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老师有三种境界。
第一种老师备课很充分,讲课讲得也很认真,细枝末节都会讲到,课上的每一道题自己在备课过程中都是精挑细选,这种老师很希望得到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家长也通常会认为这类老师是一个负责任的老师。但这类老师往往忽视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与学生的互动较少,有时并没有讲到孩子不会的地方,或者孩子不会的地方没有重点突出出来。
第二种老师较第一种老师,能够部分地从学生出发,通过询问学生哪儿不会,或者着重讲解一些重难点,同时这类老师课下也有精心的备课,以防止课堂没有组织性。
第三种老师是我心中最理想的老师形象,他们能够以“学生为中心”,讲学生最需要的部分,他们和学生建立起最融洽的关系,能够按照支架教学的观点,有条理、有层次、循序渐进式地教学,他的课堂幽默风趣,旁征博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完全地激发。他没有高高在上的权威式恫吓,但也不失教师之威严,学生与之交往没有任何顾虑,他既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更是学生理想信念的塑造者。
第一种教师大多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或者刚刚步入教学的新手教师,第二种教师往往是有了一些工作经验,对教材较为熟悉的教师,而第三种教师则更像是看破红尘的独孤求败者,于无形中显身手。可能你会说第三种教师最好,但也不一定。
对于给学生讲解新课,或者对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往往第一种教师的教法更合适。对于中等程度的学生,他们的基础已然牢固,但某些题型还不太会,这时,第二种教师往往更合适。而对于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来说,他们需要的是拔高,需要的是更高层次的提升,甚至是超前学习,对他们来说,水平高的教师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因此,笔者认为,教学或许没有固定的模式,不同的学生,学习程度的不同,要求教师的教学模式也不同。而教学的效果就取决于学生的需求与教师教学模式的匹配程度,匹配得越好,教学效果也就越好。
对于家长来说,并非教学水平高的老师,教学效果就一定好。资历越深的老师,对学习好的学生有效,而对学习基础差的学生不一定就高。而资历低的老师教得也不一定差,比如对基础差的学生可能更有耐心,讲得更细心。你的孩子在什么层次,就找什么境界的老师吧!我说清楚了吗?