孩子喜欢做摘抄,而有的孩子却习惯反复阅读所喜爱的文章,这都能达到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所以对后者就不一定非得要求孩子去做摘抄,提供一些相应的课外书籍让孩子读同样能达到学习的目的。

       要掌握孩子的心理特点,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找准切入点,引导孩子。如有的喜欢追星,可通过给他们讲解明星们是如何成功的,以激发孩子积极上进之心;如对个性强,自制力也相应强一点的孩子,可以让他们自己制定相关规定。这样,孩子觉得受到了尊重,就比较能自觉地遵守了;而对于自控能力相应较弱,却喜欢“戴高帽子”,也相对比较听话的孩子,则可用表扬与惩罚相结合的方式,给予适度的监督,以养成孩子良好的习惯。

       

五、只要因材施教,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材。   

      正如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奥托•瓦拉赫刚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了一条文学道路。一个学期下来,老师给他的评语是:“奥托•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完善的品德,也决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于是,父母只好尊重儿子的兴趣,让他改学油画。可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对艺术的理解力也不敏锐,成绩在班上是倒数第一,得到的评语是:“非常遗憾:你在绘画艺术方面所表现的素质令人失望,将来恐怕难有造诣。”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大家都认为他成材无望时,化学老师却发现他做事一丝不苟、耐性专一,具备做好化学实验的应有素质,因此建议他改学化学。瓦拉赫改学化学后,潜能被激活了,最终获得了化学诺贝尔奖。

        成功专家罗宾曾说:“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一份特殊的才能。那份才能犹如一位熟睡的巨人,等待着我们去唤醒它。”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作为家长,要有认清自己的孩子,了解孩子的长处和短处,挖掘孩子的潜能,因材施教,扬长避短,每个孩子都能成材。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如何培养一个有灵性的孩子  灵性  灵性词条  培养  培养词条  孩子  孩子词条  如何  如何词条  一个  一个词条  
老师谈学习初中化学

 如何学好初中化学

1.明确学习化学的目的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中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它是古往今来无数中外化学家的化学科学研究和实践的成就,它编入了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元...(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